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1世紀以來,高職院校得到蓬勃發展,高職院校黨的建設工作擺在更加重要的地位。本文通過對四川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調研分析,結合四川現代職業學院的實際情況構建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積分量化體系,對黨員發展全過程進行數據量化,提高黨建工作水平,確保黨員發展的質量。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
自21世紀以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得到了蓬勃發展,在校學生人數占據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加強高職院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重要而迫切,截止2018年底,中國共共產黨黨員總數達到9059.4萬人[1],30歲以下學生黨員1273.9萬人,其中學生黨員人數180.5萬人。中央辦公廳2016年12月發布《關于加強民辦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中辦發[2016]78號)文件等文件都體現了國家對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視。筆者在十余年民辦高校黨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調查、對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不斷探索建立了提高民辦高職院校學生黨建教育管理體系。
一、民辦高職院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現狀
通過采取問卷調查法在四川省范圍內隨機選擇了十所高校的黨建工作者、460名同學作為為調查對象(含入黨積極分子、普通同學)進行了調查,共收回問卷430余份,回收率達到93%,問卷樣本有效,結果如下:
(一)民辦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中的基本現狀
1、民辦高職院校專職黨建工作人員配置相對較低。民辦院校基于辦學體制的差異,黨建工作大多為兼職兼崗人員,特別是基層黨建工作者除了黨建工作外一般要兼任思想政治工作、學生工作或黨團工作,這一情況在受訪院校中有90%的學校得到印證。因民辦院?;谡猩鷫毫Α⒐ぷ鞔觥⒕幹频仍蛉瞬诺牧魇瘦^高,黨建工作者的變動性也較大。
2、民辦高職院校黨建經費相對緊張。民辦院校的經費源主要依靠學費收入,資金收入相對單一,經費相對緊張。受訪的十所院校中,基層黨建經費在人均100元以下的院校占據70%,人均100至300占20%。
3、民辦高職院校對黨建工作的重視程度參差不齊。國家《民辦教育促進法》的規定,民辦高職院校是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以及學校以教學為中心工作來抓,基層黨建工作難列為中心工作來抓,甚至有邊緣化的風險。
4、學生黨員質量滿意度有待提高。有五成的受訪者表示對學生黨員的質量表示擔憂。某學院對加大發展對象的實踐考察,以任務為驅動。有部份發展對象主動表示退出考核,甚至個別基層支部退出率高達50%以上。還有個別預備黨員因為轉正交各類材料麻煩,主動提出暫緩轉正。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也有學生黨員違反規定頻繁調換實習單位等情況。
5、發展黨員的標準缺乏量化是基層黨員發展最大的困擾。在調查中,你認為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發展最大的困擾是:A、培養周期較短;B、生源質量差;C、發展黨員的標準缺乏量化;D很難把最優秀的學生發現出來;70%的受訪院校認為是黨員標準缺乏量化,同時很難把最優秀的學生發現出來。
同時作為高職院校學制本身僅為三年,同時學生必須參加不低于半年的頂崗實習,多數民辦高職院校采取2.5+0.5或2+1的人才培養模式[2],這對黨員的培養教育以及監督考察工作帶來更大的考驗,黨員培養周期時間緊任務重。高職院校學生黨員入學動機模糊或比較功利[3];學生黨員綜合素質和模范帶頭作用還需進一步提高[4],先進性不明顯等情況,這些均是在高職院校黨員教育管理上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高職院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體系的構建原則
在黨員教育管理體系中圍繞發展對象如何選、黨員如何培養、黨員如何管理即“選、培、用”的過程中,結合國家黨員發展標準和黨章的要求,在針對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預備黨員、黨員四類對象的教育管理體系構建中把握幾個原則。
(一)將政治標準放在首位的原則;按照黨章的最新要求,將發展對象的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并作為重點考察,避免重業務輕政治的現象。所以在黨員積分管理體系中加大政治標準的考核權重。將政治標準分為政治信仰、政治理論水平、政治紀律和群眾基礎四個二級指標。
(二)堅持定量評價原則;在實際黨建工作要從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綜合評價發展對象的情況,對于學習成績、思想匯報材料、社會工作等剛性指標內容堅持定量評價。對于政治信仰,如入黨動機、意識形態觀、仍根據思想認識的情況均采取定性評價。
(三)全面性與可操作性的原則;在考察過程中既要考慮到不同年級的特點和內容,還要區分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預備黨員的不同考核對象,既要符合工作的客觀實際,也要有利工作的可操作性,確保長效持久。
(四)正向激勵的原則;在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的積分考核體系中明確各項目的得分點以及得分標準,讓考核者明確方向,知道該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同時在分數上主要以加分為主,給予考核者正向激勵,朝先進的標準看齊。
三、以規范管理,統一標準為核心的制度構建
培育發展黨員是一項選拔性的工作,要優中選優,成熟一個發展一個。沒有統一的標準無法夠成“選”,沒有大量的積極分子無法構成“優”。為提升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規范化水平,在實際工作中要建立相關的制度標準。如建立《入黨申請書寫規范標準》、《思想匯報標準》、《《推薦黨員發展對象工作流程有標準》、《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會實施流程》等工作規范和標準,為實施學生黨員培養管理體系建立提供制度保障。
四、建立高職院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積分體系
為對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黨員的行為表現進行量化、客觀評價,能區分學生的綜合表現差異。避免基層黨組織在學生黨員發展過程中“燈下黑”的情況。黨員教育管理積分體系設置三級指示:一級指標為:政治標準、工作能力、學習提升、個人發展;二級指標8個為政治信仰、政治理論水平、政治紀律、群眾基礎、社會工作、在校學習表現、實習就業、加減分。體系設置基準分為100分,通過量化評分,可以客觀反映學生在政、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表現情況,為黨員發展提供客觀的數據參考。同時進行橫向及縱向的對比,確保發展的黨員質量過硬,經得起檢驗。
參考文獻:
[1]2018年中國共產黨黨內統計公報
[2]陳凱化,等.高職院校學生黨員校內實踐教育路徑創新.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年3月(106-107)
[3]李峰博,等.關于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創新的思考[J].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年3月(55-56)
[4]顏艷,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發展質量綜合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5卷第1期,2016.1
作者簡介:
杜春(1983.01-),男,漢族,任職于四川現代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高職黨建工作。
本文系四川現代職業學院校級科研項目“民辦高職院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體系研究”(課題編號:K19-YB1-022)主要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