王東暉 江濤
摘 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與社會各業的高度融合,高等院校也在積極探索信息技術下的教育教學新模式,在線教學成為高校教學改革的新方向。隨著在線教學的持續深入推進,作為教學活動重要環節的課程考核,逐漸成為教學管理者和教師高度關注的焦點問題。本文從課程考核類型、考核方式、考核組織等方面對在線教學模式下的課程考核進行總結分析,探討如何構建在線教學課程考核機制,希望能夠為高校在線教學的發展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在線教學;教學改革;課程考核;
一、前言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與社會各業的高度融合,高等院校也針對教學全過程積極探索依托信息技術的新模式,在線教學成為高校教學改革的新方向。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促使高校大規模開展在線教學,隨著在線教學的持續深入推進,作為教學活動重要環節的課程考核,逐漸成為教學管理者和教師高度關注的焦點問題。課程考核作為驗證課業達成度最重要的一環,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考核機制來適應在線模式,受到高效管理者和師生們的廣泛關注。基于此問題,本文從課程考核評價類型、考核內容、考核組織三個方面對在線模式下的課程考核分析總結,探討如何構建在線教學課程考核機制,希望能夠為高校在線教學的發展提供借鑒意義。
二、在線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課程考核區別
傳統教學的課程考核更多的采用以紙筆考核為主的固定時間和空間下的考核,其優點是能夠有效保障考試的嚴密、高效、集中,缺點是缺乏靈活性和自主性。而在線教學模式下的課程考核借助信息化平臺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使考核形式更靈活多樣,能夠對學習者開展全過程、多維度的課業評價,對學習者的能力鑒定也更加完善。但在線考試因缺乏有效監督,容易出現考生舞弊行為,導致評價結果失真。兩者比較,我們應充分了解兩種模式的優缺點,在構建符合在線教學模式的課程考核新機制時,依托信息化手段做到揚長避短。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等高科技的日漸成熟,在線考試逐步可以有效鑒定學習者的身份,進一步解決了考試監督問題,完善的新技術使在線考試結果更值得信賴,也更徹底的走向時空開放。
三、在線教學課程考核目標和類型
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在線教學課程考核目標與傳統考核一致,對課程目標達成情況做出有效檢測,檢驗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以及轉化應用知識的能力。同時,促使教師進行持續的教學反思,改進教學設計,提升教學水平。
按教學活動的時間軸劃分課程考核類型為以下三種:診斷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及總結性考核。診斷性考核指在教學活動開始前,對學習者課程準備情況進行鑒定,以便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提升教學效果。形成性考核主要是指是在教學過程中,為調整和完善教學活動,保證教學目標得以實現,進行的鑒定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總結性考核更側重考察學生對學科整體的掌握程度,是對課程總體的一個概括性考試,內容范圍較廣,常在學期末進行。傳統教學模式下,課程考核更多的采用總結性考核,以客觀題、理論性題目居多,主觀題、綜合分析類的題目較少。而傳統偏重于總結性考核的方式,容易使學生普遍存在“平時松、考前緊、考后忘”的現象。對在線教學模式下的課程考核改革,應充分考慮各種考核方式的特點,明確思路。積極推進考核方式的多樣化,強化形成性考核的重要作用。
四、在線教學的課程考核機制構建
(一)在線模式的課程考核促進轉變教學觀念
在線教學模式下的課程考核改革,應定位于提升人才培養水平提升,轉變以往“從教師為中心”的教育觀念, 回歸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新理念。將在線教學模式下的導學、自學、助學、學習總結、知識轉化等教學過程落到實處,才能使新模式下的課程考核改革成果落地生根,穩步發展。課程考核需與教學過程緊密相連,承上啟下,對考生以往的學習結果進行有效鑒定,保障后期學習的效果。為教師教學提供反饋和改進信息。只有促使教師觀念有效轉變,才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動創造性,讓課程考核改革成果深入教學,凸顯成效。
(二)豐富課程考核方法,廣泛使用綜合考核
以往教學多采用的單一考核方式,常常導致考核結果的偏差,也不符合新形勢下的人才培養要求。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高校紛紛探索更多樣化的綜合考核方式,逐步嘗試建立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將考試、作業、匯報、課堂參與等多種方法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考核,避免單一考核帶來的偏差。雖然目前在高校中,考試依然是應用最廣、占比最高的方法,但隨著持續改進,綜合考核方式已成為發展大趨勢。在很多高校教學管理實踐中,由于教育思想轉變不夠、教師意識有限、監管不到位等問題,導致部分教師在執行過程性考核時流于形式,甚至出現 “放水”。對此,高校應積極轉變教育觀念、加大師資培訓力度、提升信息技術水平。在課程教學管理過程中,依托信息化手段,倡導老師進行測試性考核、提高形成性考核占比,利用發帖討論、翻轉課堂、論題辯論等加大過程考核力度,從不同維度激發學生各項能力提升。
(三)根據教育層次,合理選擇考核方式
根據本專科教育層次特點,合理選擇考核方式,以適應不同的培養目標和要求。本科生課程學習強調基礎與專業知識技能的掌握,而專科課程學習則更注重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與發展,因此專科生課程考核可更偏重過程性考核,輔以考試形式。而本科生課程考核可更多采用考試方法,輔以過程性考核。當然,單一看教育層次選擇考核方式并不完善,應對課程性質和特點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后綜合評判。
(四)因課制宜,靈活選擇課程考核方法
在線教學模式下,課程考核選擇合理有效的方式,在課程考核目標清晰的情況下,應首先對課程性質、課程特點進行分類,其次應結合課程教學實際、學習者學習情況綜合考慮,做到因課制宜。比如:基礎課與專業課的教學目標有較大不同,基礎課更偏重知識的理解和學習,可更多采用考試等方法進行考核,而專業課更重視知識的運用能力,可更多采用論文等方法進行考核。同樣,理論課可多用考試方式,實踐課可多用實踐操作、論文、討論匯報、課堂參與等方式,理實結合的課程可分階段采用多種方法結合。根據學科的不同,也會導致課程考核方法選擇有所不同。如,社會科學、人文藝術類課程的考核可更多使用論文、課堂參與等方法考核,以便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創造力與分析能力。工程技術、自然科學、生命科學類課程更偏重理論,可更多的采用考試、實踐操作等方法。
五、結束語
課程考核改革是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在線教學模式下的課程考核更是當前高校重要的探索方向。在疫情下大規模的在線教學如火如荼的正在進行,線上課程如何合理考核更是尤為矚目。本文通過以上分析對在線教學模式下的課程考核提供了一些解決思路和方案。但是在其發展過程中,依然面臨諸多問題,需要我們不斷探索,有效促進形成健全的新機制。也希望本文提出的在線教學模式下的課程考核的機制構建的思路,為高校在線教學模式下的課程考核質量提升提供借鑒和指導。
參考文獻:
[1]劉鵬,任丹,黃紹明,李春燕.在線課程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比較性研究[J].蛇志,2018
[2]李爽,喬顯廷,耿子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在線課程的建設與探索[J].亞太教育,2019(02):34-36.
[4]張輝.“互聯網 +”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改革[J].中國成人教育,2018(10):82-85.
[5]鮑蘭平,張步城.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高教學刊,2018(2):90-92.
項目課題:2019年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慕課)研究項目》立項課題《傳統課程教學模式與在線教學模式的有機對比研究》項目編號SCKC2019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