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培凡
摘要:新聞媒體圍繞2022年張家口冬奧會所開展的新聞報道,對于全面、立體地展現冬奧會進展以及構建與傳播良好的國家形象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提升冬奧會新聞報道水平為出發點,從新聞報道主體、新聞報道渠道、新聞報道方法、新聞受眾需求、突發事件的應對與處理以及人才隊伍建設幾個方面,對冬奧會新聞報道工作實踐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作出了分析與論述。
關鍵詞:冬奧會;新聞報道;新聞媒體;報道策略
在2022年張家口冬奧會新聞報道工作中,新聞媒體需要著眼于自身信息傳播功能、輿論引導功能的發揮,以提升新聞報道水平與傳播成效為出發點,從多個方面對冬奧會新聞報道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為新聞報道工作的持續優化提供良好保障。
一、推動新聞報道主題的多元化發展
新聞報道主體的多元化發展是提升冬奧會新聞報道吸引力、影響力的關鍵。在此過程中,新聞媒體既需要從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等多元化的視角對冬奧會新聞事件開展報道與解讀,而且有必要拓展冬奧會新聞報道領域,通過挖掘細節,呈現冬奧會對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社會大眾生活與生產所帶來的改變,從而全方位的展現出冬奧會所帶來的深刻影響并促使社會大眾更為全面地了解這些內容。在未來的新聞報道中,新聞媒體不僅需要關注比賽新聞報道、體育人物采訪、賽后分析、場內外爭議、成績公報等,而且需要為社會大眾講述冬奧會的歷史與發展、各類項目的歷史與發展,并對比賽場館的建設、普通工作人員事跡等進行挖掘,從而在豐富新聞報道主題的基礎上,促使新聞報道呈現出更為濃郁的人文色彩。
二、拓展報道渠道并創新報道方法
在冬奧會新聞報道工作中,拓展新聞報道渠道與創新新聞報道方法,對于提升新聞報道傳播范圍、傳播成效以及新聞報道所具有的吸引力、滲透性具有重要意義。具體而言,從冬奧會新聞報道渠道的拓展來看,新聞媒體需要抓住媒介融合為自身發展帶來的機遇,在充分發揮母媒體所具有的傳統優勢基礎之上,推動新聞報道范圍向新媒體平臺拓展。在此過程中,新聞媒體不僅有必要在各個平臺中開通官方賬號,而且需要重視構建專業化的媒體矩陣運營團隊、成立專業化的多媒體新聞內容生產部門,確保新聞工作者能夠針對不同平臺所具有的受眾以及信息呈現特點生產具有差異性的新聞內容,從而提升新聞內容與平臺的契合性。如紙媒中的冬奧會新聞需要以文字與圖片為主,而互聯網平臺中的冬奧會新聞則可以以視頻為主,這是不同平臺的信息傳播特征所決定的。
三、關注與滿足新聞受眾的信息需求
冬奧會新聞報道不僅能夠呈現冬奧會籌備期所取得的成就并為冬奧會的成功舉辦造勢,而且能夠引導社會大眾對冬奧會做出更多地了解,從而滿足受眾所具有的信息需求。在此過程中,新聞媒體需要以推動新聞信息的有效傳遞為出發點,對社會大眾所具有的信息需求做出調研與了解,并針對社會大眾所具有的信息需求合理調整新聞報道方向和新聞報道方式,從而提升社會大眾對新聞媒體信息供給的滿意度,進而為新聞媒體知名度、影響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在此過程中,新聞媒體有必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首先,新聞媒體需要重視依托新媒體、新技術與社會大眾開展廣泛互動并進行需求調研,圍繞社會大眾最為關注的問題開展冬奧會新聞報道。每個新聞媒體都具有明確的受眾定位,而圍繞自身受眾定位了解受眾所具有的信息需求,是促使新聞報道實現精準傳播的必要路徑,為此,新聞媒體有必要依托自身母媒體、網絡媒體等,以調查問卷、即時交流等多樣化的形式與受眾開展溝通,了解受眾所廣泛關注的冬奧會內容,并以此為依據明確冬奧會新聞報道重點,促使新聞報道供需實現對接。
四、提升突發事件處理與應對能力
在冬奧會新聞報道中,新聞媒體面對突發新聞事件需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新聞媒體需要提升自身新聞敏感性,對突發新聞事件做出及時報道;另一方面,新聞媒體需要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發揮自身輿論引導作用,聯合官方對負面新聞進行及時地回應。其中,前者對于提升新聞媒體的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而后者則有利于充分展現新聞媒體社會責任,維護社會穩定發展。具體而言,突發事件處理與應對工作,對新聞媒體提出了以下幾點要求:首先,新聞媒體需要強化自身大局意識,在新聞報道中遵循與貫徹黨性原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新聞媒體需要依托優質的新聞內容與信息服務拓展自身生存與發展空間,同時需要重視強化自身的社會責任感,避免出現為了追求受眾關注、經濟利益而忽略自身輿論引導功能的問題,為此,新聞媒體必須堅定“黨與人民的喉舌”這一立場,在針對各類突發事件開展報道的報道中將黨性原則作為基本原則;其次,新聞媒體需要重視提升新聞報道時效性。
五、重視新聞人才隊伍建設工作
無論是冬奧會新聞報道的特殊性還是媒介融合環境的發展,都對新聞媒體工作者的專業素養帶來了更大的陶展,因此,做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對于推動冬奧會新聞報道工作成效的提升十分關鍵。具體而言,一方面,在冬奧會新聞報道中,新聞工作者不僅需要具備專業化的新聞傳播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而且需要具備豐富的體育運動知識并對冬奧會做出全面地了解,與此同時,肩負采訪任務的新聞工作者還應當具備較高的外語水平,從而確保能夠對采訪對象所提供的新聞資料進行全面、準確的傳遞,由此可見,冬奧會新聞報道對新聞工作者的復合型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工作者需要積極轉變新聞生產理念,推動新聞生產模式、新聞內容等與新的信息傳播環境相適應,這則對新聞工作者所具有的媒介素養以及適應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引入與培養能夠適應媒介融合發展趨勢的新聞工作者,也是新聞媒體在開展冬奧會新聞報道工作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
六、結語
綜上所述,在冬奧會報道工作中,新聞媒體不僅需要重視推動新聞報道主體、新聞報道渠道、新聞報道方式的多元化發展,而且需要關注新聞受眾信息需求、提升自身突發事件應對能力,并為新聞報道水平的提升提供人力資源支撐,只有如此,新聞媒體才能夠在冬奧會新聞報道中充分發揮出自身所具有的信息傳播、輿論引導等功能,也才能夠獲得受眾青睞并為新聞報道傳播成效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徐達.媒介融合背景下冬奧會電視新聞報道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03):96-97.
[2]賈海濤.冬奧會籌備期間新聞報道優化策略研究[J].中國報業,2019(0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