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通 天津外國語大學
隨著媒介融合時代的發展與推移,人們已經習慣在各種媒介之間遷移,手機、平板、電視、廣播等等這些媒介的界限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涇渭分明,用戶輕易地就能觸達各種媒介平臺,所以單一媒介文本的吸引力逐漸減弱,無論是文化生產者還是媒介機構,都希望在一個動態的媒介中,持續地吸引受眾,帶來更多的關注與流量。近幾年來,優秀的故事通過多媒介平臺的互文聯動,慢慢展現出強大的商業潛力與藝術價值,給我國大眾文化生產與創新帶來了新的思考。
大眾文化產品作為當代文化產業的發展運營過程中的主流產品,大眾文化產品生產目的越來越商品化,生產過程也體現出標準化和模式化。當代流行的大眾文化產品的主要品類主要有網絡小說、動漫、游戲、電影、電視劇等。各種文化產品以其獨特的傳播優勢占據著當代主流文化產品的一席之地。
網絡文學是一種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而興起的以網絡為載體和傳播平臺的文學作品。隨著網絡文學的發展,中國網絡小說的閱讀人數不斷地增長,網絡小說因互聯網獨有的開放性改變了傳統文學的傳播方式。雖然網絡文學有著內容粗制濫造,文學性快餐式消費和機械化生產等一系列缺點,但不得不說網絡文學增強了讀者閱讀需求與作者創作的契合程度,能以最快速度創作出讀者偏好的閱讀文本內容。所以網絡文學內容與題材十分豐富,玄幻、言情、歷史、武俠、軍事、二次元、耽美等等,每種題材都能得到大量相關類型粉絲讀者的關注。像《斗羅大陸》《星辰變》《瑯琊榜》《陳情令》這些熱播的動畫和影視作品,都是基于既有粉絲受眾群進行跨媒介改編進行二次傳播,并且獲得了成功。
近年來國產動漫異軍突起,中國動漫產業發展迅速,《2018―2023年中國動漫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中的數據表明,中國動漫產業是有著千億級的巨大市場價值。巨大的商業價值是驅動大眾文化產品創作創新的有力動因,雖然整體動漫產業的實力上與歐美日韓等國家還有著不小的差距,但中國動漫粉絲數量的增長與優質動漫作品的發展與積累,這個差距會逐漸被縮小,很多優秀的動漫作品如《中國驚奇先生》《武庚紀》等一出現便成了現象級作品,中國優質的動漫作品如今也如雨后春筍,慢慢占據公眾視野。
電影電視劇作為目前常見的大眾文化產品展現出強大的跨媒介敘事能力與特點。電視劇的連續性敘事特點適合表現文學作品的全貌,有著更為充裕的時間去敘述情節,展現人物,達到很好的還原原文文本故事內容的效果。電影作品的制作因為時間更加精簡,所以劇情更為緊湊,制作經費上相較于電視劇相對充足,適合表現更具奇觀化與沖突性較強的文本內容。但目前很多電視劇的制作水準已經達到電影水準,視覺呈現的奇觀化方面的差距在慢慢縮小。
游戲的跨媒介改編的空間最為寬廣,對于游戲而言,幾乎任何文本都可以改編成游戲,游戲不需要進行原文本故事的完整呈現,它可以是原文本IP的選擇性摘取,根據游戲自身定位進行變化,游戲在乎的是可玩性,講究玩家的參與感浸入性,在互動之中完成產品體驗。所以故事的完整與情節可能只是被弱化為背景來進行體現。
從跨媒介敘事角度來看,跨媒介文化生產可以實現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大眾文化產品的模式較為固定,觀眾喜好的樣式也較為固定,能滿足受眾感官與心里期待的“爽”文、“爽”劇都很容易得到固定粉絲群體的追捧。其次,隨著媒介技術的發展,之前很多無法突破的技術難題也隨之解決,比如文學作品的上天入地,一人分身多人,法術異能都能夠通過技術解決并且得以實現,特效技術的發展讓可以被轉換的文本大大增多,從而使觀眾獲得一種更為直觀的形象體驗。另外,國外漫威DC等一系列成功案例也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多的經驗。這些寶貴經驗的積累有助于我們進行跨媒介文化生產的借鑒,從而減少試錯的成本。
從受眾角度來看,當代的觀眾很難滿足單一的媒介形態消費,觀眾需要在多種媒介中滿足消費需要。詹金斯曾宣告:消費者倘或積極參與,實現媒介之間的自由流動,他們將無遠弗屆。換言之,只要產品內容滿足大眾需要,大眾文化產品的消費者很樂于在各種媒介之間遷徙,受眾樂于接受跨媒介帶來的全新感官享受與體驗。
從商業角度來看,單個IP的火熱,如果只局限于單個敘事文本的媒介之中,對于商業開發是極大的資源浪費,資源的合理配置是商業運營的必然趨勢,多媒介的同一IP的開發與利用,是一種較為穩妥的開發方案與拓展策略。大眾文化產品的跨媒介傳播能夠有效利用原有粉絲的關注度,并且會帶動新媒介新粉絲增加,原有IP的曝光程度的不斷增加,使其IP不斷增值,最終實現商業價值的最大化。
從藝術創作上講,跨媒介敘事的文化產品也體現了“增值的美學”。一個好的藝術形象隨著不同的媒介平臺,賦予了不同的形式,在這種媒介敘事的轉化中,會迸發出新的靈感與創意,在這種二次創作下,各媒介的作品又被賦予了新的藝術價值,這種藝術價值是原有單個文本所不具有的,可以說是跨媒介敘事的過程也是一個作品美學價值增值的過程,它對原有文本的豐富有著重要的作用。如大家熟知的87版《紅樓夢》和83版《西游記》都是對經典名著再一次創作,讓原本的文學作品通過影視手段再次產生新的可視化形象,豐富了大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目前越來越多的跨媒介大眾文化產品出現在公共視野之中,本文以小說《斗羅大陸》為例,通過介紹斗羅大陸的跨媒介敘事策略來分析其成功之處。
《斗羅大陸》是網絡小說作家唐家三少創作的穿越玄幻小說,2008年首發于起點中文網,一經上線就獲得了大量的關注,《斗羅大陸》講述的是主人公唐三穿越到斗羅大陸通過該世界獨有的修煉武魂方式,由人修煉為神,最終打敗斗羅大陸上的敵對力量,成為斗羅大陸最強者的故事。該小說在網絡上爆紅,2010 年,《知音漫客》與唐家三少合作,由穆逢春主筆,改編《斗羅大陸》為漫畫版。
漫畫家穆逢春也憑借《斗羅大陸》漫畫人氣一路飆升,漫畫版《斗羅大陸》單行本銷售已經突破百萬大關,成為中國少年漫畫的標桿之作。而后分別開發了網游、端游和手游,2018年同名3D動畫由企鵝影視、玄機科技聯合出品,在騰訊視頻播放,放映當天點擊量高達兩億,據悉2020年,由肖戰主演的同名電視劇即將上映。
可以說除電視劇因還未上映之外,《斗羅大陸》的跨媒介產品都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通過其產品可窺見其跨媒介敘事策略,其一,故事內容還原度極高,漫畫與動畫的改編幾乎完全按照小說文本來進行展現,故事中的劇情內容關鍵情節都被一一還原。其二,充分利用媒介表達優勢進行二次創作,動畫每一集的點擊率都過億,高點擊量與動畫團隊利用視覺效果吸引受眾的畫面內容分不開,在動畫中我們可以看到極其美麗的場景畫面,炫酷震撼的技能打斗和塑造極具個性的人物造型,這些都滿足了受眾的感官體驗,從而達到良好的口碑效果。其三,媒介融合的產品矩陣聯動,《斗羅大陸》IP的產品矩陣非常齊全,在其它媒介平臺經常會有同IP其它媒介產品的聯動宣傳,這種宣傳互相加持互為助力,增加了產品曝光的次數,如每次動畫播放完畢都會在片尾介紹一下同款手游,這樣受眾很有可能再遷移到另一個媒介平臺,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
目前,我國的大眾文化產品的發展正在以良好的勢頭發展,通過跨媒介傳播亦能看到產品形態變化成功的可能,相信隨著跨媒介敘事的相關深入研究與應用,會進一步推動大眾文化產業的繁榮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