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要:本文簡述了當下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理解存在的主要問題,并結合實際教學情況提出了幾點解決措施。
關鍵詞: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理解;問題與措施
隨著教學改革工作的逐步推進,各科教學模式都有了較大的進步,教師們也在不斷完善自身,將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作為教學的第一目標。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當下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些許不足,尤其是在中高年級的語文閱讀理解方面。這主要是因為教師對閱讀理解教學沒有一個充分的認識,認為閱讀理解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文章閱讀能力,將閱讀理解與作文劃等號,導致不少教師直接將閱讀理解能力培養課程換成了作文分析課程,極大的影響了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形成。
一、當下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理解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閱讀理解課程缺乏個性化發展特點
實際的語文閱讀理解課程教學過程中往往教師會將自己的理解與想法一股腦的灌輸給學生,無論是在后續的習題練習還是在文章理解分析方面都要求學生按照自己規定的文章理解流程對文章架構進行分析。在這種情況下,由于沒有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就被局限在了一個比較小的范圍內,對文章沒有自己的思考,甚至出現理解千篇一律的現象,不利于學生想象力與創新能力的形成。從學生的學習角度來看,作為語文課程學習的主體,閱讀理解不僅僅是對文章進行簡單閱讀,而是應該在情感與交流兩個方面對文章進行深入分析,在分析文章的過程中能夠讓學生真正理解文章作者的內心思想感情,與作者有一個心與心的情感碰撞,這樣才能站在作者的角度對文章進行理解,便于掌握文章脈絡。閱讀理解應涵蓋學生的個性化特征,教師在其中充當的角色僅僅是引導者,主要的情感與意義還需要學生自己從文章中感受,鼓勵學生大膽思考,遵循自己的內心原則,從而在閱讀理解能力形成的同時感受到閱讀的真正趣味。
(二)沒有養成良好自主閱讀習慣
應試教育對于教學方式的影響依然較大,當下的學生大多數對于教師的教學指導處于一個強烈依賴的狀態,由于被動學習的情況持續時間過長,自主學習的習慣沒有養成,導致學習效率遲遲不能提高。再加上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心理與生理發育的重要階段,對于教師的教導有些會出現或多或少的逆反心理,教師針對閱讀理解能力形成所提出的一些建議很多學生并不會按照教師的要求去真正嘗試。當下的語文閱讀材料類型較多,學生往往只是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文章進行閱讀,對于不同類型的文章接觸不夠,無論是文章脈絡的理解還是基本架構的梳理都出現了較大的偏差,不利于學生綜合性閱讀能力的形成。
二、小學語文中高年級語文閱讀理解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創造輕松的個性化閱讀氛圍
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是教師們不能忽視的,興趣愛好與成長環境的不同使得學生們的思維能力也有著諸多不同。在實際的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就文章理解提出一些不同的想法,并仔細甄別這些想法,將其中較有創意的文章理解思路展示出來,并給予學生一定的獎勵。同時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充足的討論時間,在文章脈絡梳理清楚后,應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就文章的主體架構進行討論,從而讓學生的想法有了更多的交流渠道,繼而對文章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形成。教師還可以多多舉辦一些辯論活動,通過辯論能夠將自己的想法以語言表述的方式充分展示出來,個性特征表現的同時也在彼此傾聽的過程中意識到了接受別人想法的重要性,從而達到自我完善的目的。教師創造輕松愉快的個性化閱讀氛圍是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必要條件,因此教師要根據實際的課程安排去盡力營造課堂氣氛。
(二)原文中尋找關鍵語句,對答案準確定位
作為綜合性較強的一種題型,一直以來學生的語文素養都是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形成的基礎條件。學生應該掌握實際的題型設置特點,具體可以分為三個方向:原文直接來源、原文間接來源以及超越原文。
題目直接來源于原文,這類問題的解答相對來說較為簡單,只需要仔細閱讀原文并稍加思考就能夠從其中找出答案,重點是在文章的關鍵詞上。學生通過關鍵詞前后的語句往往就能將答案直接定位,這也是一種普遍的閱讀理解題型;見解來源需簡要學生反復閱讀原文,直到將原文全部“吃透”,無論是文章大意還是主體脈絡都要了解的足夠清除,并具備對文章中某些獨立語句的分析能力,這樣才能最終將答案概括出來;超越原文需要學生在完全掌握文章含義的情況下在原本的文章基礎上激活自己的發散性思維,將文章中深層次的含義深度挖掘,重點是對文章中的隱藏信息進行二次解讀,從而根據題目概括出答案。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是教師應該重點關注的教學環節,也是讓學生對生活有一個充分的認識以及形成獨立思考能力的必要條件。從當下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在小學中高年級的閱讀理解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著較多問題,例如教學模式單
一、技巧與閱讀習慣的培養不被教師們所重視以及個性化閱讀特征的嚴重缺失等,不利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持續提升。因此教師應找出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問題并制定出對應的問題解決措施以夯實學生的理論知識基礎,從而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也能充分感受到閱讀理解過程中的樂趣,為提高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閱讀理解教學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冰冰.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理解的困難和應對途徑[J].課外語文(下),2018(12):100.
[2]張馨月.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理解審題的新路徑——基于“化歸”思想的實踐[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9(01):80-84,89.
[3]李順軍.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文閱讀理解答題能力[J].語文課內外,2019(0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