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婕妤
摘要:隨著我國藝術教育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藝術教育的關注越來越高,幼兒家長們也開始廣泛認可藝術教育的重要性,于是紛紛為幼兒選擇各類藝術教育課程。其中,舞蹈作為一門重要的藝術教育學科,自然也受到了廣大家長及幼兒的歡迎,目前學習舞蹈的幼兒數量呈逐年遞增的趨勢,舞蹈機構也絡繹不絕的產生。文章將從剖析舞蹈與兒童成長的密切聯系展開,細述教學中教師作為引導所用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舞蹈教學;幼兒創設力;成長
中圖分類號:G613. 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6-0089-01
一、引言
舞蹈訓練體系在幼兒舞蹈培訓中通常分為古典舞、民族舞和芭蕾舞,有的甚至籠統分為中國舞與芭蕾舞,在訓練上從軟開度、舞蹈教學、技術技巧三個大塊中展開。幼兒對于節奏和音樂天生會有著不同的應變能力。在舞蹈的教學中,應該秉承著培養舞蹈興趣不影響生理發育的前提下開發肢體。在兒童的成長階段,不僅是身體上的成長,在兒童的心理方而,由于原生家庭、成長環境和學習氛圍等原因,每個兒童都是獨立的個體,情感與身體都敏感脆弱,需要更好的保護。在這樣一個關鍵的成長階段中,兒童參與舞蹈學習與綜合性舞蹈表演活動或比賽,成為了一種獨特的藝術美育教育,是當下較為熱門的素質教育選擇。
二、舞蹈訓練對于兒童生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舞蹈與兒童身體形態發展。在跳舞的過程中兒童通過做各種舞蹈動作,有利于促進自身的身體機能和身體形態的發育。同時適當的舞蹈訓練,也能夠促進兒童血液循環的速度,給兒童提供更多的有益于身體發展的物質,而且有利于骨骼細胞的成長,使得兒童身高能夠增加,例如芭蕾基訓的把桿訓練,使兒童日常生活中也挺拔直立、肩沉,更具舞蹈學科特有的氣質。
三、舞蹈教育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
(一)舞蹈與兒童智力的發展
舞蹈學習中舞蹈動作有些具有一定規律,有些是無規律的,對于兒童的吸收和記憶力以及順序記憶是非常有利的。兒童在豐富多彩的舞蹈活動中,可以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感知也會變得更加的敏捷,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可以積累更廣泛的知識。
(二)舞蹈與兒童情感的發展
可以這么說,每個人身處社會這個大搖籃里都會有自己的需求,而對于自身社會需要是否得到滿足就會產生一種內心的體驗,這種體驗就是所謂的情感。另外在這個過程當中還有一種內心體驗,就是對于客觀事物是不是符合自己的需求的一種評判,這種內心體驗則被稱為情緒。
(三)舞蹈與兒童社會性的發展
相對來說,對于不同成長階段的兒童來說,他們都有和社會進行交流的能力。而兒童社會性的發展是指兒童在與人交流的過程當中,能夠贏得彼此尊重、獲得他人認可、能夠進行分享的一種發展。舞蹈早在原始社會就是最早的溝通方式,以肢體的方式去表達自己,本身就是超越語言與文字,一種凌駕于基礎表達上的情緒表演。
四、幼兒舞蹈教育應遵循的教學理念
(一)關注兒童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
對于兒童的學習和發展來說,這是一個整體,我們應該追求多方而多領域的相互整合發展,對于那種片而的、刻薄的突出發展是不科學的。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們深知兒童現在在藝術領域的學習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可不可以為他們創造機會和有利的條件。所以我們應該采取相對有效的方法,讓孩子們在與大自然的接觸當中,獲得更加豐富的文化輸入,讓他們產生對大自然中美的感受和體驗,學會應用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表現出自己對于美的感受,以及創造屬于自己的美。
(二)尊重兒童發展的個體差異
兒童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是不斷持續的、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會出現一些階段性的特征。當然,這不是一個生產鏈,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以相同的進程發展的。這與個別兒童的差異化發展,我們也要學會尊重和理解,要時刻引導他們往水平更高的方向發展,當然你不要用同一個標準衡量所有的孩子,要從他們自身出發,在培養上做到個性化培養。
(三)理解孩子的學習方式和特點
兒童在學習過程當中,他們的學習方式基礎是以直接經驗制定的,在平時的生活和玩耍的過程當中進行的。作為引導教育的人,需要去結合兒童天性,將游戲、兒歌和兒童日常感興趣的事物去結合舞蹈,構建兒童最佳的成長環境,最大限度將舞蹈這門充滿魅力的學科帶給兒童區感悟和思考。
參考文獻:
[1]楊淑芬.淺談幼兒舞蹈教育在幼教中的重要性[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27).
[2]蔣菲菲,幼小舞蹈課程的銜接理論與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6(19).
[3]孫永剛.論舞蹈教育與兒童成長的關系[J].藝術時尚(下旬刊),2014(08).
[4]趙欣,淺談舞蹈教育與兒童成長的關系[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06).
[5]姚建軍.體育活動與幼兒心理健康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