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促使現代社會對于人才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大,尤其是機械類專業方面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就需要大力培養相關專業方面的人才,為其制定相應的教學課程,而傳統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環節過于繁瑣,所以就需要將其改革,但如何對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進行改革,是現今為止相關院校最需要考慮的問題。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為學生學習相關專業知識提供幫助,還可以為學院以及相關專業的未來發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從而能夠培養更多優秀的專業人才,為機械專業方面輸送更多人才,促進社會發展。
關鍵詞: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
引言
在機械設計制造自動化專業的教學中,應將工作重點放在進一步突破以及加強對專業特色和專業發展的內容上來,并對機械設計制造和自動化專業化模塊教學進行改革和實踐。
1機械設計制造與自動化教學現狀
1.1教學模式老套僵化
在高校機械設計制造與自動化教學的過程中,相關教學工作者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還是采用固有的僵化教學模式,沒有隨著時代的進步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與進步,沒有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片面的采取固有方式教學。在課程教學中通過備課講課這種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的教學內涵,很大程度地降低了最終的教學成果,這樣固有的教學模式沒有辦法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而老師也不注重對于學生個性的認知,在單一的講課基礎上,沒有對教授知識內容與學生的接受能力進行研究,沒有考慮到學生所接受的學習方法,沒有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會使相關教學課程更加單一與無聊,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
1.2學生實踐環境相對差
因為機械設計制造與自動化是一個實踐性與理論知識相結合的一個學科,但是受限于固有的教學方法,很多學校都沒有注重學生的操作能力,只是注重對于課本知識信息的灌輸,實踐課程相對比較少,甚至有的學校沒有安排實踐課程,這樣很難保證學生可以完全掌握知識。某些高校即使有相關實踐操作課,但是因為設備比較少,很多人共用一臺設備,沒有辦法有效地保證每一位學生都有動手操作的具體機會,而且學校安排的教師有效,沒有辦法對每一位同學都高效的指導。
1.3老師的教學能力比較低
因為這類專業對老師的要求比較高,但是在高校中,相關教師的教學能力比較差,再加上學生自身對新知識無法了解,所以使學生根本無法掌握所學的內容,沒有辦法很好的理解。在剛剛學習機械設計制造與自動化的時候,也肯定會接觸到一些新的專業詞匯,如果沒有老師的專業解釋,學生根本沒有辦法去理解與掌握,學生會感覺到學習過程很困難。
2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要點
2.1分層教學
在課程開始前,每個學生基礎不同。部分學生通過自學,已經通過了計算機二級考試,而有些同學還從未接觸過編程。因此,在課程開展前夕,借助于一些簡單的小測試,將學生劃分為兩個層次。在課堂教學中,首先重視并帶領第二梯隊的學生的學習,而對基礎好的同學則采用引導策略,鼓勵他們自學,對有關科學計算語言的內容要求有更深入的理解和運用。通過分層教學推進教學過程的進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均在原來的基礎上不斷進步,基礎好的學生能拔尖提高,基礎差的學生能基本達到教學大綱規定的要求。
2.2多媒體的充分運用
首先,傳統的板書教學模式很難實現對較復雜的程序設計實例的講解,而對于多媒體教學而言則非常容易實現。借助于動畫功能可一步步演示程序的運行過程,直觀的畫面可使學生更易掌握和接受程序設計的思路和技巧,而且可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多媒體教學的另外一個優勢是可通過多媒體教學系統直接為學生展示程序編制過程,將理論教學與上機操作有機結合起來。在講授程序的同時,可將程序直接提交至編譯環境運行,并有意設置一些學生常犯的錯誤,如scanf(“%f”,&a)語句故意漏掉前面的地址符號“&”等等,然后引導學生一起找錯,提高學生調試程序的能力;針對同一個程序講授完一種解法后,鼓勵學生尋求其它解法。推選一名學生在計算機上現場編程,其余學生在座位上實現,均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之后,由學生自己糾錯,這樣不僅可有效提高學生的編程能力,也能極大的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
2.3加強校企合作
目前教學改革的最優方法是校企合作,但現在的社會發展中校企合作并沒有達到一定的標準,主要原因為:(1)學生掌握的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模塊化基礎知識不扎實,無法完成對知識的升華以及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求。(2)由于社會對于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模塊化教學內容的重視程度不夠,進而造成為機械制造企業其提供的實習崗位較少,操作時間能力不強,學生的職業能力逐漸下降,最終導致學校和機械制造企業之間的合作不緊密,進而影響教學質量的發展。特別是在近幾年的機械制造發展過程中,大學本科教育的發展迅速,引起擴招現象嚴重,從而導致高職教育的發展更加困難,進一步影響了學校的教學水平以及終身可持續發展。所以,加強校企之間的緊密合作對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模塊化教學至關重要。
2.4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改革方案
要想更好的培養應用型人才,就需要改變傳統的人才模式,創新人才培養方式,那么在新時代下就應該使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人才培養。首先應該建立健全的人才培養方案。其次,教師除了要教給學生一些專業的基本知識之外,還應該多帶學生參與一些實踐活動,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并且能夠更好的將自己專業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幫助學生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能夠更好的應用自己學到的專業理論知識,從而對自己的未來有更好的發展。這樣的教學方式就是以學生就業為最終的教學目標,充分考慮到學生未來的發展,這種方式對于培養應用型的人才也是非常有好處的。最后,是通過設置教材與專業課程來更好的培養應用型人才。在高職機械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精心設置與教材內容相符合的專業課程來更好的訓練學生,培養學生全面的應用能力。而在高職教學中,教材與課程的建設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內容,因此,就需要高職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花費更多的時間進行課程教學,以更好的培養應用型的人才。
2.5建設完善的管理體系
實踐教學在進行的過程中由于缺少相應的管理體系,所以就會導致實踐教學出現問題,因此就需要建設相對完善的管理體系,以便可以確保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可以順利進行,從而可以提高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的實際教學效果。在建設管理體系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詳細的規劃,確保所建設的管理體系可以適用于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中。
結束語
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模塊化教學改革必須與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與時俱進,主要注重機械工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與此同時在社會經濟發展下也要求培養出一批素質高、具備創新能力的技術人才。我們在機械設計制造過程中,應將改革的新體系特征彰顯出來,使學生獲得各種技能和實踐工作的經驗。
參考文獻:
[1]?羅濤,時虹.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教學改革對策[J].民營科技,2017(5):264.
[2]?王琨,李碩,孫立鵬,等.機械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思考[J].機械管理開發,2009,24(4):134.
[3]?張慧.地方高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裝備制造技術,2017(9):230-232.
(作者身份證號碼:13112519960126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