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紅 遼寧艾特斯智能交通技術有限公司
引言:公路的安全、舒適及高效性,隨著我國高速公路流量的不斷增多被賦予了更高的要求,并且由于在高速公路的施工過程中,機電設備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對機電工程的施工管理投入更大的精力是尤為重要的,可以幫助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設工作提供更加良好的支撐。所以對于機電設備的施工管理進行詳細的探討,尋找出管理策略是極其必要的,下面對此進行分析。
與普通國省道公路干線相比,高速公路機電工程項目的建設也具有更嚴格的要求。首先,高速公路機電系統一般采用當前最先進的機電一體化設備和智能電子設備,其技術本身具有明顯的復雜性,這要求系統集成項目管理人員具有一定的專業水平,僅僅懂管理理論是不夠的;其次,高速公路機電系統涉及的技術本身處于快速的更新發展之中,使得系統升級改造的需求變得越來越頻繁,項目管理難點越來越多;再次,機電工程涉及土建、電路、軟件等多方面的內容,分項工程多,要求多專業交叉作業,對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等因素較敏感,隱蔽因素較多,在施工質量控制的進度控制上都比較困難。
(一)高速公路機電設備存在有差異性。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區域在高速公路在建設過程中所采用的機電設備還存在有一定的差異性,也就導致了我國高速公路機電設備不盡相同。在進行機電管理過程中,不同的機電設備應用到的管理模式也存在有比較大的差異性,導致了機電管理情況更加的復雜。不同的時間段與不同區域的經濟條件均會導致機電設備管理工作出現一定的差異性,對于后期的維護管理工作也造成了非常大的難度,直接影響到了高速公路的機電管理效果。在進行高速公路機電管理過程中,需結合不同的區域特色和設備特點,進行管理方案的針對性選擇,從而達到預期的機電管理效果。
(二)管理人員技術水平嚴重失衡。目前我國的很多高速公路管理人員均為建筑專業人員,對于高速公路的建設比較專業,但是對于機電工程管理內容還不夠了解,各項機電管理工作也就難以得到有序開展。我國每個地區在修建高速公路過程中使用的施工團隊及施工技術均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對于施工團隊內部人員的要求也不一樣,導致了高速公路的整體修建團隊專業水平不足,對于機電管理工作也就造成了非常大的阻礙。近年來隨著我國高速公路施工行業的不斷發展,高速公路在施工過程中應用到的機電設備也越來越先進,導致很多機電管理人員難以滿足管理工作的具體需求,也就無法達到預期的管理效果。
(三)施工管理不完善。打造一支成熟可靠的施工管理隊伍和管理制度,對于保證施工的順利完成是十分必要的,但根據筆者的實際工作情況,發現很多施工單位為了追求利益,對于原材料和勞動力等一味地追求低成本,并且盡可能地壓縮施工周期,施工方面也缺乏足夠的科學指導,造成機電工程的施工質量受到了嚴重的影響[2]。
(一)合理制訂機電工程管理方案。只有在先進管理方案基礎上,才能讓機電設備的能效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并且獲得良好的成本控制效果。在進行機電工程方案設計過程中,首先需對機電工程的功能及施工質量進行明確,只有保障功能和質量均滿足的情況下,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高速公路的設備大部分都是沿線的收費站,多是安裝在高速公路兩側的外場,要求在機電工程方案設計過程中充分重視這一問題。在機電管理過程中首先需結合不同的區域特點,來進行機電設備類型的合理選擇,如在服務區以及停車場不需要進行ADM的安裝工作,而是需要通過光端機來進行圖像以及數據的傳輸作業。
(二)強化機電系統維修設備管理及電氣設備管理。今天系統發生故障的時候,應該嚴格執行故障定位和診斷流程,重視電氣設備的預防性維護,這也是減少故障危害,及時排除故障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施工企業應該根據設備的重要程度和設備產生危害的范圍,及故障發生的頻率,強化系統上電氣設備的定期性預防和維護制度,建立起不同檔次的機電工程維護管理方法。除此之外,對于機電設備所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問題,維修人員必須做好歷史記錄,不斷地總結設備的薄弱環節,為今后的施工避免類似的問題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人員管理。人員管理是施工管理的基礎,對施工和管理人員的培訓是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員的培訓,一方面是對專業技術的培訓,另一方面是對整個項目的設計思路、設計的目的和本項目特有技術要求進行培訓。確保每一位參與者都有強烈的工程質量意識和合格的業務能力。
(四)做好機電設備的進場檢驗以及檢測工作。施工企業在高速公路機電工程施工過程中,對于進場的設備和材料應該進行及時的檢驗,這項工作務必按照相關標準和規范的流程進行,并且確保機電工程的設備出廠檢驗報告合格無誤,對于一些重要的機電設備,必須確保其相關的性能。對于一些進口設備應該檢驗及制造商和政府部門檢測的相關證書、報關材料等合格證明。現場的電腦要具有拷貝軟件功能,要確保相關的設備能夠符合當前施工要求,從而確保后續的使用不會受到影響。
結語:質量管理活動貫穿了機電工程項目建設的整個過程,開展科學高效的質量管理活動是提高用戶滿意度及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須根據工程項目的特點及質量管理現狀,研究最高效的質量管理體系,將質量管理意識滲透到每一位項目參與人員以及每一個項目實施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