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熙?郭帆?張瑩
資產證券化是消費金融市場參與主體籌集資金來源、緩解資金壓力,加速資金流動的重要方式。本文分析了我國消費金融ABS的發展現狀及其主要特點,對業務結構及關鍵機制設計進行了評述,并提出了未來優化建議。
一、消費金融ABS特點
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以下簡稱“消費金融ABS”) 是以消費信貸資產未來的預期收益為保證,通過結構化設計進行信用增級,在資本市場發行債券來募集資金的融資方式。
消費金融ABS可分為銀行間消費金融ABS和交易所消費金融ABS。銀行間消費金融ABS發行受銀保監會監管,發行主體為商業銀行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交易所消費金融ABS發行主體為螞蟻、京東、360等頭部互聯網金融公司。
消費金融類資產具有同質化程度高、筆數多、現金流較為穩定等可證券化特點,同時還存在以下個性化特征:
單筆金額小、風險較為分散。截至2019年末,消費金融ABS單筆資產平均本金余額為9.52萬元,與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汽車貸款、企業應收賬款等品種相比,其資產池具有分散度高、底層借款人集中度低、現金流回收較為平緩的特點。
循環購買交易結構。 消費金融資產加權平均賬齡不超過一年,而ABS發行期限多為兩到三年,消費金融ABS通過循環購買結構解決了以短期資產發行長期證券的期限錯配問題。
內部增信措施。消費貸款主要是信用貸款,因此以內部增信為主,通過設置優先劣后結構、儲備金賬戶、信用觸發機制等安排為投資者提供信用損失保護。
二、消費金融ABS運行情況
規模占比較低。2019年,我國消費貸款ABS新增發行31只、470.44億元,在資產證券化中占比僅為2%左右;存量消費貸款ABS共計500.04億元,余額占比僅為1.39%,但隨著未來消費不斷升級,消費金融市場不斷擴容,資產證券化潛在空間巨大。
收益較高。從發行端票面利率來看,2019年消費金融ABS發行加權利率均值為3.55%,較住房抵押貸款和汽車貸款ABS加權利率分別高出0.24個百分點和0.55個百分點。從入池資產收益情況來看,收益率均值為14.8%,其中消費金融公司和商業銀行分化較大,消費金融公司資產池收益率整體較商業銀行高出11.37個百分點。較高的貸款利率為產品提供了良好的超額利差保障。
早償率較高,但受疫情影響有所下降。因消費貸款利率較高,其提前還款率往往在10%以上,顯著高于其他個人類貸款。提前還款行為會導致基礎資產池某期本金回款的增多及后期利息回款的減少,在固定攤還方式下可能因流動性風險上升導致違約概率增加,因此,需通過循環購買及過手攤還結構設置緩釋高早償率帶來的流動性風險。但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致個人還款能力惡化,2020年3月末的月度早償率為10.72%,同比下降6.75個百分點。
違約率上升。由于消費貸款直接受到個人短期收入水平波動的影響,且主要為信用貸款方式,缺乏抵押、質押、擔保等風險緩釋,因此消費金融ABS 基礎資產違約率相對住房抵押貸款ABS及汽車貸款ABS等產品更高。2019年末銀行間消費金融ABS年化違約率為1.07%,而存量住房抵押貸款ABS及汽車貸款ABS的年化違約率僅為 0.09%和 0.13%。2020年以來受疫情影響,消費金融ABS逾期率快速攀升,截至3月末,一般消費貸款ABS的30天以內逾期率同比增長高達120%,30天逾期轉化率超過60%,同比上升近25個百分點。
三、消費金融ABS業務構架分析及優化思路
(一)現有業務結構模式分析
消費金融ABS基本業務構架為:發行人通過特殊目的載體SPV,受讓消費金融資產持有者擁有的貸款債權所有權,,加入內外部增信措施后形成 ABS進行發售。SPV以ABS認購資金作為購買消費金融資產貸款債權的對價,支付給原消費金融資產持有者。
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過程主要涉及以下幾種機制設計:
1.分層結構。消費貸款ABS一般設置優先A檔、優先B檔、次級檔三層結構,與此相應的現金流分配順序為:償付優先級利息→償還優先級證券本金→償付次級證券本息。從2019年以來發行情況看,優先檔合計占比平均在80%左右,其中持牌消費金融公司ABS次級占比高于商業銀行消費貸款ABS。
2.動態池結構。資產證券化初期普遍采用靜態池模式, 即證券化后基礎資產池保持固定不變,因此存在入池資產剩余期限與ABS存續期限不匹配的問題。為提高運轉效益,目前發行的ABS已廣泛采用動態池模式,即在循環購買期內回款現金流僅向優先級分配期間收益,剩余資金用于持續購買滿足合格標準的基礎資產,從而形成動態的循環池,直至攤還期方才按計劃支付本息。
3.超額利差機制。消費金融ABS入池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往往高于ABS優先檔資產支持證券發行利率與稅費之和,該部分差額利差為優先級投資者提供了較為豐厚的安全墊。例如,捷信于2020年3月發行的消費信貸ABS入池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1.11%,加權平均年化管理費率為10.52%,優先級加權平均收益率為4.04%,存在較高利差。
4.儲備金賬戶機制。 儲備金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在發行籌集到的資金中提取一定比例,二是在設置收益分配順序時約定儲備金額劃入流程,該機制類似于金融機構風險準備金制度。
5.信用觸發機制 。往往設置兩類信用觸發機制:一是同參與機構履約能力相關的“加速清償事件”,二是同資產支持證券兌付相關的“違約事件”,信用事件一旦觸發將導致基礎資產現金流支付機制被重新安排,償付順序往往將變更為優先A檔本息、優先B檔本息、次級本息。
(二)未來優化方向探索
提高重點參數預測精度,優化估值定價。由于ABS現金流回收及支付機制較為復雜,預計到期日和加權平均期限的預測難度較高,因此未來應加大對攤還方式、提前償還、違約等估值重點參數的分析研究,通過精準風險計量實現準確定價。
加大外部增信方式的使用。由于基礎資產無抵質押,消費金融ABS內部增信措施僅依賴于基礎資產現金流管控及交易結構化設計,緩釋效果有限。未來應加大保證、差額支付承諾、信用證、保險、信用違約互換、維好承諾等外部增信方式的創新及運用。
加快個人信用評價機制建設。一方面監管機構應通過健全法律法規、引入科學評價指標、完善金融電子化基礎設施建設等手段加大個人信用數據管理及信用評價體系建設;另一方面各消費金融市場參與主體應持續提升大數據分析運用能力,挖掘自身專屬的基礎數據資產,進一步發揮數據價值。
大力發展金融科技。金融發展與科技進步密不可分,未來科技能力更將界定機構核心競爭力。因此,應大力發展以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為代表的先進技術,推進在消費金融領域的深入運用,例如通過機器學習提升分層定價能力;利用區塊鏈去中心化及不可篡改的特性,解決消費金融ABS流程復雜、基礎資產評價難的缺陷,從而通過科技賦能拓展市場邊界、創新場景應用、優化解決方案、重塑價值鏈。(作者單位: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