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光明 江蘇新華日報印務有限公司
前言:由于人力資源管理在國有企業中占據核心地位,建設與我國經濟發展相匹配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已成為了國有企業發展的關鍵,但目前人力資源管理存在一些問題,管理人員應針對問題采取有效的解決對策,使國有企業得到更加持續穩定的發展。
雖然許多國有企業引入了全新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傳統的管理思維仍然束縛著部分管理人員的大腦,從而影響著管理的效率。一方面,管理方式較為單一,管理與工作人員極為臃腫,工作效率較低。另一方面,相關企業缺乏人本位的管理思想,在管理時依舊處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中,用事管人替代了以人管事,該方式嚴重地扼殺了基層員工的工作潛力與動力,打消了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從而極大地降低了人力資源在國有企業中的重要程度。
較為呆板的激勵機制是國有企業的重要問題,激勵體制的不確定性嚴重地削弱了國有企業基層員工的工作動力,使部分人才喪失了奮斗目標。由于國有企業在獎金或工資方面相較于民營企業或外企存在一定差距,特別是骨干人員與企業的中高層干部更是收入差異極大。缺乏較為科學的激勵機制將會形成多重負面影響,如人才流失現象嚴重、基層員工的工作熱情度不高、員工的工作責任感較低等[1]。
一方面,人力資源除了培養員工工作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外,還應使基層員工的工作技能得到提升,但由于相關國有企業的培訓體系不完善,使得員工的技能與素質很難獲得較大的提高,且考核制度不嚴,培訓的實效性沒有得到真正發揮。另一方面,國有企業對員工開發的不科學,員工極難了解其在該企業的實際位置,其對企業的依賴度與忠誠度都大大降低,企業年度績效目標也很難順利完成。沒有清晰的上升通道,極大地阻礙了員工與企業的發展。
國有企業需優化自身的管理理念,一方面,由于引進了全新的管理體系,國有企業的管理部門需加強學習,科學規劃內部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應轉變思想,通過科學的管理機制,留住適合企業的人才,避免出現人員臃腫,人浮于事的現象,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國有企業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依照員工的能力及興趣將其設置在合適的崗位上。此外,企業還應在工作過程中,展現出信任員工、關心員工、尊重員工的良好態度,使員工除了能發揮自身優勢外,積極性也能得到有效提高。國有企業通過堅持科學的理念,能吸引更多的人才為企業服務。
靈活的激勵機制能更好的促進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首先,可調整薪酬比例,依照對企業的貢獻程度,多勞多得,少勞少得,末尾淘汰。企業應及時認識到整體與個體的關系,在評價績效指標方面,不可片面,需充分考慮個人與團體因素,使薪酬制度能更好的為企業的整體發展服務。其次,過去的國有企業工資分配形式較為單一,很難刺激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因而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需設定按勞分配的原則,基層員工在有基本工資的基礎上,合理的獲得獎金,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最后,國有企業需加強企業文化方面的建設,在員工獲得物質滿足的前提下,改善其內心的精神世界,如企業可通過工作特征、企業文化、職業發展等方面對員工進行激勵,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使得企業的發展變得更加平穩、扎實[2]。
例如,北京市某國有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過去存激勵制度不足的問題,該企業的工資與民營企業、外企等有一定的差距,且獎勵制度不清晰。該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迅速認清實際,學習先進的管理制度,采用科學的激勵體系,一方面,以按勞分配為原則,保障員工工資;另一方面,加強企業文化,使員工們更有歸屬感,通過機制的變化,該企業重新煥發了活力,步入了正軌。
一方面,國有企業需完善培訓制度,使員工的技能與綜合素質得到真正提高,與此同時,企業的獎懲系統也應及時完備,若員工在培訓時并未完成相應的要求,在工資或獎金方面企業可作出一定的懲罰,反之亦然。另一方面,在員工的開發方面,企業應知人善任,將員工放置在合適的位置上,并設置一定的上升通道,使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與依賴度大大增強,順利完成企業年度績效目標,全新的人力資源培養體系可有效促進企業發展。
例如,江蘇省南京市某國有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設置科學的人才培養體系,一方面通過系統培訓,使員工的工作能力與管理能力得到切實提高,有力的獎懲制度作為輔助使培訓更好的落實與執行。另一方面,在晉升方面,人力資源部門開發了科學的上升渠道,使員工對其職業有著明確的規劃與方向,對企業依賴程度提高,以上措施促進了國有企業的發展。
總結:綜上所述,國有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道長遠的工程,相關企業不但要加強重視程度,還要不斷地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維持企業競爭力,通過完善人力資源管理,使企業在更具特色的同時,獲得更多的效益,并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