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輔導員是學校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角色,輔導員的工作對于學生的學習、成長和全面發展來說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在學生的學校生活中如果面臨的困難,輔導員可以為其提供幫助,培養學生的行為規范,引導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調整學生的情緒,挖掘學生的潛能,激勵學生進行創新思考,這些都是輔導員的基本職責。但是現在大多數的學校,輔導員工作的效率都十分低下,這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問題,尤其是當下全球化發展趨勢越來越明確的社會環境之下,國家對“以人為本”“服務學生”等教育理念的關注力度越來越高。輔導員的工作更是面臨著理論與實踐的雙重考驗。
關鍵詞:輔導員;個性特質;思政教育;感染力;影響
輔導員的工作職責主要分為兩大內容,一個是“立德”教育,主要是教導學生如何做人、另一個是“能力”教育,主要是教導學生如何處事,先教導學生如何做人再教導學生如何處事,這也是迎合黨的十八大對教育“立德樹人”的要求。輔導員是學生最為熟悉的一個教師群體,輔導員的工作關系到學生的成長成才。本文從輔導員相關職業的能力滿意度調查入手率,分析當下學生希望輔導員有怎樣的個性特質,分析輔導員個性特質對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影響,提出輔導員崗位的工作者應該擁有怎樣的個性特質。
一、輔導員個性特質研究意義
特質也就是指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本質以及穩定的心理特征,輔導員的個性特質也就是指,輔導員在進行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職業態度,知識技能、性格特點、行為習慣等。輔導員崗位制度在我國運行已經有六十多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發展歷程中,輔導員的工作團隊逐漸開始走向職業化、專業化的發展,為了更好的完成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障學校教育的健康發展,培養出合格的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與接班人。輔導員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體力量,同時也是學校教師團體與黨政管理團隊的關鍵構成部分。在輔導員工作崗位的定位方面而言,輔導員是學生人生發展的領航人,是學生成長道路的引導者,是學生學習道路的指導者,是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學生權益的維護者。同時,輔導員還是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與引導者,并且輔導員還要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成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知心人,充分了解學生。
二、輔導員個性特質對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影響
(一)問題提出:
近幾年來關于輔導員的研究開始逐漸火熱起來,比如輔導員應該具備怎樣的個性特質,知識水平、心理素質等方面的研究不斷增加,但是針對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影響的相關研究確是十分少的。教育部指出,輔導員應當以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與知心朋友為工作目標,同時也明確表示,輔導員應該具備“敬業愛生、以人為本,良好的行為準確”等職業守則。并且對于輔導員工作能力的評判應該從思想政治教育,黨團、班級等九個職業功能方面進行。而這些規定都充分的體現了學生在輔導員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可以這樣說,大學生的期望水平與實際感受已經成為了評價輔導員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標。因此從學生對輔導員個性特質的期望角度出發,調查大學生對輔導員工作的滿意度,了解學生對輔導員工作的關注重點,探析輔導員的個性特質與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之間的關系,可以有效提高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為輔導員的工作能力提升提供參考價值。學生滿意度是指學生在結束輔導員工作服務的過程中,實際的感受與自己期望的服務感受的對比,同時這也是評判輔導員教育感染力的一個重要指標。這里所說的學生期望包括有兩個層面的內容:一個是學生希望看到輔導員擁有怎樣的個性特質,另一個是大學生對輔導員個性特質體現的滿意度評價。
(二)調查對象:
本文章分析的內容,數據來源于某省地方院校的一千五百八十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剔除掉無效的問卷之后,我們回收到有一千四百八十七分有效的調查問卷,有效回收率達到了94.1%,其中七百三十八名學生是男生,七百四十九名學生是女生。
(三)調查研究結果與分析:
1.學生最期望的輔導員個性特質
學生對輔導員個性特質的期望分布評述區別于不同專業、性別等統計的結果都大致是相同的,一半以上的學生對輔導員的個性特質的期望包括有“公平公正、關心學生、執行力、尊重學生、善于共同”等內容,對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統計結果卻是十分的驚人,學生大部分比較看重輔導員的“人格特質”,對輔導員應該具備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需求反差比較明顯。
2.學生對輔導員職業能力的滿意度
學生的滿意度是評價輔導員工作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學生滿意度調查中,我們加入了輔導員的公平工作、關心學生、尊重學生、共同交流、執行力等個性特質,滿意度評價的結果詳見圖表1。
從圖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的實際感受都比期望值低,滿意度的分差值都是負數,這表示學生對輔導員的期望很高,但是對輔導員的實際工資滿意度卻并不是太滿意。這可能是由于輔導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關注力度過高,在認知上出現了一定的偏差,也有可能是受到輔導員個性特質以及工作水平的影響,導致學生對輔導員缺乏信任,從而影響到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四)啟示:
1.基于以上的調查結果,輔導員在實際得到工作中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改進:
落實“生本教育”關注學生的需求,做到真正服務于學生
“生本教育”觀念就是將學生作為教育的中心,這也是當下教育的有一個核心理念,在學校教育中得到了讓高度的認可,經過研究發現,學生最不滿意輔導員的問題就是不能做到公平公正、關心學生,對學生不能做到“平等對待”,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不能做到“公開透明”、“民主”、在個人行為方面不能做到“平易近人、缺乏強核力”,在處理學生事務與管理學生的過程中沒有做到無私奉獻。等等這些都是輔導員違背教育部門要求的表現,這這一問題從有百分之八十五點七的學前希望輔導員能夠做到“公平公正”的這一點上得到了體現。這實際上是對輔導員工作做法的否認,因此,輔導員在以后的工作過程中,一定要秉持“生本教育”的工作理念,要加大對學生需求的關注,在工作過程中,將學生放在整體地位,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思路與教育方法,要從關注“教育和管理”的工作理念轉向“服務和引導”的工作理念,做到尊重學生,服務學生。
2.善于分析工作中的問題,加強滿意度調查,不斷改進工作
對學生進行滿意度調查的目的,不僅僅是要督促輔導員在工作中要將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而且還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讓輔導員明確自己的不足之處。研究發現,雖然輔導員的工作過程十分的辛苦,不僅要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還要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紛繁瑣碎的事物,勞心勞力費時費事,但是卻得不到學生的理解與認可,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也不高。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不僅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內容的傳輸,還要關注對學生進行情感意識的培養,關注對學生正確三觀的培養,培養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與行為習慣。不僅要關注對學生的引導教育,還要注重對學生的約束與管理。
3.激勵學生的全面發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教育活動和社會關系中合乎主體全面發展(尤其是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展)和人類社會進步(尤其是精神文明的進步)的目的而呈現出的一種肯定的意義關系”,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必要條件和最終目的。輔導員要善于激勵學生樹立全面發展的意識,利用學生的心理傾向,激發學生身上潛在的積極因素,使其朝著期望的目標前進。輔導員崇高的理想與目標以及孜孜進取的敬業精神時刻影響學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動力,并自覺把輔導員的要求內化為自己的目標,在完善自我方面取得進步。同時,輔導員在與學生交流過程中,其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廣博的相關學科知識及豐富的實踐經驗也會對學生開闊視野、尋求知識、積極探索起到深刻而持久的作用。
輔導員作為與專業教師和管理者有一定區別的特殊教育群體,他的行為習慣、道德修養,個性特點等對學生成長的影響是十分大的。因此從學生的視角出發,研究學生對輔導員的期望與要求,來對輔導員的角色進行定義,可以有效幫助輔導員認清自己的工作職責,為輔導員的工作提供專業化的指導,提高輔導員工作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 羅丹.論價值多元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的提升路徑[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9,40(04):69-72.
[2] 李玲,仇巖.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感染力提升路徑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20):258-259.
[3] 本刊編輯部.北京分行互聯網+微平臺? 提升思想教育感染力[J].中國城市金融,2018(10):5.
[4] 楊賓峰.大學生期望的輔導員特質調查分析[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7,37(11):96-100.
[5] 林潔.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內涵結構及其實現路徑[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02):64-69.
[6] 楊賓峰,張紅霞,許丹東.輔導員個性特質對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影響[J].江蘇高教,2017(03):82-86.
[7] 趙立明,孫家紅.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技巧[J].政工學刊,2010(09):24.
作者簡介:羅婭綺(1990- ),女,漢族,湖南衡陽人,本科,初級職稱,研究方向:經濟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