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而花
小學是學生由具體運算轉變為抽象形式運算的關鍵階段,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形成正確代數思維的重要階段。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就需要有針對性和有意識地對小學生形成正確代數思維進行培養,幫助小學生逐漸轉變解題思路,使小學生熟練運用代數思維模式,進行數學運算。
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不僅是完成基礎知識的儲備過程,更是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時期。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注重代數思維的滲透。數學算術的過程是數量關系之間的運算過程,與符號的運用無關,而數學代數的過程則有所不同,代數是利用數學字母和符號探究運算規律的過程,并從規律中尋找數學的本質。代數的過程更傾向于推理運算,還會對數學概念有所涉及。例如方程,變量等,所以,代數和算術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學習數學的過程一般都是由淺到深的,小學數學基礎知識的學習對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數學教師要讓學生如何區分代數和算術,并在日常教學中有意向學生滲透代數思維,以助于學生建立完整的數學思想,轉變數學思維模式。
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下的學生代數思維培養的現狀
學生接觸數學從數的認識和算術開始,因此,在后面的數學學習中習慣在解決問題時采用算術知識,形成了固有的解題思路,再加上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關于代數知識方面的滲透也比較少,所以要使小學生完成從算術思維到代數思維的過渡還需要一定的過程。就學生在小學階段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內容而言,學生利用算術解決問題是一種更加容易的方式,在一些既可以用算術解題又可以用方程解題的數學問題中,學生往往會采取更為便利的算術方法。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不對學生學習的數學理論知識建立框架進行梳理,同時在講解解題步驟中滲透數學代數思維,就無法起到幫助學生打開解題思路的作用。有的教師即便在教學中教授了一些代數的知識,也只是三言兩語地帶過,只是告訴學生使用代數思維也可以解題,并沒有進行具體講解和實踐,學生往往都是一知半解,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也沒有完全理解和掌握代數知識,而對于那些采用代數的方法就能更加簡易解決的題目,學生也只能采取算術的方法。
三、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下代數思維的培養方法
(一)創建教學情境
在小學生處于代數知識的啟蒙時期時,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完成從思維形象到抽象邏輯思維的轉變,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教師多花費些心思,將感性和理性進行有機結合,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感覺學習是一個體驗趣味的過程,讓學生從更加直觀的角度理解符號和字母所表達的數量關系,將方程式深深地印在腦海中,使學生既對利用算術解題感興趣,又能嘗試著用代數檢驗,從解題的過程中發現這兩種不同數學思維的優點和缺點。
(二)在教學中貫穿代數知識
代數中的符號語言比較抽象,不易理解,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引入代數知識時首先需要幫助學生區別自然語言和符號語言,從而培養學生形成代數思維。教師在培養學生形成代數思維時可以采取轉化符號語言、字母和自然語言的方式,在解題中使用符號語言來代替題目中的文字性描述語言,以助于學生采取多角度思考問題和解題思路的拓寬,完成代數思維的滲透。例如,在下面一道應用題中,學校購買了一批籃球,一共有A個,購買每個籃球花費了B元,在使用后發展籃球數量不夠,又購買了8個籃球,每個籃球花費了50元。那么代數式中A×B代表什么,而A×B+8×50又代表什么,雖然A和B代表的是任意的數,但A×B代表的含義是固定的,將字母滲透到等量關系和變量關系中,能有效地幫助小學生建立使用代數知識解題的思維。
參考文獻
[1]牛秀紅.試論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下的代數思維培養[J].教育觀察,2019(3):119.
[2]李學勤.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下的代數思維培養[J].數學大世界,2019(8):88-89.
(作者單位:莊浪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