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影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本節內容將化學平衡理論和微粒觀作為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主要表現為:物質在水溶液中是以分子、離子等微粒的形式存在的;這些微粒之間存在相互作用,這些相互作用有強弱、主次之分;當微粒間的這些相互作用過程可逆時會達到平衡狀態,這時微粒的數目保持不變;基于此,本節課的核心目標是促進學生“從微觀視角分析水溶液”思維方法的形成。
二、教學目標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理解鹽類水解本質及鹽類水解對溶液酸堿性的影響及變化規律。
(2)正確書寫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和化學方程式。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推理、交流與合作,學習從多個角度全面分析問題的方法,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概念的形成過程;
(2)通過對典型問題的分析和知識遷移,完成“宏觀現象→微觀本質→具體應用”的鹽類水解知識的建構過程。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小組活動中,體會交流與合作的樂趣,感受合作后成功的喜悅;
(2)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
(3)建立個性與共性、對立與統一的科學辯證觀。
(二)教學重點:鹽類水解的概念的形成和多平衡共存體系中科學思維方法的培養和訓練 。
(三)教學難點:鹽類水解的概念的形成過程;多平衡共存體系中綜合考慮各因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意識的形成。
三、教學過程設計
【問題引入】酸溶液顯酸性,堿溶液顯堿性,鹽溶液一定顯中性嗎?如何設計實驗證明?
【復習】如何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
【活動一】實驗測定八種鹽溶液分別呈什么性?
【交流匯報】組織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交流匯報,并給出對應溶液的酸堿性結果
【設疑引課】為什么不同的鹽溶液顯示不同的酸堿性呢?這就是我們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板書】鹽類水解
【活動二】對鹽類重新分類
根據形成鹽的酸、堿的強弱來分,鹽可以分成哪幾類?
酸+堿=鹽+水(中和反應)
堿
酸
????? 強酸 ??????強堿
????? 弱酸 ??????弱堿
強酸強堿鹽
生成的鹽
強酸弱堿鹽
強堿弱酸鹽
弱酸弱堿鹽
【引導歸納】鹽的類型與鹽溶液酸堿性有何關系?
【提煉規律】強酸弱堿鹽溶液顯酸性,強酸強堿鹽溶液顯中性,強堿弱酸鹽溶液顯堿性
【總結】誰強顯誰性
【引課】下面我們來討論NH4Cl溶液呈酸性的原因
【設疑】純水顯中性,為什么NH4Cl固體溶于水形成的NH4Cl溶液溶液就顯酸性了?
【引導分析】我們知道溶液中的反應,本質上是離子之間的反應,請同學們從離子反應的角度分析為什么NH4Cl溶液呈酸性
【追問】請同學們用化學和離子方程式表示上述變化的過程
【討論】NH4Cl= NH4++ Cl-
H2OH++ OH-
由于NH4+和OH-結合成弱電解質NH3·H2O,使水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溶液中的 c(H+)> c(OH-),溶液呈酸性
NH4Cl+H2ONH3·H2O+ HCl
NH4++H2ONH3·H2O+ H+
【強調并小結】分析思路:找粒子(離子):來源→作用→結果
【拋出問題】請同學們按照上述分析思路分析CH3COONa和NaCl溶液的酸堿性?自己完成解釋。
【提問】結合CH3COONa和NH4Cl的水解機理,分析歸納鹽類的的定義
【思考討論】鹽溶于水時,電離出的離子與水電離出的OH-或H+結合生成弱電解質的反應。使得c(H+)≠c(OH-),水的電離平衡被破壞,具體是被促進
【板書】二.鹽類的水解:
1.鹽類水解定義:
【追問】鹽類水解的結果?
而c(H+)≠c(OH-)的本質原因是什么?
【板書】2. 鹽類水解實質: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 (促進)
【板書】3.鹽類水解規律:
【思考回答】有弱才水解? 誰弱誰水解? 誰強顯誰性
【引導歸納】鹽類水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注意事項
【分析歸納】1、可逆 不寫↑或↓
2、多元弱酸鹽分步水解
【板書】4.水解方程式
【練習】寫出下列鹽的水解的離子方程式
【總結提升】1、鹽類水解實質、規律
2、離子方程式書寫
3、分析鹽溶液酸堿性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