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莉
摘要:《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作為語言學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雙重性質。英語教學從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轉向對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而閱讀教學是英語學習過程中獲取信息的主要手段,如何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一直是英語教師悉心關注的問題和研究的課題。有效的閱讀方法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手段,英語閱讀能力又是學習英語的基本能力要求。然而,當前我們的英語閱讀教學依舊存在各種問題,需要不斷進行嘗試,總結出適合自己的閱讀教學策略,以便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問題及策略
初中是學生學習的英語基礎階段,學生基本知識的形成將會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學生的基礎知識又為提高基本技能創造條件,而閱讀能力是一個基礎能力的集中體現,所以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學生只有具備了很好的閱讀能力,才能提高語感和閱讀速度,才能靈活自如地運用英語語言。然而,在實際英語教學中教師對閱讀不夠重視,學生又存在著畏難情緒,嚴重制約著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提高,也影響著英語考試成績的提高。因此,要提高英語教學效益,就必須重視英語閱讀教學。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匱乏的英語詞匯量是制約學生閱讀效果的瓶頸
詞匯量的要求是英語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規定了英語學習者在英語課程中應達到的詞匯量標準,到九年級時,初中生應該掌握1600多個詞匯。詞匯是語言表達的基礎,更是閱讀理解的基礎。如果沒有掌握課程標準規定的詞匯量,那么,在閱讀時就會增加生詞量,學生就會對句意一知半解,對于閱讀中出現的問題不理解,從而加大了閱讀的難度。學生之所以認為英語閱讀難,往往是因為不認識文章中的單詞,導致閱讀無法進行下去。
(二)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很好地激發英語閱讀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教師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模式單一,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師生之間的情感就得不到共鳴,對英語學習就會失去興趣。在英語教學中如果忽視了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那么學生就會轉移注意力,關注其他感興趣的科目,結果就不會主動地去學習、去閱讀,甚至一看到英語閱讀內容就頭疼,做英語閱讀理解題時就會胡亂編造。
(三)被動的閱讀方式提不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往往過于注重自己的教學內容,總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設計、指導,按部就班。學生很難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和思維。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習慣了跟著教師的講解思路進行閱讀,就失去主動思考的意愿,不去掌握真正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而且存在部分學生將注意力過多地放在理解單詞層面上,反而忽視了對文章的整體理解與把握。
學生認為只需完成教師布置的閱讀任務即可達到學習目標,不會自主選擇閱讀感興趣的文章內容,根本無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效果也就是一句空話。
(四)英語和漢語語法特征的差異增加了閱讀理解的難度
英語是一門語法規則很強的語言,與我們的母語的句子結構有較大差異,英語語法相較于漢語語法而言形式多樣,詞序和形態變化靈活,并且兩者的被動語態也有很明顯的差異。但是,學生在學習詞匯和進行英語閱讀時往往會按照漢語的語法特征思維、去理解。這樣,學生對文本所表達的意思的理解就會出現偏差,做題時就容易出錯。
二、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應采取的策略
(一)擴大英語詞匯量,降低閱讀難度
詞匯是語言表達基本單位,更是閱讀理解的基礎。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指導學生積累英語詞匯,擴大詞匯量,從而減少學生在英語閱讀理解方面的困難,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與效率。
擴大學生英語詞匯量的途徑有:首先,教師在教學中指導學生熟記教材中的基本詞匯。要求學生對基礎語言知識和基本技能按照課文Language部分人人掌握,對詞匯表中的詞匯要求學生個個過關。必須從音、形、義、性等幾方面牢記,并給他們傳授一些英語構詞法方面的知識,幫助學生提高單詞記憶效率,為提高閱讀能力打下牢固基礎。其次,開展大量課外閱讀,擴大詞匯量。根據學生英語認知水平、年齡、興趣愛好等特點,教師要安排學生閱讀課外讀物,平時通過鞏固所學單詞與自主掌握新詞,學生就能夠擴大自己的英語詞匯量,降低以后對閱讀的難度。
(二)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自主閱讀能力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意識地激發和調動學生有利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情感因素,培養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機和自信心,提高英語教學效果,從而實現教學中的師生共同參與并和諧發展,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個性的發展。
除了在課堂上注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之外,教師還應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為他們精心選擇一些篇幅簡短、幽默有趣而富有啟發性的英語文章,使他們獲得感悟與啟迪,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引導合作探究,優化英語閱讀策略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英語教學應當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的方式實現任務目標。在英語閱讀課教學過程中,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分享學習成果與成功經驗,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教師要把閱讀課堂教學轉化為充滿活力的語言實踐與交際活動,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合作中成長。閱讀猶如生活,那么,教師就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閱讀,在閱讀中生活,充分體現英語語言的工具性。
(四)教會學生閱讀技巧,提高英語閱讀效率
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激發學生閱讀的內部動力。對于需要精讀的內容,要求學生逐詞逐句地閱讀,帶著問題閱讀,閱讀材料的第一句和結尾句很重要,強調學生一定要理解。
三、結語
總之,新教材給英語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德國教育家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所以,在今后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學會激勵學生,喚醒他們自主閱讀的意識,充分肯定他們在英語閱讀當中的點滴進步,并在教學實踐中傳授有效的閱讀方法,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久而久之,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一定會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張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問題及策略[J].讀天下, 2019(5).
[2]盧英.《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解讀[J].新課程·中旬,2016(8).
[3]賴徽媛,劉杰,曾建華.淺析初中英語的閱讀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9(52).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