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摘? 要】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廣泛的應用工程機械,而且具有較多的種類,進而帶動了新興行業的崛起與發展。其中,港口行業在穩定發展的過程中,離不開裝卸機械設備的支撐,但實際應用時由于耗損較高,經常會出現故障,限制了港口行業的穩定開展。本文將對港口機械設備管理相關內容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港口機械;設備管理;不足;管理措施
引言
港口運輸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要想提高運輸與管理的整體質量,則需重視機械設備的管理,進而提高機械設備的使用效率,促進企業的長足發展。
1.港口裝卸機械設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眾所周知,港口裝卸機械屬于消耗型機械設備,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會有設備磨損與整體磨損,進而會出現相應的故障。然而,傳統管理模式為周期性管理,這種管理方式存在眾多弊端與不足,嚴重影響管理的效率,甚至還會影響港口企業的正常運行。
1.1管理模式僵化
周期性管理通常會開展定期管理,并且沒有主次之分,這樣會嚴重影響機械設備運行的效率。與此同時,由于傳統的管理模式通常會定期開展管理,而且會定期整體更換部件,進而導致部分沒有異常現象的設備也會更換,這就產生了過渡管理與不必要拆換的現象,嚴重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除此之外,若整體更新設備,還需要一定時期的管理磨合階段,進而影響港口裝卸機械設備的運行效率。
1.2管理管理體制操作性較低
在我國經濟穩定發展的支撐下,港口交通運輸逐漸被重視,進到導致港口管理管理體制的問題也會逐漸顯現。針對港口裝卸機械設備來講,部分企業由于沒有設置針對性解決對策,不僅無法提高管理的效率,還會造成一定程度的人力資源浪費。除此之外,若裝卸機械設備在管理檢測小故障不被重視,則很有可能夠存在嚴重的隱患,無法保障裝卸機械的順利建設。所以說,相關港口企業必須轉變傳統的管理模式,嚴禁出現體制不健全而影響裝卸機械正常使用。
1.3高級別管理與實際情況不符
港口裝卸機械設備管理管理體制在開展時,需要合理的分析裝卸機械使用情況,并制定合理的管理體制,提高裝卸機械設備的應用效率。然而,不僅企業在實際對裝卸機械設備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雖然應用分析管理方式能夠高效的解決裝卸機械的問題,但由于有級別之分,過高級別的管理會嚴重影響管理的效益,難以保障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不僅如此,這種管理模式還存眾多的問題,施工與維護人員難以高效的適用于各個階段施工,嚴重影響港口裝卸機械設備的管理,阻礙了港口運行發展。
2.常見的故障分析
2.1案例一
故障現象:2500t/h橋式抓斗卸船機行車小車在行走的時候時有時無,且當小車停止過后整個小車還有震動的現象。原因分析:
(1)小車本身的機械有無問題;
(2)變頻器有無問題。
解決方法:在停車的狀態下,檢查小車的電動機以及剎車系統均正常;此時再次要求司機將小車運行到最高速時立即停車,并調取變頻器的直流母線菜單,發現電流過高,有800~900V,然后,要求司機再次將小車運行到最高速時立即停車,測得主制動單元有直流700多伏。二是從制動單元根本就沒有直流電壓輸入,而且不管小車是在低速停車或者高速停車都是同樣的現象,由此判斷主制動單元壞了,導致變頻器在停車時的直流段的多余電流沒有釋放到制動電阻上,在停完車后還有多余的能量從變頻器的輸出端輸入小車電機上面,引起電機再次抖動,更換掉主制動單元后,再次試車,該現象消失,問題得到解決。
結果:換掉主制動單元后,測得從制動單元的直流電壓在100~400V之間,說明2個制動單元均在工作,消耗變頻器多余的電能,從而解決該問題。
2.2案例二
故障現象:前港礦石碼頭消防灑水泵房供水泵電機(90kW)總是被擊穿,影響生產整個貨場的防塵。原因分析:
(1)電機電流過大;
(2)水泵機械卡澀。
解決方法:首先拆掉負載檢查主電路的3個接觸器看吸合是否良好,不良則更換掉;空載試車正常,然后連上電機,加上負載再試車,電機和水泵運行正常,此時用鉗形表檢測出水泵進線的電流為67A,說明負載過大;斷電停車,打開電機的接線盒,檢查電機,三相絕緣及對地均正常,說明負載過大導致電機過載而被擊穿;斷開水泵與電機的機械連接部分,檢查水泵本身有無問題;打開過后,仔細檢查并沒有發現異常部位,再次將水泵和電機連接好,上電試車,啟動完成后運行正常,但是電路還是在65A,說明負載還是過大,此時按經驗來判斷過去一直是這樣用的,怎么這次就出現負載過大了,還是只能減小負載。果斷的將水泵的葉輪拿到機修廠車掉幾絲;重新組裝再次試車,運行正常的時候再次測得進線三相電流為45~48A,比較平衡,說明負載已經降到理想范圍,運行1h之后再次測量三相的電流,均在43~47A,問題得到解決。
結果:解決了燒電機的問題,恢復了貨場的防塵用水。
3.港口裝卸機械設備針對性維修體制開展對策
伴隨我國在全球經濟地位不斷的提升,促使港口運輸的工作量在不斷增加。因此,為了保障港口裝卸機械設備能夠高效穩定的運行,降低大型故障出現的概率,則需要重視針對性維修體制的創設。與此同時,針對性維修管理體制的開展,能夠有效解決港口裝卸機械設備常見問題,避免影響相關工作正常開展。
除此之外,港口企業還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完善相關維修制度,確保維修方案能夠符合裝卸機械各個環節維修。不僅如此,在實際開展維修的過程中,還應該重視相關規定與準則,優化并創新機械設備維修技術,合理的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到維修工作當中,全方面提高維修的效率,促進港口行業的穩定發展。港口在實際應用針對性維修管理體制的過程中,還應該根據不同類型的裝卸機械設備,合理的對其進行分類分組,并全方面分析設備故障產生的原因與環節,進而能夠提高維修的效率,確保裝卸機械設備能夠穩定運行。
與此同時,在對裝卸機械設備進行分類前,還需要利用計算機建立相應系統,更加高效的明確裝卸機械設備存在的故障,促使相關工作人員能夠科學合理的應用維修方法,充分發揮針對性維修體制制定的作用與優勢。在建立該系統時,還需要根據相關理論依據與規定,明確發生故障的類型,以及是否有備用機械零件,進而保障維修系統的創設能夠提高維修的效率,同時能夠更加高效的提升該系統與實際情況的契合度,為港口行業帶來眾多的便捷。
港口裝卸機械設備維修人員在實際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具備較高的技術水平,同時能夠清晰的了解裝卸機械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而能夠應用科學合理的維修方案,并利用計算機技術把常見的故障記錄。不僅如此,在維修與維護工作完成后,還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對其進行維修與養護,確保裝卸機械設備能夠高效穩定運行,降低故障出現的概率。針對裝卸機械設備常見的小故障,必須要高度重視,避免小故障不斷擴展而威脅裝卸機械設備的運行效率,限制港口企業的穩定發展。在科技穩定發展的背景下,港口企業不僅需要完善維修制度,同時還需要不斷優化裝卸機械設備,同時還需要開展研究工作,深入研究裝卸機械設備常見的故障,優化檢測與維修的效果,確保其能夠有效的解決裝卸機械設備多種問題,提高裝卸機械設備的運行效率,為我國經濟全球化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
4.結束語
總之,港口機械設備是港口正常作業的關鍵保障。只有提高對機械設備管理的重視程度,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設備的運行效果,進而保證港口的正常作業。
參考文獻
[1]薛光華,魏超.港口機械設備的使用與維護[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8):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