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美玲
在互聯網時代,隨著微電影、微博、微信的興起,“微寫作”成為新興的受大眾關注的文化現象。什么是“微寫作”呢?利用各種媒體寫作微型作品,就叫“微寫作”,包括“微小說”“微詩歌”“微故事”“微笑話”等多種形式。“微寫作”作為一種新興的寫作模式,對寫作教學也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尤其是在培養小學生寫作能力方面,進行多元化的“微寫作”練習,能夠促使學生從害怕寫作轉變為喜歡寫作,也能進一步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率。
一、“微寫作”對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作用
1.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
“微寫作”是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寫一篇小短文或者片段,不會占用學生太多的時間,當然對于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寫作功底仍有較高的要求。為了讓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鍛煉寫作能力,教師應布置多元化的寫作任務,盡量讓學生接觸多種主題、體裁的文章,讓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最多的知識,拓寬其視野,為提高寫作能力奠定基礎。
2.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微寫作”的起點是真實的生活。學生處于熟悉的生活環境中會比較放松,更有利于認識事物和寫作。為了寫作,學生必須尋找寫作素材,尋找寫作素材的過程就是鍛煉觀察能力的過程,只有具備良好的觀察能力,能發現生活中容易被忽視的細節,才能寫出人無我有的佳作。
3.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技巧
提升寫作水平最直接有效的途徑就是練筆,而“微寫作”短小、快速、方便,可以隨時隨地開展,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師可以運用“微寫作”的形式,讓學生寫不同內容、體裁的作文或片段,給學生提供大量的寫作訓練機會。
二、適合小學生的“微寫作”形式
1.微日記——記錄生活
微日記有話題小、內容真、形式多、題材廣、用時少、易堅持等優點,對小學生來說,是理想的“微寫作”形式。而且微日記還能將生活引入到學生的寫作中,給學生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讓他們盡情表達所見所聞、所思所感。
2.微練筆——規范學生的語言
結合閱讀內容進行小篇幅的寫作練習就是微練筆,如模仿文章“總—分—總”的結構方式寫作,模仿“春風吹綠了柳梢,吹綠了小草,吹皺了河水,吹鼓了杏樹的花苞……”的句式寫作,或者給文已盡意未窮的文章續寫結尾,抑或編寫童話故事。這些微練筆可以規范學生的語言,提高其語言運用能力。
3.微特寫——讓描寫具體化
細節描寫是對細小事物、人物、細微舉止或景物片段做具體細膩的描寫,但很多學生并不擅長,所以需要進行微特寫的訓練,消除學生對細節描寫的恐懼。如針對靜態描寫,可以仿照電影中的特寫鏡頭,指導學生聚焦于某一特定的畫面,將畫面定格并放大,選取合適的詞匯具體描述;針對動態描寫,可以仿照電影中的慢鏡頭,指導學生將動態過程分解,然后再聚焦、定格、放大、描寫。
4.微命題——讓表達個性化
可以讓學生根據固定或半固定的命題寫作,讓他們在審清題意的基礎上深入思考,發散性選材,對共性主題進行個性化表達。
三、“微寫作”在小學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讓學生仿寫
“微寫作”練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那么如何將“微寫作”應用到小學寫作教學中呢?仿寫是行之有效的途徑。在教學過程中,講解了課文中的美句或者修辭手法、寫作技巧后,可以要求學生仿寫。例如,“華燈倒映在湖中,宛如無數的銀蛇在游動”這句話生動形象,可以讓學生試著用比喻修辭,描寫溪流、湖水等,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
2.增加實踐活動,積累寫作素材
教師可以組織一些實踐活動,豐富小學生的閱歷和生活體驗,讓學生積累更多的生活素材。例如,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讓他們認真觀察,感受大自然中蓬勃的生命力,去觀察花的顏色,花瓣的特征,去聞花的香味,去聽鳥的鳴叫,觀察之后,讓學生記錄所見所聞,表達所感所想。
3.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
除了觀察和記錄身邊的事,教師還應注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學生的想象力比較豐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寫童話,以激發其想象力。例如,可以展示一系列童話圖片,讓學生猜圖片中的小動物之間發生了什么事,說說自己的想法,或者讓學生根據故事情節猜想結局,這些方法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學理如筑塔,學文如聚沙。”“微寫作”,雖然形式微,容量微,篇幅微,但它的作用卻不“微”!相信,有了“微寫作”這雙翅膀,學生定能在作文的天空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