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傳鳳 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新橋中學
詩詞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鑒賞能力層級達到E級。但在鄉鎮地區的普通高中學校,普遍存在學生閱讀習慣不良、學習氛圍不濃、課外詩歌閱讀資源不足、學校教學設施落后以及教師教學水平不高等問題。此外,受“重解題能力、輕審美鑒賞”教學定位的影響,農村高中學校的學生詩詞學習興趣和審美鑒賞能力較低。針對這一現實問題,本文從培養學生興趣、提升師資質量、拓展教學場所以及完善教學設施等方面探討走出農村中學語文詩詞教學困境的“突圍”之道。
古語有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卑殡S著“中國詩詞大會”、“詩詞中國”、“唐之韻”等熱播節目、文藝紀錄片的持續熱播和廣泛關注,全民詩詞熱為當前加強語文古典詩歌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和豐富的教學資源,同時也成為培養學生學習古典詩詞興趣的有效途徑。農村中學語文教師應學會利用這些資源,可通過將一學年來所學的古詩詞匯總編成相應的試題,在班內組織類似的“詩詞大會”的方式,考查學生的詩詞掌握情況,激發學生學習詩詞的興趣。此外,由于古詩詞字數有限,情感表達比較含蓄,且具有很強的跳躍性,如果沒有一定的閱讀儲存量,就很難提高對詩詞的鑒賞能力。因而,解決農村中學學生的閱讀問題,需要家長、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首先,要提高家長的意識,家長要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鼓勵孩子多看書,從經濟上提供支持,為孩子購買相應的書籍和視頻資料;其次,鼓勵農村社區建立閱讀書屋,購買與詩詞相關的書籍或者播放與詩詞相關的碟片;再次,學校充分發揮學習主陣地的引領作用,采取多種方式引導學生閱讀詩詞。一方面,學??山梃b《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形式舉辦詩歌朗誦比賽或將詩詞改編成情景劇,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另一方面,學校和語文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閱讀書目、閱讀進度等計劃表,同時加強指導監督,以幫助農村學生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詩歌被稱為文學的極品,即“文學之上乘?!币肷虾靡惶迷娫~鑒賞課,語文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如何提升語文教師個人的語文素養呢?首先,農村教師應加強知識積累,培養自身對古詩詞的熱愛,平時應多閱讀歷史典籍、文學評論及美學理論等作品。宋朱熹曾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師只有具備充足的知識儲備,了解詩詞背后的歷史背景和人物背景,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指導。其次,農村教師應注意豐富自己的教學語言,尤其是肢體語言。教師在講解詩詞時應先進入角色,置身詩境,并充分調動自己的語言藝術細胞,繪聲繪色地解讀。如果能像梁任公老先生那樣精力充沛、情緒高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將一堂單純地知識傳授變成一堂生動精彩地表演課,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反之,如果教師的教學語言辭藻匱乏,毫無感情,學生自然就會索然寡味。例如在講解李白《將進酒》這首詩時,教師應把握好人物的情感變化,由于當時李白受排擠被迫離開長安,心情苦悶,但李白又是一個特別自傲的人,所以他在感嘆“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包含以酒澆愁的人生悲情之后,立刻又發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情壯志。教師在講解這首詩時,應把這種一悲一嘆一豪情通過自己豐富的面部表情表達出來,讓學生通過教師的讀講和表演,領悟作者的情感,體味詩歌的意蘊。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農耕文化對古代詩詞人有很大的影響。在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詩詞教學的課堂有課室延伸到田間地頭之中,讓農村學生在廣闊的田野中感受詩人與自然親近的感情。如《采薇》一文中:“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剛止”,在講解薇菜(薇:豆科植物,今俗名稱大巢菜,一說指野生的豌豆苗。)的變化時,可以讓農村學生到田地里觀察薇菜從破土發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莖葉老硬的生長過程,讓他們去慢慢體悟到時間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長,感受戍守邊疆的戰士對家的思念之情。再比如講解陶淵明的《歸園田居 其一》這首詩時,那淳樸美麗的田園風光、寧靜的田園生活、躬耕田地的快樂是農村學生很容易共情的,可讓學生去農家重溫田園時光,讓他們置身詩境,體悟到作者離開官場的輕松之感和返回田園的欣喜之情。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師應利用多媒體工具進行詩詞教學,讓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圖片、視頻等更加直觀地感受詩詞所描繪的意境美。如張若虛的《春花秋月夜》,如果教師僅靠課本、粉筆和自己口頭講解,很難讓學生體會到這首詩的意境美,但借助多媒體工具就可以通過形象生動的視頻圖片和悅耳的古箏樂曲,使學生很容易走進詩的意境。因此,在鄉村振興的時代改革背景下,國家應加強對農村學校的財政投入,積極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不斷完善農村中學的教學設施,縮短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的課堂距離。此外,教育信息化的落實離不開教師的配合和支持。當前,農村教師不會使用或僅會制作一些簡單的課件,因此,學校在完善教學設施的同時,應針對農村教師的實際需求,加強對農村教師的教育信息化專業培訓,提升農村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
總而言之,走出農村中學詩詞教學的困境,需要家長、教師、學校和國家等不同群體形成合力,從培養農村學生興趣、提升農村教師專業素養和教育技術能力、拓展教學場所和完善教學設施等多方面同時推進,才能取得古詩詞教學的最佳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