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東
【摘? 要】科學技術的發展迅速,各行各業的發展也日新月異。隨著時代的發展,手機媒體早已在我國高校學生中普及,并且由于手機媒體的多方面性,對于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越來越大。通過手機媒體進行上網可以瀏覽到全球各地的各種思想信息,其中有很多不良信息,這些不良信息嚴重地影響著高校學生的個人素質和消費觀念等,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帶來很大的挑戰,但同時利用手機媒體也可以隨時隨地對高校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要想通過手機媒體來引導高校學生,那么就一定要合理利用手機媒體,并且加強對手機媒體的監督,才能在手機媒體范圍的情況下做好對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關鍵詞】手機媒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
引言
近年來,伴隨著移動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手機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手機媒體日益融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當代大學生已經成為手機用戶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手機媒體迅速發展的形勢,怎樣才能使其在教育工作中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是當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急待解決的難題,也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手機媒體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面臨的挑戰
在手機媒體時代下,雖然很多高校都能夠對手機這種新媒體進行有效果的利用,能夠將其利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目前我國大多數的高校在手機媒體應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時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地影響手機媒體發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功能,下面將對在手機媒體條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首先,我國高校對于信息的監管和懲罰力度并不夠。在手機媒體時代下信息多種多樣,并且信息的傳播形式也與以往有著很大的區別,目前很多的信息和各種各樣的思想都隨著手機媒體而傳播到大學校園中,嚴重地影響了高校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正確價值觀的形成。而且高校在對信息進行甄別和管理時也缺乏相關的技術手段,從而導致學生容易受到多元化思想的影響,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不良后果。其次,很多高校對于手機媒體應用并沒有開發完全,只是借助最淺表的技術來對高校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這在一定程度上既反映出高校對于手機媒體的利用不夠,也反映出高校缺乏對于手機媒體利用的專業性知識,從而不能把手機媒體的效果完全發揮出來。因此就造成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利用淺表的技術并不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滿足不了學生的學習需求。隨著各種技術的出現和手機的更新換代,高校應該積極調整學習方式并掌握各種手機基礎使用技巧。
2.基于手機媒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2.1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媒介素養
在充分了解手機媒體各項功能的基礎上,利用手機媒體的積極作用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針對性教育。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思政教育者全面了解并掌握手機媒體的特點與影響,發揮手機媒體對思政教育的促進作用,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要適時地應用手機媒體的優勢,全力營造一個積極、健康的校園網絡文化環境。首先,大學生需要增強對手機信息的判斷能力,減少對手機的過度依賴。教育者要幫助高校生對各類信息進行辨別、篩選。其次,幫助大學生自覺樹立網絡道德、信息道德,加強法律意識,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相關法律教育、宣傳相關法律常識,例如:網絡安全知識、網絡道德等,幫助大學生建立手機網絡的法律底線、道德底線,同時幫助大學生提高手機媒介素養,這樣才能為手機媒體背景下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堅實的素質基礎。所以,需要高校思政工作者積極尋找有效培養大學生素養的方式方法。例如,利用大學的相關課程對學生進行系統而規范的思想教育,或者引導大學生參加校園網絡知識活動的宣傳工作,體驗手機媒體,進行相關教育、管理,提高媒介素養。
2.2構建完善的思想教育體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化,要充分發揮手機媒體的作用,對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進行完善,保證信息傳播的時效性,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更為密切,便于教師把握學生思想動態,在線指導學生,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思想政治知識。部分學生由于沉迷網絡而存在自閉性心理,針對此種情況,教師可以手機媒體為支持,構建虛擬環境,為學生創造一個傾訴的空間,科學制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案,以確保學生心理問題得到順利解決。教師可基于網絡平臺來融入到學生群體中,從學生視角出發分析問題,分類總結學生關注點,探討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可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等方式來精準推送思想政治內容,培養學生閱讀公眾號的習慣,思想政治內容傳播更具時效性。學生可通過公眾號來分析問題,發表見解,師生之間開展積極交流,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傳播途徑也更為多元化。
2.3構建規范的校園文化系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化,要充分發揮手機媒體的作用,對校園文化系統進行規范構建,從學科成績和品行素養兩方面入手開展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注重主流思想的價值體現,以網絡平臺為支持,規范傳輸思想政治信息,將思想政治內容與主流信息有機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手機媒體與校園文化的有機結合,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校園文化的了解,合理引導學生思想,進一步完善校園文化系統,潛移默化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
2.4交流考核模塊
本模塊主要分作業提交、心得體會、問題討論、在線答疑等主要功能。通過對知識系統的學習,結合不同的章節任務完成對應的作業,老師通過后臺進行批改。心得體會模塊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師可借此了解學生的心理和思想行為。本模塊作業的布置和內容上,要有針對性,務實性。作業的要求不在于字數的多而在于學生真實的內心想法。教師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可以及時引導和糾正思想方面的錯誤,引導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問題討論環節,主要是對于熱點話題或課堂思政案例等具體案例,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老師及時了解大學生思想輿論傾向。教師要有把控全局的本領,發表正面的觀點和看法,有理有據,做到讓學生心服口服,從而達到宣傳正確的輿論導向的目的。在線答疑環節,要積極主動快速地回答同學們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解惑答疑,做學生思想的引領者和指路人。
3.結束語
日益復雜的手機媒體應用環境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日趨強烈,對相關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水平的素質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適應手機媒體這一潮流、如何營造一個適合學生發展的手機媒體環境、如何正確對手機媒體進行開發與應用,成為當前各高校必然面臨的問題。手機媒體廣泛應用的形勢下,在高校思政教育活動中積極探索手機媒體的教育功能、積極作用,對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培養現代化人才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因而,要著力提高教師隊伍的素養,提升大學生的媒介素質,培養其判斷能力與篩選信息的能力,更好地發揮手機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黎志強,汪一倫.手機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12):95-98.
[2]安濤,郝飛飛,王圓月.手機網絡媒體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8(10):63-6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