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明
摘要:目前人們追求健康和美的過程中,群眾舞蹈的作用不可忽視。作為舞蹈學科的一個分支,群眾舞蹈的形式靈活多樣,深受群眾的喜歡。本文作者在闖讀了大量的文獻資料之后,基于群眾舞蹈的發展,對群眾舞蹈在群眾文化中的作用和意義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群眾舞蹈;群眾文化;作用意義
中圖分類號:J722.1;G249. 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6-0259-01
一、對群眾舞蹈的認識
群眾舞蹈屬于舞蹈的一個分支,群眾舞蹈的表現形式靈活多變,比較常見的有健身舞、集體舞、民間舞等等。群眾舞蹈作為新興的一種舞蹈形式,不僅具備了舞蹈基本的特征,并且在其基礎上有著自己的特點。群眾舞蹈的表演者是群眾,因此,它的最顯著特征便是群眾性,人人都能參與進來,具有廣泛的包容性。其次,群眾舞蹈是由群眾自己創造的,群眾自己表演的,娛樂性也是其特點之一。這兩大顯著特點使得群眾舞蹈成為民間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化形式。
從我國目前舞蹈發展現狀來看,群眾舞蹈的前景十分廣闊,在未來,群眾舞蹈可能而臨著兩種趨勢:一是群眾舞蹈的發展向專業舞蹈方向靠近,在表演過程中,融入專業舞蹈的元素,群眾舞蹈和專業舞蹈的完美結合,這就是群眾舞蹈不僅具有群眾性和娛樂性,更提高了其觀賞性水平。二是群眾舞蹈的娛樂性占據主要位置,群眾舞蹈的表演場所一般是開放性的公共場所,這就使得群眾舞蹈和群眾生活聯系更為緊密,群眾舞蹈充分體現群眾的思想感情,增強了感染力。
二、群眾舞蹈在群眾文化中的作用
(一)提高群眾的思維水平
肢體動作與大腦思維的協調一致是舞蹈的基本要求,舞蹈是音樂、動作和街拍三者的有機統一,其中任何一項的缺失,都會使舞蹈失去它本身的魅力。音樂、動作、節拍三者連貫起來形成的舞蹈,一方而鍛煉了我們的身體,提高身體素質,另一方而還能夠促進大腦靈活運轉,從而提升思維能力和思維水平,老年人占據群眾舞蹈群體的大部分,他們中的大多數是退休人員,缺少文娛活動,失去了思考和動手的機會,長時參加群眾舞蹈是大有裨益的,不僅豐富了老年人的生活,更是對于一些老年癡呆癥等疾病起到顯著的預防作用。總之,群眾舞蹈能夠顯著提升群眾的思維水平,增強記憶力,提升活力。
(二)培養群眾健全的人格
群眾舞蹈是舞蹈的一種主要形式,舞蹈的作用除前文論述以外,還能夠提升人們的審美水平,作為一種大眾精神文化,群眾舞蹈在培養群眾健全人格方而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舞蹈長期的熏陶之下,人們漸漸地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越來越強,從而提升了人們的審美水平、增強人們對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得到心靈的凈化與升華。除此之外,作為一種群體性的活動,群眾舞蹈還要講究配合,在練習舞蹈的過程中,人們對于團隊協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反復的練習,更是培養了群眾舞蹈參與者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品質與精神。在日常的反復練習中體悟舞蹈的真諦,培養人們健全的人格。
(三)推動群眾文化的發展
現如今,群眾舞蹈呈現出蒸蒸日上的流行趨勢,其內在的文化內容極大的豐富和發展了群眾文化,增加了其內涵。群眾舞蹈,尤其以廣場舞最具代表性,它是廣場文化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群眾舞蹈自身熱情歡快的表演內容、靈活多變的表演形式,使群眾紛紛加入其中,無論是表演者還是觀眾,都會被其強烈的氛圍所感染。群眾舞蹈還曾經登上過春晚的舞臺,這足以體現群眾舞蹈對于群眾文化的引領作用。從這個角度來說,群眾舞蹈對于群眾文化的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
三、群眾舞蹈在群眾文化中的意義分析
群眾舞蹈作為最能直觀表現群眾文化的一種藝術形式,在群眾文化中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群眾舞蹈便是如此。群眾舞蹈以群眾娛樂為宗旨,又以廣大群眾作為主體,容納著兒童、青年人、老年人等不同層次的人們,參與到群眾舞蹈中的人們似乎都找到了一個表達思想與感情的方式,參與去群眾舞蹈的人們相互之間的合作關系推動著社會的和諧發展,掀起了群眾文化的新熱潮。群眾舞蹈的興起體現的是一種全新的國民精神狀態,它從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極大豐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不僅為人們健康的體魄保駕護航、為人們的文化生活提供新的選擇,同時群眾舞蹈以它獨特的凝聚力、激發活力、傳播文明的獨特優勢,為建成更加和諧美好的社會推波助瀾。文化興、則人心齊,風氣正。文化興,則民族興,國家興。
四、結語
在快速發展的社會進程中,充分發揮群眾舞蹈對于健全人格和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促進人們思維水平的提高,開發人們的智力,增強人們的活力,提升精神氣質,同時推動我國社會文化的進步和發展,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嶄新的文化風氣,為建設先進文化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袁向東.群眾文化與精神文明建設[J].?廣東民族學院學報(社科版),2007(09).
[2]杜敬.關于群眾文化社會化的思考[J].戲劇文學,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