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育梅 梁文嬋 江曉燕 陳曉冰


【摘要】 目的 探討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效果。
方法 9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6例。對照組圍手術期行常規護理, 觀察組圍手術期實施加速康復外科理念。比較兩組術后恢復指標, 并發癥發生情況, 術前術后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表(IPSS)評分及視覺模擬評分法(VAS)疼痛評分, 護理滿意度。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留置尿管時間、膀胱沖洗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 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17.39%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1.3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前IPSS評分及VAS疼痛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拔除導尿管后的IP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且術后1、5 d的VAS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服務與技術、環境與指導、關心與愛護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7.83%、100.00%、97.83%, 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43%、78.26%、76.0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良性前列腺增生圍手術期護理中采取加速康復外科理念效果顯著, 能有效加快術后恢復速度, 減輕疼痛及前列腺癥狀, 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提高康復質量, 并提升了護理滿意度, 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 良性前列腺增生;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圍手術期護理;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8.080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BPH)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 年齡越大, 發病率越高, 嚴重影響老年男性患者的生活質量。手術是治療本病的主要方法,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是常用術式, 能有效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組織, 改善臨床癥狀[1]。但手術作為一種創傷性操作, 本身會給機體帶來一些應激反應, 加之老年患者大多合并基礎疾病, 對手術的耐受性較差, 導致手術風險升高、術后恢復速度較慢, 整體的康復質量較差。因此, 需要加強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 提出針對性的防治措施, 以提升康復質量[2]。加速康復外科理念是一種新型的外科康復理論, 其將多學科資源進行整合, 在傳統護理上優化和改良, 提出術后快速恢復的護理路徑, 以降低手術應激反應, 提高術后恢復效果[3]。本研究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圍手術期護理中采取加速康復外科理念的效果, 現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在本院泌尿外科手術治療的9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6例。觀察組患者年齡54~79歲, 平均年齡(65.3±6.2)歲;前列腺體積45~101 ml, 平均前列腺體積(67.2±11.3)ml;Ⅰ度增生14例, Ⅱ度增生25例, Ⅲ度增生7例。對照組患者年齡54~78歲, 平均年齡(65.1±6.0)歲;前列腺體積46~104 ml, 平均前列腺體積(67.6±12.2)ml;Ⅰ度增生12例, Ⅱ度增生26例, Ⅲ度增生8例。兩組患者的年齡、前列腺體積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經臨床檢查、B超檢查、殘余尿量及最大尿流率檢測、測定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等, 結合癥狀及體征, 確診為良性前列腺增生, 擬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排除不能耐受全身麻醉、合并嚴重軀體疾病、可疑或者確診前列腺癌等。
1. 2 方法 對照組圍手術期行常規護理, 包括常規術前檢查、灌腸準備、禁食禁水12 h, 術后給予阿片類藥物鎮痛, 補液量控制在3000~3500 ml/d, 待肛門排氣后再逐步恢復進水和進食, 待膀胱沖洗停止后再下床活動。觀察組圍手術期實施加速康復外科理念。①術前護理。a.成立快速康復護理小組。由科室護士長任組長, 5名骨干責任護士任組員, 參照《中國加速康復外科圍手術期管理專家共識》[4], 根據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情特點及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的手術特點, 提出護理問題, 查閱文獻資料, 將護理流程進行細化, 并明確護理職責, 制定符合科室護理實際的快速康復護理策略, 并在日常護理工作中不斷總結完善, 如遇突發狀況, 立即召集小組成員共同商討并作出決策[5]。b.心理護理及健康指導。術前對患者的心理狀態及認知情況作出評估, 將心理護理貫穿整個圍手術期, 幫助患者宣泄不良情緒, 緩解焦慮、抑郁以及對手術的恐懼感, 個體化講解疾病知識及手術方法, 解答患者的疑惑, 糾正錯誤或片面的認知, 并對可能發生并發癥做好解釋工作, 使患者保持平常心, 能夠平和的面對手術[6]。c.術前準備。術前指導患者進行提肛肌訓練, 護理人員戴一次性手套, 示指涂抹液狀石蠟后輕輕插入患者肛門, 指導患者用力, 以確?;颊哒_發力, 達到收縮腹部、會陰及肛門肌肉的效果;術前控制合并癥, 加強營養支持, 提高機體對手術的耐受能力及術后恢復能力;術前4 h禁飲,
6 h禁食, 采取溫和腸道準備的方式, 在術前12 h口服10%葡萄糖溶液1000 ml;對于睡眠質量較差者可輔助使用安眠藥物[7]。②術中護理。做好術中保暖護理, 預先加熱灌洗液、輸液等液體至37℃, 減少軀體的裸露, 手術床上可用電熱毯預熱, 以保持患者術中體溫的穩定;提醒術者控制手術時間, 加強與術者的配合, 確保徹底止血, 沖凈前列腺殘渣組織, 以防術后堵管[8]。③術后護理。a.病情護理。術后減少患者液體入量, 補液量控制在1500~2000 ml/d;持續低流量吸氧, 監測生命體征變化, 使用自控式靜脈止痛泵, 根據VAS疼痛評分變化及時調整用藥劑量, 避免使用阿片類止痛藥物;將導尿管固定在右下腹, 使尿管Y處位于右側季肋部, 這符合尿道生理彎曲, 能夠使患者在術后盡早活動下肢和下床運動;膀胱沖洗液應保持勻速沖洗, 速度維持在100~140 ml/min, 溫度控制在37℃, 加強巡視, 注意有無沖洗管扭曲和壓迫[9]。b.早期飲食及生活護理。術后2 h指導患者進水, 術后6 h可逐步恢復進食, 由流質飲食-半流飲食-正常飲食過渡, 以高蛋白質、高纖維素、清淡食物為主;可對患者進行腹部按摩、足三里穴位按壓等, 促進胃腸蠕動的恢復, 并能保持大便通暢[10]。c.早期活動護理。麻醉清醒后即可開展床上被動及主動活動, 如屈膝、踝泵及坐起等;術后第2天進行床上翻身、下床走動, 術后2~3 d可在走廊進行離床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