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昕睿
基于經濟全球化推動下,各國之間貿易往來更加密切,由于國家、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促使各國家在嚴峻的貿易趨勢下加強跨文化交流。基于此,本文闡述了在國際貿易背景下加強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分析影響跨文化交流的因素,提出加強跨文化交流的有效路徑,包括提高對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認識、強化跨文化平等交流等。
一、引言
我國加入WTO以來,加深了與世界之間的貿易往來,為有效促進國際貿易發展,加強跨文化交流至關重要,能夠有效協助企業提升市場中的競爭力水平。因此,相關企業要想獲得長足的發展,贏得更好的發展局面,必須加強企業創新升級,積極響應國家的各項政策,不斷探索符合自身發展的跨文化交流模式,從而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二、在國際貿易下加強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促使各國之間的經濟、文化取得進一步的交流,然而在交流過程中文化差異的矛盾日益凸顯出來,國際經濟貿易文化交流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在經濟全球化的驅使下,各國之間在地域、時間、空間等方面逐漸向一體化方向發展,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現代化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為國際貿易發展帶來更好的契機,基于國際大環境背景下,必須加強各國之間的跨文化交流。
文化、經濟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部分,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文化支撐,各跨國企業必須抓住發展的機遇,推動企業不斷向國家化、現代化方向發展。新形勢發展下的市場是一個全球性的開放市場,企業要想獲得優勢地位,必須加強跨國企業之間的有效溝通,做好國際經濟貿易中的跨文化交流工作,為企業注入更多原創動力,不斷向國際化經營模式轉變。
三、國際貿易跨文化交流難度高的原因
(一)時間觀念之間的差異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異,在發展中存在客觀性,忽視了時間的重要性,企業在管理上比較隨意;時間對于西方國家而言,視時間為第一要務,浪費時間就好似浪費生命。由于時間觀念導致的貿易分歧,影響了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
(二)空間觀念差異
中西方文文化差異驅動下,對空間的認同感有所不同,中國人相對熱情好客,喜歡分享自身的空間;西方的文化認知有著不同的差異,致使中西方國家之間在文化交流中產生沖突。
(三)人情與法制度
跨文化交流中,中國是注重人情的國家,西方在法制上有著更加嚴格的觀念,突出表現在商業談判中,造成貿易雙方在國際經濟合作中產生很大的困擾,因此對于各國之間的跨文化交流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
四、加強快文化交流的有效路徑
(一)促進企業文化創新
企業在發展中必須始終秉持“引進來、走出去的”的發展理念,加強企業創新,重視跨文化交流在企業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對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認識,不斷提升自身在國際市場中的綜合實力,多渠道加大企業文化宣傳。在融媒時代下,善于利用新興媒體平臺宣傳自身的企業文化,包括廣播電視、微博等,通過微信公眾號軟文推送的方式加強企業文化的宣傳力度,不斷加強企業與跨國企業之間的交流,積極引進先進的企業管理手段,促進國際文化的深度交流,不斷適應多渠道的文化融合。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加強企業自身文化創新,打造企業的專屬品牌,樹立在國際經濟貿易中良好的企業口碑,確保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二)采取文化形容和文化規避的策略
基于中西方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企業在具體發展中可以采用文化互補的方式進行文化融合,秉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確保兩國文化運用在同一企業發展中。選擇以自攻自為主,以母公司為輔的的文化方式,有效規避兩國之間的文化碰撞,尊重彼此之間的文化差異性,平等進行商業活動和管理活動,加強跨文化之間的交流,促進國際貿易往來。在與跨國企業合作中,加強對當地文化的分析和探究,全面了解合作伙伴,本著積極健康的交流心態,促進文化交流順暢,并加強對本國文化的宣傳,將本國文化滲透到合作國家的文化中,促進兩國文化之間的交融。始終保持一種求同存異的理念,促進企業之間有效進行跨文化交流,不斷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多角度了解不同文化優勢和差異性特點,并在此基礎上尋求文化的平衡點,實現優勢互補,從而營造出適合跨國企業發展的特色文化。
(三)加強企業員工的文化教育
企業對于不同文化背景的職工群體應當定期組織開展企業文化培訓,培養員工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認識,從根本上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加強對企業文化的宣傳;從企業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員工晉升等方面加強運功對本企業發展導向的了解,促進文化教育,加強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同時加強對西方國家文化的滲透,要求員工全面掌握中西方國家文化的差異性要點,不斷提升企業員工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從而更好為企業發展貢獻力量。定期邀請相關專家以授課的方式進行中西方文化的宣傳教育,提升員工在新文化環境中的思想準備,通過對媒體加強對西方國家的了解,包括文化特色、風俗習慣、市場動態等,通過直觀的視頻觀看,加強員工在新形勢下國際貿易環境中的競爭意識,加強員工的應變能力,并將員工作為也文化走出去的主要推手。
(四)強化文化平等交流
各國之間不同地區、民族的文化差異都是不同的,在長期的歷史沉淀中形成了自身獨具特色地方文化,在本質上沒有高低執之分。在國際經濟貿易的驅使下,各國必須樹立平等的跨文化交流理念,將文化經濟發展作為企業發展的輔助力量,在跨文化交流中始終堅持和諧、互幫互助的原則,不斷為企業爭取在國際貿易市場中的話語權,通過平等的文化交流,推動中西方國家經濟健康發展。
國際貿易驅使下,加強跨文化交流發展為必然趨勢,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夠加強跨國企業之間的相互溝通,對于企業有重要的決策、指導、管理的很重要作用,通過企業內部的文化宣傳,加深了企業全體人員對跨文化交流的準備,為促進跨國企業之間的經濟發展夯實基礎。
(五)加快提升自身跨文化交流能力
企業要想在國際貿易環境下提升企業文化的軟實力,必須加強自身跨文化交流能力,充分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性,針對自身文化特點,找出不足之處,利用文化差異做好互動,均衡文化差異。從不同文化中探究出積極影響,客觀公正的看待文化的差異,不斷完善自身文化消極之處,充分尊重各國家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加快本國文化的創新建設,加強文化教育,在互聯網+時代下,加強企業文化信息之間的共享、交流,不斷提升文化交流的實效性,促進國際貿易大環境下的跨文化交流。
優秀的跨文化是增強新時代文化自信心的重要載體,在國際經濟貿易環境下,充分尊重我國傳統文化,加強文化的繼承和創新,不斷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精髓,在企業發展中沒加強傳統文化的宣傳教育,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努力培育新時代文化產品。在國際貿易跨文化交流的大平臺上,中國文化被世界各國人民所認同,被贊譽的文化產品越來越多。因此,加強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性顯得尤為突出,提升自身文化的自信成為首要戰略目標,確保在國際市場的大環境交流下,始終堅持“雙效統一”,不斷提升本國文化的軟實力,將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作為網絡文化的重要源泉,加快文化的改革發展,推動文化產品向數字化、信息化、專業化方向發展,更好傳播當代中華文化精神。
五、結語
總之,加強國際貿易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我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推動更多企業走出國門,占據國際市場地位,并在國際貿易中彰顯本國貿易地位;面對不同的文化差異,應當堅持求同存異的思想理念,以平等的心態看待外國文化,突出本國文化,做好跨文化交流工作。(作者單位: 沈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