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娟
摘?要:在幼兒園語音教育活動中,教師對提問的合理使用、科學借助,往往會產生積極而出乎意料的良好效果。對幼兒語言潛能的激活,交流興趣的培養,用語意識的塑造,都會帶來更為充分、有效、恰當的影響。因此,在幼兒園語言教育中,教師應該加強對有效提問應用與融合,讓幼兒在更為豐富的問題誘導、驅動下,對充分使用語言萌生濃厚興趣,進而以飽滿的熱情、迫切的欲望切實投身語言教學活動,為促使其語言能力提高,推動其語言素養培育而給予保證。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有效提問;策略
由于幼兒階段的孩子還未真正形成基本的語言素養,語言能力,其對于語言的學習預壓、理解、認識依然停留在直觀感知、表象了解層面,且使用語言的意識也比較匱乏。加之幼兒自控能力不足、語言意識不強。以致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的開展依然面臨諸多困境和挑戰。對此,教師既要正確看待,又要深度剖析,不斷增強其提問的藝術性、有效性、豐富些、生動性,使學生在科學提問的驅動下,積極使用語言開展交際與互動,為全面提升其語言能力,充分塑造其語言素養而奠基鋪路。
一、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有效性提問應遵循的原則
啟發性、科學性、全體性是幼兒園語言活動中有效提問應該把握的基本原則。因此,教師在不同提問策略應用、落實的過程中,應該以不同原則為導向和驅動,并切實踐行,以確保不同提問在幼兒園語言活動中的作用可以充分發揮。
(一)啟發性原則
由于幼兒理解能力有限,其在很多語言活動參與中往往會因為理解不到位、認識不充分而出現謬誤或者進入誤區。因此,教師在提問設計時,應該切實凸顯出啟發性。針對幼兒語言需要、認識基礎,設計出一些循序漸進、逐步拓展的問題,并組織幼兒逐步深入、慢慢理解,以實現其創造能力、思維能力、理解能力的全面激活。同時,教師應該打破思維定勢,在提問上確保發散性,不追求唯一答案,不限制幼兒發展,讓幼兒在不斷啟發中增強其語言應用能力。
(二)科學性原則
科學的問題預設,是確保語言活動效能得以充分彰顯的關鍵。教師在提問預設時,應該以幼兒“最近發展區”為限定,在問題難度、深度、廣度上靈活調控。在問題解答或者講解上,不能單純使用“是”或者“不是”,應該注重對問題的分析,以驅使幼兒語言潛能得到切實開掘、語言興趣得到全面激活,并對使用不同語言開展交流、互動萌生迫切欲望和強烈自信。本著“跳一跳即可摘到桃子”的導向,不斷調動幼兒的參與度、積極性、自主性,使問題更有價值、更加科學。
(三)全體性原則
幼兒語言活動中的提問,既要關注個體差異,呈現差異性;又要全面全體,體現全體性。以確保不同幼兒均得到公平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另外,在兼顧整體的同時,教師可以就不同問題分層呈現,使幼兒在由具體到抽象、由直觀到形象的不同層次問題作用下進行思考、逐層突破,以全面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
二、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有效性提問的具體應用策略
為了切實凸顯幼兒園語言活動的實效性,教師在提問策略應用時,應該積極嘗試、不懈探索、深度剖析,以確保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多元性、豐富性的提問得以融合至不同語言活動,為促使不同幼兒語言能力得以充分培育、增強而注入新鮮血液。
(一)借助開放式提問,培育幼兒的語言能力
在問題提出之前,教師應該就不同幼兒表現給予充分關注,結合幼兒的情緒反應、情感傾向、態度表現、興趣特性、發展需要等,切實凸顯出提問的開放性,促使幼兒以積極情感、迫切的夙愿、飽滿的熱情靈活使用不同語言開展交際、互動。在開放式提問的感召下,讓幼兒以強烈欲望釋放情感、表達思想、發展自我。
例如,在講述完故事之后,教師如果直接提問:故事中的角色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由于問題比較直接、生硬,幼兒的交流熱情自然會受到影響。但是,如果教師轉換提問方式,將問題開放式呈現:如果你是故事中的角色,你會怎么做?你認為怎么做可能會更好?由于問題的開放性被無限放大,幼兒的的思維也會無限開闊,其更愿意借助生活經驗、體驗和積累,發揮想象,使用不同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和理解。
(二)利用情景式提問,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
在具體而形象的語言情景中,幼兒對于語言的使用度也會切實提升。因此,教師應該加強對問題情景的創設,引導幼兒進入具體語言情景,結合情景中的角色特性,進行表達、交流。一是加強對生活情景的創設,使幼兒借助生活素材開展交流;二是加強對故事情景的營造,使幼兒利用故事內容進行表達。在不同問題情境的驅動下,幼兒的語言能力也會獲得充分提升。
例如,在開展中班幼兒談話活動《難忘的生日》教育中,教師可以直接創設出一個歡悅、幸福的生日宴會情景,并借助蛋糕、禮物等道具,引導幼兒同唱生日歌。在幼兒積極參與的過程中,教師順勢提問:同學們,你們的生日分別是怎么過的?誰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此時,幼兒的表達欲望得到了切實調動,語言活動的效果也得到了更好放大。
(三)依托雙向性提問,增強幼兒的語言能力
只有雙向性、互動性的提問,方可使幼兒徹底放下心理包袱,積極投身交流與互動。因此,教師要加強對雙向性提問策略的使用與落實。教師可以在教師提問——幼兒回答、幼兒提問——教師回答、幼兒提問——幼兒回答等不同提問模式的切換中,給予不同幼兒參與的機會、表達的機會。讓每一個幼兒有話可說,有問可答,不斷增強其語言能力。
三、結束語
總之,科學的問題預設,有效的提問策略,是確保幼兒園語言活動得以充分、高效、多元開展的基礎。教師在設問、提問、答問過程中,應該切實立足幼兒發展實際與成長需要,并將有效提問策略融合至幼兒語言活動的開展的方方面面。以促使幼兒在不同問題的驅使下,靈活把握不同語言活動的內涵,理解不同語言教學的關鍵,進而不斷激活其語言潛能,促進其語言能力發展。
參考文獻:
[1]區·那仁圖亞. 淺談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有效性提問的策略[C].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區域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57.
[2]林雯.幼兒園科學探究活動中教師有效性提問的實踐探索[J].幼兒教育研究,2019(04):28-30.
[3]錢晶,許愛芯,楊曉珂.幼兒園小班繪本教學中教師提問現狀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34(08):170-172.
[4]王燕雁.“一課多研”中教師有效性提問案例分析[J].貴州教育,2010(13):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