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齊
摘 要:鋼琴作為西方樂器的典型代表,素來有樂器之王的美稱,自19世紀中葉鋼琴傳入我國以來,其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已有100余年,在這百余年中,我國的鋼琴演奏與鋼琴研究均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并產生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鋼琴藝術家、教育家。鋼琴演奏分鋼琴獨奏、鋼琴伴奏兩種基本形式,一直以來,鋼琴獨奏都備受關注,鋼琴伴奏作為協作鋼琴受到聽眾乃至不同從業人員的誤解,認為伴奏居于輔助地位,難以和獨奏媲美。事實上,伴奏不僅具有獨立的審美形態,且作為聲樂作品、器樂作品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環節,在烘托聲樂、器樂作品的情緒,提升藝術表演的整體張力與審美效果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鋼琴藝術指導已然成為鋼琴伴奏更具專業性與學理性的稱呼,作為詮釋聲樂作品的最佳手段,鋼琴藝術指導可以從作品的主體出發,為演唱者提供合理的建議和安排,從音樂風格、整體框架、音樂處理等方面出發,從而提升作品的整體感受。
關鍵詞:鋼琴藝術指導;聲樂演唱;藝術表現
一、鋼琴藝術指導概述
鋼琴藝術指導這門專業是近些年來逐漸開始興起的,在國外,鋼琴藝術指導已經發展了有幾百年的時間,在各個領域方面都已經非常完善,伴隨著西方歌劇、藝術歌曲的發展,鋼琴藝術指導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門專業。
(一)鋼琴藝術指導的現狀
在中國,鋼琴藝術指導正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也已進入新的形勢。越來越多的聲樂演唱者和鋼琴伴奏都知道鋼琴藝術指導在聲樂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鋼琴藝術指導的事業,這被認為是“支持者”的職業,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投入。筆者在這些年的鋼琴藝術指導的學習與實踐的過程中發現,要想對聲樂作品及其演唱進行指導,還面臨著許多問題。比如現今很多在學習或者已從事鋼琴藝術指導這門專業的人中,還有不少人仍對鋼琴藝術指導這門專業不是非常地了解。而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對鋼琴藝術指導這個專業的特征還不是很了解。并且在實踐中,應當如何去指導演唱者,如何幫助演唱者更深入地了解作品,如何激發演唱者對作品的二度創作潛能等問題依然沒有清晰的認識。
(二)鋼琴藝術指導的發展
鋼琴藝術指導是一個綜合性非常強的學科,其來源于西方,并且在西方發展成為一門不可或缺的學科。在西方,鋼琴藝術指導并不是由鋼琴系單獨培養,而是由鋼琴系與聲歌系或者與指揮系來共同培養人才,目的就是為了讓鋼琴藝術指導這個專業的學生可以獲得更全面的能力,除了要有良好的鋼琴演奏技術之外,還應對聲樂演唱、不同國家的語言、不同時期作品的風格以及指揮作曲等能力有很好的掌握。西方的這一培養方式,不僅培養出了能對聲樂、器樂等不同形式音樂的伴奏人才,同時也培養出了能夠擔任其教學任務的人才。
在國內,鋼琴藝術指導一直以來都是簡單地定義為鋼琴伴奏。認為,只要能夠與聲樂、器樂的表演上,把節奏卡準確,就可以了,完全忽視了其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這也是在國內,鋼琴藝術指導一直發展緩慢與不完善的主要原因。直到在1998年的全國鋼琴藝術指導研討會上,議會專家鄭重提出了將鋼琴伴奏更名為鋼琴藝術指導的想法,獲得了大會的認同,鋼琴藝術指導的獨立性與教研性大為提升。
(三)鋼琴藝術指導的職責
在國外,鋼琴藝術指導的職業定位僅次于指揮,在一部歌劇正式彩排之前,都是由鋼琴藝術指導來排練,其職責主要包括對作品的音樂風格、音準、節奏、語言、速度等進行嚴格地審查,以保證在正式彩排時不會出現不必要的錯誤,從而影響整部歌劇的呈現。
在國內,由于鋼琴藝術指導這門專業剛興起不久,許多內容上都還不完善,其職責主要在課堂上對聲樂學生進行指導,學生的選曲大多為某一藝術歌曲或某一歌劇的某一選段,還包括中國的藝術歌曲、中國民歌或者中國傳統歌劇選段等,鋼琴藝術指導不僅要對學生的音準、節奏、氣口等一些基本問題進行指導,同時也要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作品,如何更好地把握作品風格,從而盡可能地完美演繹作品。
(四)鋼琴藝術指導必備的條件
鋼琴藝術指導一直以來都被人詬病,認為是鋼琴彈的不好才去彈伴奏,這對鋼琴藝術指導的發展起到了制約的作用,許多人不愿意去從事這個專業,就是不愿意被別人說是在鋼琴專業上走不下去,才去彈的伴奏。事實上,鋼琴獨奏彈得好的人不一定彈得好鋼琴伴奏,但鋼琴伴奏彈的好的人,鋼琴獨奏絕不會差,換句話說,只有最好的鋼琴專業的人才才能擔得起鋼琴藝術指導這個重擔。然而,鋼琴藝術指導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必備的條件也比鋼琴獨奏要多得多,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首先,高超的演奏技術。就鋼琴伴奏而言,其技術指代的不僅僅是鋼琴家的彈奏技巧與彈奏能力,同樣指代的是鋼琴家對伴奏對象,如聲樂、器樂的理解能力;其次,扎實的理論素養。全面而扎實的理論基礎在鋼琴伴奏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伴奏者在接觸全新的音樂作品時,如聲樂作品、器樂作品等,能夠對其中的音樂語言產生快速的反應,經驗豐富的鋼琴家甚至可以在腦海中對伴奏的音響效果進行構思;最后,對各個專業都應有所掌握,包括聲樂演唱、指揮、語言等等,只有全面掌握這些能力,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鋼琴藝術指導。
二、鋼琴藝術指導在聲樂表演中的作用
聲樂表演是一項綜合性的表演,場景、舞蹈、配樂、演唱等都是聲樂表演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演唱者的歌唱無疑居主導地位,對聲樂表演的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鋼琴藝術指導在聲樂表演中的作用主要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語調與句法的指導
聲樂演唱者在表演過程中會涉及到語言藝術的應用,除了歌曲演唱之外,還會包含了朗誦、陳述等語言形式,因此與語調、句法是息息相關的。而鋼琴伴奏作為一門音樂藝術,在聲樂演唱中與語言藝術的融合,可以為聽眾創造具有層次感的藝術體驗。聲樂演唱者在表演中,有時溫柔細膩,感人至深;有時慷慨熱血,使人激動,他們所展現出來的不同情感表達類型往往需要借助演唱者的語調,通過語調的輔助進一步強化聲音的渲染力。與此同時,鋼琴演奏也能夠借助具有連貫性的音響來展現音樂內涵與審美特質,或柔和纏綿,或慷慨激昂。但是在實際表演中,鋼琴藝術指導始終是為聲樂演唱者而服務的,要緊緊跟隨表演者的語調節奏,只有兩者配合得相得益彰才能夠實現音樂表現的協調性與一致性。
此外,句法同樣也是展現音樂情感的一種基本途徑,聲樂表演者在演唱中,應當重視句法的訓練與實踐。但實際上,許多初學者卻沒有重視這一問題,沒有認識到演唱分句、標點的重要性,甚至忽略了氣口、換氣點,導致原本完整的樂句被分得十分凌亂,不利于表演藝術效果的提升,同時也會弱化聽眾所獲得的聽覺效果。基于此,對于聲樂演唱者來說,應當深化對句法問題的認知,增強重視程度,從而有利于提高其對句法與表演內容的理解,并保證音樂結構的完整性與連貫性,達到優化聲樂演唱藝術表現力的效果。
(二)情境與情緒的引導
演唱者在對某一作品進行演繹時,往往要構建起與作品意境相適應的演唱情境,并充分渲染演唱情緒,因此可以說情境與情緒這兩個方面在表演中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想讓聽眾欣賞到絕妙的歌聲,演唱者就必須充分理解作品中所蘊含的內在情感以及歌詞所表達出來的含義,能夠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的演唱特點來對作品內容做出進一步的延伸與拓展。一般說來,表演者在探尋演唱作品情境與情緒時,可以借助鋼琴藝術指導的作用,通過對鋼琴伴奏旋律、音型等要素的理解來展現表演情緒。特別是在作品表演的前奏、間奏、尾奏這三個部分,在鋼琴進行單獨演奏的過程中,鋼琴彈奏者需要保持在歌曲的情緒中,不能抽離出來,應當附和表演的情境與情緒。鋼琴伴奏,首先應當在腦海中將作品中所要表達的內容完整地勾畫出來,充分調動想象力,而這種想象的發揮是以特定的表演情境與伴奏旋律為基礎的,只有實現這兩個要素的有機融合,才能夠創設出完整的演唱情緒與演唱情景,為聽眾帶來心靈上的共鳴感,如果僅僅是由表演者單獨進行表演,就會造成音樂的單調與乏味,制約了表演效果的提升。
在聲樂演唱的過程中,鋼琴伴奏應當積極配合聲樂演唱者,為其提供有力的音樂支持,通過音樂伴奏與歌唱表演共同來勾勒出歌曲意境,進一步展現歌曲思想內涵,將表演者的心理感受與情緒傳遞到表演情境中,從而為聽眾帶來絕妙的審美體驗。
(三)心理素質的培養
鋼琴藝術指導在聲樂表演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其對演唱者的心理影響,然后經由演唱者的表演反饋出來。藝術表演本質上就是傳情,表演者借由形態各異的藝術形式,向觀眾傳遞藝術作品乃至表演者自身的情感,從而起到藝術感染與藝術熏陶的作用,在其中,表演者自身的情感生成是前提,只有表演者自身的情感為藝術內容所激發,才有可能將之傳遞給觀眾,否則表演活動會流于形式。在聲樂表演中,演唱者出現緊張、害怕、焦慮等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任何經驗豐富的演唱者在登上舞臺都難免會有怯場的時候,此時,鋼琴藝術指導能夠起到一定的幫助演唱者調節情緒的作用。在演出之前,演奏者會與演唱者進行充分地訓練,訓練的目的就是讓演唱者能夠抓住演奏者的速度與節奏。當演唱者在舞臺上聽到熟悉的旋律時,便能很好地投入到其中,煩躁的情緒也能夠迅速地平復下來。
三、鋼琴藝術指導與聲樂演唱者的和諧共生關系
在聲樂表演的鋼琴伴奏中,通常存在著如下兩點誤區。第一,鋼琴伴奏者無視伴奏對象,將伴奏如獨奏般盡情表現,甚至一味的喧賓奪主,結果使得鋼琴伴奏未能起到服務聲樂作品的效果;第二、聲樂演唱者錯誤理解了鋼琴伴奏應有的作用與地位,在演唱中存在著強烈的“中心主義”傾向,將鋼琴伴奏視作無足輕重的配角,甚至“矮化”為定調的工具,完全忽略了鋼琴藝術指導在聲樂作品表現力中的獨特價值。此種現象的存在必然會導致聲樂作品表現效果的整體欠佳。對此,鋼琴藝術指導與聲樂演唱者需要重構一種和諧共生的關系。鋼琴素有樂器之王的稱謂,音色非常豐富,在演奏中能夠做到與交響樂隊相媲美的效果,鋼琴藝術指導在聲樂演唱中的作用能夠往往能夠最大程度地幫助演唱者提升演唱質量。也正是因此之故,不僅鋼琴藝術指導自身要認識到鋼琴伴奏在聲樂演唱中的獨特地位,堅守鋼琴演奏主體性的基礎上,配合好聲樂演唱的實際需要,以優美的旋律貫穿與聲樂演唱的各個環節,同時,聲樂演唱者也需要與鋼琴藝術指導緊密合作,充分認識到鋼琴伴奏中所含有的人聲無法達到的作用,在表演中將二者緊密結合,發揮好鋼琴伴奏在音樂結構、框架確立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鄭茂平.聲樂語音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2] 余篤剛.聲樂藝術美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
[3] 劉雪.論鋼琴藝術指導與聲樂藝術的和諧統一[D].天津師范大學,2014.
[4] 程磊.鋼琴藝術指導的能力構建及其對聲樂藝術表現的作用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
[5] 戴媛媛.實例研究聲樂作品中對鋼琴藝術指導的有效應用[J].藝術研究,2017,(01).
[6] 曾妍,趙琳.談指揮系鋼琴藝術指導的職責及其特殊性[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4,(03).
[7] 王菁菁.聲樂藝術指導的職責、素質及培養[J].人民音樂,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