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果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基本的語文能力。學生的識字能力直接影響著閱讀和寫作能力,因此教師要注意識字教學,運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嘗試在趣味識字中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小學語文教材的每個單元都有專門的寫作練習,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還專門安排了作文單元,可見寫作的重要性。但實際的作文教學情況不容樂觀,從學生的作文看,整體寫作水平不高:有的毫無想象力,死板呆滯;有的沒有細節描寫,沒有感染力;還有的語句不通,錯字較多……可見,僅依靠教材安排的作文訓練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不夠的,需要另辟蹊徑。
識字是學生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學生的識字能力直接影響著閱讀和寫作能力。如何進行識字教學,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近年,筆者對利用趣味識字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方法進行了嘗試與探索,總結出一些經驗,供廣大同仁參考。
一、字理識字,在想象中編故事
漢字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它造型美觀獨特,內涵博大精深。幾千年來,漢字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的演變過程,體現了中國文化發展的軌跡。漢字也是可愛的,具有圖畫性和故事性。
以統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春夏秋冬》中“春”字的識字教學為例:
教師首先出示“春”字的甲骨文? ? ? ?,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春”字由什么構成的?你是怎么理解的?通過觀察,學生發現甲骨文中的“春”字其左邊上下兩部分都是“草”(也有學生認為是“木”),中間是“日”,表示在太陽的照耀下,小草們紛紛鉆出地面(小樹長出新枝),茁壯成長。右邊部分也是小草(或小樹),冒出了芽,一直生長著。
這個故事多么生動、有趣呀!面對這樣畫面感極強的字,教師抓住了時機,讓學生在豐富的想象中編故事,于是有了下面的片段:
一粒草種被深埋地下。時間一長,它不想在里面待著了,就想鉆出來。它鉆呀鉆……終于有一天,它露出了尖尖的小腦袋。咦,外面有暖洋洋的太陽,好溫暖??!它拼命地長啊長,根深深地扎進了土里,一層、兩層、三層,后來就變成了今天楷書里的“春”字。(吳是賢)
一棵小草悄悄地鉆出地面,沐浴著陽光,它茁壯地生長著。身子越長越高,根莖越扎越深。一天,它看到了許多和它一樣的伙伴紛紛從泥土里鉆出來,一棵、兩棵、三棵,它熱情地打著招呼:“你好,草弟弟!”“你好,樹哥哥!”“你好,花姐姐!”這就是春的景象,生機勃勃?。T煜哲)
一個漢字就是一幅畫。邊識字邊編故事,多么有趣的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在教學中,不妨采用字理識字法引導學生識記,把所學的漢字與所見、所聞、所感、所思結合起來,在探究中想象畫面,在編故事中感受漢字所承載的文化、思想、感情。
二、歸類識字,在運用中求準確
學生作文中經常出現錯別字,除了筆畫上的錯誤,更多的是同義詞或近義詞使用不當。如果在識字教學中能幫他們弄明白這些詞的區別,那么他們在寫作時就可以少出現甚至不出現這樣的錯誤。
例如,在統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中國美食》中出現了許多烹飪方法,教學時出示:
涼拌菠菜? ?香煎豆腐? ?紅燒茄子? ? ? ?烤鴨
水煮魚? ? ?蔥爆羊肉? ?小雞燉蘑菇
學生認讀后,讓其從吃過的美食談起,重點說做法,或從出示的美食中找做法,教師適機板書“拌、煎、燒、烤、煮、爆、燉”。然后引導學生觀察字形。學生回答:“這些烹飪方法大都與火有關。”最后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比較不同,學生回答道:‘煎要有油,火要小;‘烤是把食物直接放在火上;‘煮和‘燉都要放水,火的大小需要調節;‘爆火要大;‘燒火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要中等火?!?/p>
識字后可讓學生和爸媽一起制作美食并記錄,于是一篇篇真實、生動的記錄美食制作過程的作文粉墨登場,如《從菜場到餐桌的故事》《把美食與愛裝進口袋》《家的味道》等……
對于這些烹飪方法,學生從感知到認識,再到區別,最后是運用。歸類集中識字的同時,追求準確運用,識寫結合,堅持下去,孩子的作文能力怎能不提高呢?
三、謎語識字,在猜測中探心理
批閱學生作文時,筆者發現描述不細膩是通病。這主要是因為學生不會描寫細節。雖然平時教師也強調要運用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手法,但效果不是太好!怎么辦?
一次,在教學統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字謎七則》時,學生對于呈現的七則字謎能很快猜出答案。但作為語文教師,僅僅讓學生說出字謎的答案是不夠的,還要抓住時機給學生滲透寫作教學。于是,我組織了描寫猜字謎時心理活動的訓練。
例如猜字謎:“一塊土,兩人站,中間隔條線,兩人看不見?!蔽易寣W生將自己猜時的心理活動寫出來,有學生寫道:
看到這個字謎,我在腦海里努力搜索相似的字,一個不是,兩個不是,怎么辦?時間在流逝。不行,我要靜下來,不能靠猜,要仔細讀謎面,看看有沒有發現:“一塊土”是用“一”表示還是用“土”表示?“兩人站”是兩個“人”字嗎?我邊想邊用筆在本子上寫寫畫畫,是“叢”字,還是“坐”字?突然“中間隔條線”一句,讓我豁然開朗,“兩人看不見”更加證實了我的猜測,是“坐”字,沒錯,我高高地舉起手,心中充滿了喜悅。(曹清程)
漢字特殊的形體結構為我們編制字謎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訓練多了,自然就會描寫心理了,寫作能力也就提升了。
多樣的識字方式能讓學生感悟到祖國文字的博大精深,會對漢字學習充滿興趣,作為教師,需要用“智”和“趣”,把識字教學與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識字中學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