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為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要將信息技術引入作文教學中,運用“小練筆”的教學策略,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提高作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拉近學生與寫作的距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其能夠以更加開放、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寫作中。
寫作能夠鍛煉學生的多種能力,如遣詞造句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文章結構的設計能力等,對于表達能力也是一種鍛煉。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形勢下,教師要有意識地將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結合,為學生呈現新奇高效的課堂,創新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以開放的心態接受作文,讓教學過程充滿魅力。
一、豐富寫作素材
大多數學生接觸的作文素材以語文教材為主,寫作素材積累是存在局限性的。其實,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示好詞佳句,讓學生積累并記憶,豐富學生的素材積累,讓學生在進行小練筆時運用。
例如,在制作課件時,教師可以在屏幕的右下角設置可愛的動畫人物,在動畫人物旁邊彈出對話框,在對話框中寫好詞好句,比如有關學習的:勤奮,刻苦,認真;描寫外貌的:虎頭虎腦,面紅耳赤;形容詞類的:天真爛漫,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等。這些以對話框的形式展示出來的詞句雖然不是教學重點,但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學生能夠積累更多的詞匯,豐富語言儲備。
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語言材料,能夠讓學生以更加積極的態度重新審視作文,寫出更有創意的作文,提升寫作能力。多媒體技術是小學作文教學不可或缺的工具,相信教師正確利用該技術,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
二、通過信息技術收集作文素材
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積累素材的方式通常是課外閱讀或自己搜集。然而在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的大趨勢下,教師應當改變這種教學狀況,發揮網絡的作用,通過信息技術收集豐富多彩的寫作素材,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以特殊的方式去認識事物,加深印象,逐步提高其寫作動力。
例如,寫“端午節”這一話題時,許多學生看完作文題目就動筆寫作,不構思不思考。教師通過批改課后作業,發現大多數學生的作文內容缺少活力,沒有真情實感,內容呆板。有學生向教師反映:“老師,我十分懷念端午節回奶奶家的時光,我喜歡端午節。”可見學生是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的,只是將這種情感落實到紙面上有點難度。在了解學生的想法后,筆者創新了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端午節回家過節時,用父母的手機拍照。端午節后,教師將這些圖片收集起來,以幻燈片的形式播放出來,向學生生動形象地展示端午節這一帶有濃郁傳統色彩的節日。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學習興趣顯著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也明顯提高。
運用信息技術展示作文素材,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還能促使學生分享,讓學生感受到節日的氣氛,有助于激發學生對節日的喜愛之情。讓學生在此基礎上寫作,能促使學生表達真情實感,寫出能打動人、感染人的文章。
三、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教師在進行小練筆寫作訓練時,要注意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增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戰爭與和平是兩個完全相反、色彩鮮明的詞匯,標志著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況。在寫到戰爭這一話題時,多數學生的大腦是空白的,因此,寫出來的作文也非常呆板。為讓學生有良好的寫作狀態,教師可以搜集一些反映戰爭的圖片和視頻資料,再播放悲傷的背景音樂,在情和景的陪襯下營造傷感的寫作氛圍,激活學生的靈感。
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興趣作為支撐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能夠促使學生保持初心,朝既定目標努力。還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讓寫作教學煥發生機和活力。
小練筆的訓練形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在信息技術環境下運用小練筆的教學方法,能讓作文課堂變得更加生動,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