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宏杰 河套學院
網絡教學是利用已經普及的電腦和寬帶網絡等硬件環境,依托專業的網絡現場教學平臺,實現異地、同時、實時、互動教學和學習的新的教學模式,是“實地現場教學”模式的強有力的補充,是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化的總體趨勢和目標。
在網絡教學模式下,教師講課工作像以往一樣準備講課稿(word,ppt,pdf等文件格式),像以往一樣按照約定的時間上課。所不同的是:上課的地點不再是集中的固定的現實地點,上課的內容仍然是教師備課好的內容,只需要將講課稿文件"打開"到講課板上,整個網絡班級的學員都能異地看到內容。
網絡教學打破了傳統的時空限制,已成為未來主流的教學方式。網絡授課是一種教學模式,一是基于網絡的軟件硬件集合,二是基于網絡的軟硬件集合的教學資源。網絡教學模式是一個整體,與傳統教學相比,核心未變,重點仍然是教與學。
教育部要求2020年的春季學期延期開學,但同時也提出“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教學目標。為了響應教育部號召,為了保障正常教學的有序進行,這就為傳統授課模式下的教師提出了挑戰,必須打破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采取新的適應當前學生發展實際的教學模式,以確保延期開學期間教學質量和效果。
為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學院采取依托各級各類在線課程平臺、院內網絡學習空間等,充分利用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自治區和學院優質在線課程及自建的在線課程教學資源,積極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在線教學活動,以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教與學改革創新,推進學習方式變革,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
《心理學》是師范類學生專業必修課,其內容涉及感覺、知覺、認知、情緒、人格、心理健康等許多領域,在疫情防控期間,上好心理學課程,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極為重要。
筆者所教授的《心理學》課程經歷了從迷茫、不確定到現在的自信有序教學,經歷了不斷調整、磨合過程,最后選擇了適合自己所授班級學生學習發展水平的授課方式。根據《心理學》課程特點、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網絡教學硬件條件三個方面不斷調整和完善心理學課程網絡教學模式。
經過筆者對超星泛雅網絡教學平臺和中國大學慕課國家精品在線學習平臺的綜合考量,最后選擇在超星泛雅網絡教學平臺系統進行自建課,同時參考中國大學慕課資源,形成慕課+班級授課群+EV錄屏軟件+超星泛雅網絡教學平臺,即四位一體的網絡教學平臺系統,編制課程章節教學內容、課程PPT、教案,習題、題庫、學習任務單、線上課程考核實施細則等,通過電腦錄制教學音頻,完成在線課程資源建設,傳到超星泛雅網絡教學平臺,并配以使學生能夠基于在線內容完成學習和考核的要求。一方面可以多方位地為網絡授課的順利完成保駕護航,另一方面也可以發揮各自的優勢,相互促進,保證良好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一)課前設計教學方案。筆者提前將所授課內容通過EV錄屏軟件以“PPT+語音”的方式錄制完整,并通過超星泛雅網絡教學平臺,上傳至任務點發放。所講授教材的電子版、授課PPT上傳平臺課程資料,學生可以通過電子版教材、授課PPT及在課程平臺上觀看預習,同時將所學章節的重點難點告知學生。編制課堂搶答、在線測驗或討論內容,一方面可以監測學生學習過程,另一方面還可以檢驗學生對本節知識內容的掌握情況。發布課程學習通知,可以將需要學習的知識點、作業等以通知形式下發,方便學生直接接收。
(二)課中監測學習,適時調整學習方案。課中是進行上課的關鍵環節,需要:1.嚴格把握上課時間。2.進行課堂互動。進行教學時,由于使用網絡教學,不能直接觀察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開小差、應付了事等情況,為此,師生互動十分必要。授課教師可以在授課過程中通過平臺活動發布課堂測試、搶答、討論等調動學生聽課的積極性,監測學生聽課的效果;同時根據學生的作答情況,隨時檢驗學生掌握知識情況,調整授課方案。3.課后作業。課后,筆者都會通過超星網絡教學平臺發布作業,并設置作業完成截止時間,超過截止時間平臺將自動停止提交作業,從而達到督促學生按時完成作業的目的,如果不能按時完成,將會影響平時成績。
(一)《心理學》課程的授課對象主要是剛剛接觸心理學的大學一年級學生,自主學習心理學的能力還不足,里面又涉及人體解剖、神經系統等部分知識,在學習過程中一旦出現弄不明白的問題,就會造成學生嚴重厭學的狀態,進而影響教學質量和效果。
(二)網絡教學的開展,課程門數的增多,需要學生幾乎全天守著電腦或手機,學習不同的課程,這樣在聽課過程中就會出現疲勞、厭學、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
(三)失去學校、教室的學習環境,會使學生感受不到學習的氛圍,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容易在上課高峰時期造成網絡擁堵、平臺卡頓的情況,從而影響學習效果。
首先,教師要在心理上、思想上接受線上網絡教學模式,摒棄傳統授課方式、授課思想的桎梏,與時俱進,積極尋求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適應當今教育大趨勢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廣大教師積極自建課程,為下一步網絡平臺課程資源建設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同時也刺激了教師建課的積極性。
其次,在探索實踐網絡教學模式的過程中,使教師使用網絡教學平臺更加熟練,積累了網上教學的經驗,學會錄課、直播等教學方法與手段。為以后線上線下混合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提供了有利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