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潔?秦朝明
安全生產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福祉,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是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的標志,是黨和政府對人民利益高度負責的要求。深入推進濰坊市安全生產改革發展,對于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加快建設高品質現代代城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濰坊市安全生產工作的基本情況
(一)注重宣傳教育,營造全社會關注安全生產的良好氛圍
一是豐富宣教內容和載體。以《安全生產法》、《安全生產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為重點,通過組織舉辦“安全生產月”、“安全生產法宣傳周”等活動為平臺,采取發放安全生產知識宣傳冊(掛圖)、媒體專欄、有獎答題等方式,開展群眾性安全生產活動,提升全民安全意識。二是創新“安全月”制度。每個季度第一個月為“安全月”,每季度一個主題,結合季節規律特點和階段性安全生產工作,面向全社會組織開展一系列宣傳、整治、演練等活動,引導社會各界關注、參與和支持安全生產工作,營造“珍愛生命、關注安全”的濃厚輿論氛圍。
(二)完善工作機制,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
一是強化安全生產基礎保障,提升安全生產監管水平。全面啟動安全發展城市建設,明確部門任務分工,厘清職責邊界,制定時間表,建立工作調度和通報機制。扎實推進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堅持預防為主,深入推進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建設,企業安全生產能力得到較大提升。健全安全投入機制,加大安全生產專項資金投入和執法專用車配置。強化安全培訓,開展安全生產“大學習、大培訓、大考試”專項行動,提升全員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二是健全完善責任體系,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加強市委市政府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調整市政府安委會為市委、市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并設立專業委員會,明晰責任、明確任務。加強部門和鎮街、園區安全生產工作,構建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產工作格局。嚴格責任考核,加大安全生產工作在綜合考核中的權重。三是加強督查問責,倒逼安全生產責任落實。通過督查巡查、掛牌督辦、約談警示、媒體曝光等措施,督促各級政府屬地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落實落細、落到實處。
(三)突出企業主體,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
一是督促企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生產經營單位是安全生產的主體,必須依法履行安全生產保障義務。在各級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的監督促進下,全市大中型企業從制定完善企業安全制度、設施設備安全標準、從業人員教育培訓和隱患排查治理等出發,加大資金投入,改善安全生產條件,設立安全生產管理部門,配備相應管理人員,全力落實安全生產責任體系。二是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是預防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重要根基,是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重要抓手。在非煤礦山、煙花爆竹、危險化學品等類型企業開展標準化創建工作,建立起以國家標準為主體,以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為補充的安全生產標準體系。并在審批、監管、認定等環節嚴格把關,堅決做到不達安全標準不準生產、開工,推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
(四)加大執法力度,推動安全生產形勢平穩趨好
嚴格依法治理,持續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一是堅持零容忍,強化安全生產綜合整治。市安委會組織開展了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動,市委、市政府專門派出督查組督導,市安委會組織督導組進駐各縣市區、開發區進行全程包靠督導,各縣市區、各部門突出重點領域,持續開展拉網式隱患排查。二是建立信息調度和通報工作機制,實行周調度、月通報制度,針對重要時段、重點區域和重點單位開展危險化學品、非煤礦山、建筑施工、道路交通、金屬冶煉、海洋漁業、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全面實行“四不兩直”的檢查方式,開展拉網式隱患排查,加大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查處力度。三是從嚴執法,加大行政處罰力度,保持打擊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倒逼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二、濰坊安全生產工作面臨的矛盾與問題
(一)安全生產基礎不夠牢固
一是安全發展理念沒有完全樹立,少數黨政領導干部對安全生產工作重視不夠,沒有把安全生產放在應有的位置,存在重發展輕安全的思想。部門行業監管責任落實不到位,沒有依法履行好職責范圍內安全生產工作監督管理職責。二是一些行業領域安全生產風險較大,特別是危險化學品、非煤礦山、建筑施工、道路交通、金屬冶煉、海洋漁業、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隱患突出。三是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能力建設不強,應急救援能力相對不足。
(二)監管執法工作面臨現實難題
一是執法不夠規范,存在缺乏執法計劃,執法手段簡單,標準不統一,沒有形成執法合力。二是注重違法行為的查處,服務意識不夠,不能及時幫助企業進行整改。三是監管執法力量不均衡,特別是基層鎮街監管執法人員數量太少,監管能力、裝備水平不能完全滿足監管需求,影響安全生產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三)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有待加強
一是部分企業安全意識淡薄,多數企業特別是大中型企業比較重視安全生產,但也有一些小微企業重生產、輕安全,存在麻痹僥幸心理。二是安全生產投入不足,有的企業為了提高效率、節約成本,在企業安生生產的投入上不夠,致使安全生產保障不足,存在安全隱患。三是落實企業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不到位,部分企業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意識不強,安全生產知識匱乏,是發生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三、加強濰坊安全生產工作的對策建議
(一)制定《濰坊市安全生產條例》,夯實安全生產工作的法律保障
在《立法法》賦予設區的市行使地方立法權后,我市應積極作為,在立法權限和范圍內制定出臺地方性法規或規章,為推進我市安全生產工作的改革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制定《濰坊市安全生產條例》,一定要堅持與《安全生產法》和《山東省安全生產條例》不沖突的基本原則,緊密結合濰坊實際,突出地方特色,做到針對性和操作性強,重實效,真管用。
(二)加強安全生產的學習宣傳和教育培訓力度,筑牢安全生產工作的思想基礎
一是要把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列為全市普法工作的重要內容,納入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等各類教育培訓計劃,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力度,筑牢安全發展的法治屏障。二是要嚴格落實普法責任制,按照“誰執法、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的要求,由政府執法人員和服務人員通過以案釋法形式進行普法宣傳。三是要加強安全生產公益宣傳,創新宣傳教育形式,普及安全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在全社會營造依法治安的濃厚氛圍。
(三)明確安全生產責任界限,壓實全市各方責任承擔及落實
安全生產工作事關重大,責任主體及內容涉及方方面面。一是要強化各級黨委政府的安全生產職責,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要求,落實黨委、政府領導責任。二是按照 “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和 “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 落實部門監管責任。三是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記者和公眾等綜合監督作用,落建立完善社會綜合監督體系。四是企業要嚴格履行安全生產法定責任,從企業負責人到全體從業人員實行全員負責制,全方位強化和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四)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加強安全生產監督檢查
安全生產領域的嚴格執法是確保全市安全生產的關鍵舉措,要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努力遏制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一是要推動建立以動態監管為核心的差異化精準執法新模式,充分運用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系統,推行不見面執法,再造執法流程。根據企業雙重預防體系驗收、運行和企業日常安全管理情況,實行分類監管,建立企業分類動態管理機制,在此基礎上,探索細化處罰自由裁量基準。二是加強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和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特別是加強對重點行業領域的源頭管控,杜絕和減少安全隱患。三是加大執法力度,在目前安全生產形勢下必須要加大執法的力度,嚴厲打擊非法違法行為,特別是主觀故意的非法違法行為,不能偏面認為減少企業檢查頻次就是服務企業。四是完善各級執法機構設置,充實市、縣級專業執法力量,增強鄉鎮執法力量,并加強執法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提高執法人員業務能力和素質。(作者單位:濰坊市委黨校)
本文系:山東省黨校(行政學院)系統2019年度課題 編號是2019S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