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楠


摘要:當今社會發展迅速,多元文化更是交織融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社會的進步性對多元文化的包容性也越來越強。對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來說,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必將是一種風靡全球的流行趨勢。中國元素大量運用在現當代新中式家居裝修設計,在設計界已經蔚然成風,成為一種現象。這種風潮對中國現代家具文化的創新與傳承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種將傳統文化元素運用到現代設計中的設計模式就是當前盛行的新中式中國風格。中國的文化潮流發展與傳統文化元素息息相關,人們對民族特有文化的重視程度大大提高,各行各業對傳統文化元素的利用范圍越來越廣。本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經濟形勢下發展顯得更加緊迫和重要:新中式家具設計同傳統文化元素中民族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這是一種共生的關系,民族文化也是新中式家具設計發展與應用的創作源泉。具有怎樣文化背景,就會產生各異的設計理念。這種設計理念體現著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交織精髓,是設計新中式家具過程中重要的思想環節。
關鍵詞:傳統文化元素;新中式;家具設計
一、傳統文化元素在新中式家具設計中的運用
1、裝飾方面的運用
現代設計正處在多樣化發展模式,新型材料和工藝產生都是發展新中式家具所運用的現代化技術手段。眾所周知裝飾是家具設計中至關重要的關鍵環節,富有美感的裝飾可以帶給人們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悅。在家具設計中運用傳統文化元素進行裝飾可以豐富家具外形、造型、賦予其新的文化內涵。裝飾是多種多樣的,設計發展新中式家具運用的裝飾元素可以是吉祥圖案、吉祥紋樣、富有民族特性的裝飾圖樣、帶有雕刻元素的紋樣等等。在裝飾過程中要求對稱均衡、變化同一,這不僅可以體現在家具造型設計里,還可以體現在傳統文化元素的多變上。裝飾的運用可以有效推動新中式家具設計的快速發展,還可以讓新中式家具利用傳統文化元素中的裝飾元素的技法更上一個臺階。
在現代新中式家具設計中最常見的還是利用傳統文化元素裝飾新中式家具,這也是最能達到效果的裝飾手法。在有關于民族性、時代性的新中式家具設計中,倘若遇到過于復雜、并且不適宜批量生產、工業化生產的情況,可以根據情況適當簡化、提煉裝飾,讓家具設計更加簡單明了。比如新中式家具中圈椅的雕刻設計通常以簡潔為主,同時賦予意義:運用幾何勾勒椅子的裝飾輪廓,局部重點設計,把云紋裝飾、吉祥裝飾紋樣通過凸顯圖案的方式進行裝飾點綴,保留實際使用功能的同時還可以增加美觀,賦予中式古典的文雅意蘊。
2、材料方面的運用
根據調研材料的分析,將傳統文化元素運用到家具設計中,通常根據家具表面肌理的不同塑造新中式家具形態。家具中材料元素的設計也就是肌理的設計會激發使用者的不同視覺感受。但是對于新中式家具設計來說,這些僅僅是不夠的,除了刺激使用者的視覺感受以外,還需要對應使用者的觸覺以及感官形成刺激。選取家具時使用者會充分調動觸覺觸摸材質,嗅覺感受材質的氣味,只有挑選到令人印象深刻的材料方能博得使用者的青睞。所以對于材質的應用是設計師對新中式家具設計的必要因素。
傳統民用新中式家具設計通常選擇實木材料如橡木。首先,橡木家具的木質堅硬,有較強的穩定性,肌理清楚而精致,家具使用起來經久不衰,簡約大氣不脫俗。通常用橡木做出來的家具都具有很高的格調。居家擺放不僅可以滿足最基本的使用感而且檔次高貴、肌理清晰美觀而自然,是民用家具材料最好的選擇。其次,橡木的結構粗糙,色澤清新雅致,具有很強的耐磨損性,適用范圍廣泛,如裝潢、作木地板材料等等,常常使用橡木作為天然材料。除此之外,橡木的實用性、吸水性、耐腐蝕性都是非常強的,用它做的實木家具質量基本都是上乘。最后,橡木的使用壽命非常長,具有很好的保存價值,在新中式家具設計中是很好的材料首選,也能給消費者帶來全方位的視知覺體驗。
二、總結
當今社會科技水平迅速發展,家具的造型設計千姿百態,造型上也在不斷地進行創新。通過認識、了解、解讀國內外新中式家具設計,對新中式家具在現代家具設計領域中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刻的定位。在新中式家具的設計過程中,必須順應時代發展的背景、凝聚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元素精髓、打開當代新中式家具設計創新設計思路,把飽含獨特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新中式家具不斷發揚和繼承。中華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經濟形勢下發展更加緊迫和重要,把裝飾元素、材料合理運用在新中式家具的設計上,并且同傳統文化元素中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最終達到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使民族文化成為新中式家具設計發展與應用的創作源泉。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全球民族文化中的藝術瑰寶,只有把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交織精髓融入到新中式家具設計過程中去,方能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張仲鳳、張繼娟.家具結構設計[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04
[2]?程瑞香.室內與家具設計人體工程學[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02
[3]?董玉庫. 西方家具集成:一部風格、品牌設計的歷史[M].百花文藝出版社,2012-01
[4]?魏娜.創新在現代室內家具設計當中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2 年 11 期
(作者單位:華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