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建坤
租賃是一種特殊的有償讓渡財產的方式,現階段租賃的概念還在不斷的完善當中,相關的法律法規也在不斷的修正。我國的租賃準則是在吸收了目前已經通過大量社會實例證實過的國際通行租賃做法之后,又結合了我國實際國情而綜合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租賃準則。在不斷的調整和更新之后,新頒布的租賃準則對于租賃流程和租賃過程中容易產生的問題作出了準確的定義和解答,但是新的租賃準則在實踐當中還在不斷暴露出新的缺點。本文將會探討新租賃準則的缺點和模糊問題,從而總結分析租賃準則的新發展。
一、引言
新租賃準則實行的根本目的是促進經濟的發展,目前我國的經濟已經從迅速上漲的發展時期過渡到經濟平穩增長的穩定時期,國家正在積極利用這一段平穩時期進行經濟結構的深層次調整,實現經濟的穩定高效循環發展。在這一特殊且至關重要的經濟制度過渡時期,需要在保證經濟穩定點的基礎之上才能進行結構調整。目前我國實體經濟的繁榮與租賃相關業務的發展是相輔相成、密切聯系的,因此對于租賃政策的調整迫在眉睫。建立起完善的租賃規則,才是保障經濟結構能夠順利穩定調整的根本方法。對于租賃規則實踐過程中發生的問題進行及時記錄并全面的解決,推進租賃規則的修訂和完善,是目前新租賃準則實際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
二、租賃會計部分在租賃處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公允價值選擇的相關問題
對于資產屬性的計量,選擇不同的價值方法會體現不同的原則性。像是非現金資產進行屬性計量操作時,想要更加符合相關性基本原則就需要使用公允價值進行相關計算,而應用賬面價值進行計量則更加符合可靠性的原則。計量屬性的可靠性和相關性之間有一定的選擇上的沖突和矛盾,在現行的租賃準則下的實際操作中很難做到兩者兼得,只能盡量的尋求平衡點做到屬性計量的可靠性和相關性基本統一。因此在租賃準則下具體的會計準則工作中,對于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的選擇是一個重點和難點,目前國際會計準則中是大部分情況下選擇公允價值計算,在部分特殊情況下會選擇賬面價值進行計算,但是我國的租賃準則則是是對公允價值進行嚴格的應用限制。我國租賃準則對于公允價值應用的嚴格要求并不是否定了公允價值在資產計量屬性中的作用,而是為了更準確實現公允價值的應用,。對于公允價值的準確應用需要思考以下兩點:其一是對于賬面價值的采用可能會明顯降低會計信息的相關性的問題下,應該在屬性計算時采用公允價值計算。其二是當既定條件下采用公允價值方法進行屬性計量對會計工作相關信息的可靠性影響較小,不會使信息產生錯誤的條件下,也比較適合采用公允價值的計算方法。比如在融資租賃交易當中承租人被記錄的入賬租賃資產的價值不僅僅是在賬面價值和租賃付款額中對比取最小值,而是要將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進行比對,取更低的一項進行租賃資產入賬。
(二)有關未擔保余值的相關問題
在租賃準則中,未擔保余額值的概念主要是應用于資產剩余值的管理當中,是資產剩余值中沒有明確的擔保人擔保前提下,出租人自身所背負的一部分余值。關于未擔保余值的主要問題是在應收租賃款中是否要對未擔保余值進行收回,對于未擔保余值的收回問題在一直以來的租賃流程中都沒有準確的判斷法則。在我國新推出的租賃準則中,有關未擔保余值的規定是在未擔保余值不作為最低租賃收款額在出租人租賃當日進行價值入賬,從實際情況考慮出租人是完全擁有未擔保余值的,只是因為在公允價值計算的過程中未擔保余額值的估計無法完全準確的進行并且估計過程存在較大難度,出于謹慎性原則的目的我國才會將未擔保余值排除于應收款之外。但是這樣操作又會使得出租人的實際應得租賃款存在被低估現象,又極其容易導致新的問題產生。
(三)凈額與總額的選擇相關問題
在國際會計運行慣例的相關記錄中,融資租賃的出租人租賃額度部分是利用總額法進行計算的,即在租賃合同生效的那一刻起就要完全確認好未實現的租賃收益值。可是在我國租賃相關準則的會計慣例部分,是可以在凈額法和總額法兩種核算法則中根據實際租賃需求靈活選擇。
三、對于新租賃準則修正的相關建議
(一)盡快完善立法,使租賃活動有完備的法律保障
一直到現在,雖然我國不斷更新推出了多次租賃準則,但是有關租賃的制度只是局限于租賃準則中,租賃法規依附于其他法律法規而存在,始終沒有完全獨立的《租賃法》存在,這對于我國租賃市場的發展具有一定的阻礙。為了促進租賃市場的發展,需要有效建設有關租賃的法律準則。《租賃法》應該作為獨立的法律法規存在,不能夠僅僅依賴其他相關法律中的部分規定進行租賃市場的管理,只有擁有獨立完整的租賃法規,才能一改租賃市場內容籠統、傳統租賃流程脫離時代發展的問題,對于租賃市場問題的整改還能有效的提高租賃工作的效率,這也使得租賃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有效減小,提高租賃相關工作人員的幸福指數。租賃規則的立法完善刻不容緩。
(二)盡快建立相關的租賃制度
在目前的國家管理部門工作中,沒有一個專門的管理部門負責租賃的相關事務,這就導致了租賃體制的不完善,在實際的工作展開當中,租賃相關制度的不完善導致了外貿和稅收等體制很難與租賃工作統一,使得租賃工作更加難以開展。就國外的租賃發展歷史來看,租賃業務得以不斷完善和深入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家不斷推出的許多租賃優惠政策,而我國截止目前所采用的租賃展開方式和流程幾乎享受不到任何的優惠。另外,在外貿出口的相關制度方面,現行的法律法規沒有明確的對出口信貸制度作出規則和定義,這就使得租賃機構在工作時很難給外商提供優惠條件,使得出口租賃工作的效率低下。
(三)不斷完善和修正租賃準則中的模糊部分
雖然租賃準則在不斷的完善和更新,但是我國的租賃準則中依然有許多分類和方法的劃分標準處于模糊階段,像是對于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的定義區分不夠明確,導致了在實際租賃工作過程中自我調控的空間過大,非常容易產生錯誤。此外租賃準則中還存在許多定義和處理方法模糊的情況,在后續的準則更新工作中需要從這些模糊方面入手,由對概念的準確定義展開租賃準則的完善工作,才能根本有效的促進租賃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
(四)不斷提高租賃相關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
如果租賃相關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不夠,對于租賃工作的敏銳程度和職業判斷力不足,就很容易導致其對租賃準則的錯誤理解,使得租賃準則的實際落實存在困難,也就很難促進租賃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和展開。所以除了對租賃制度進行完善,還需要展開租賃相關從業教育,增強相關從業人員對于租賃準則的理解,促進租賃準則實踐的深入。
四、結語
總而言之,雖然我國的新租賃規則已經出臺并投入實際使用,但是仍暴露了不少需要解決的問題,新租賃規則的文本還需要不斷的修正,租賃實施條件也需要不斷的完善。為了使租賃準則的實際業務指導作用得到保障,租賃行業的相關工作人員還需要不斷的深入研究,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發展新租賃準則存在的不足,進而對問題進行細致全面的分析探索,最終摸索出最適合我國發展的租賃準則,為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做保障。(作者單位:華潤燃氣鄭州工程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