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財務報表分析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很多企業在財務報表分析中或多或少存在各種問題,這不但誤導報表使用者進行決策,也降低了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力。本文結合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現狀,從財務分析的重要性著手,指出了目前企業財務報表分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改進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對策與建議,以期對提升企業管理、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有所裨益。
一、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重要性
財務報表分析的目的是將財務報表數據轉換成有用的信息,以幫助信息使用者改善決策。通過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進行財務分析,發現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有助于企業管理層評價管理業績、調整產業政策;根據財務分析數據預測企業未來發展趨勢并制訂經營方針和發展規劃。
二、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企業管理層對財務報表分析工作不夠重視
在實際工作中,很多管理層因為對財務知識的欠缺,導致其不重視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工作。管理層往往比較關注產品的研發與技術、生產與銷售,在財務方面基本上只關注凈利潤的完成情況,不太關注企業財務報表的分析工作。在這種現象下,如果企業財務分析未形成確定的匯報制度,就算企業財務人員水平較高,財務分析能力再強,也會致使其產生惰性心理,對財務報表分析敷衍了事,或放棄財務報表分析工作。
(二)缺乏完善的財務報表分析體系
企業沒有建立完善的財務報表分析體系,或者財務報表分析內容不完整。對于大多數中小企業而言,通常會對整體銷售毛利及毛利率進行預算完成分析、同期對比分析,很少會與同行企業進行對比分析。除毛利分析之外,對其他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等方面很少進行深入透徹地分析,財務報表分析覆蓋范圍小、局限性大。而且,對于行業地位、產品創新能力等非財務指標分析,涉入程度更小。
(三)財務分析團隊整體素質欠缺
目前,很多企業的財務人員在進行財務報表分析時,只注重利潤表、不關注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表的變動,導致財務分析比較局限、數據的有效性不夠。有些企業財務人員直接套用書上的指標進行分析,僅列舉財務指標對比數據,沒有進行深入查找原因,導致財務分析結果對企業管理層沒有參考價值。還有部分企業財務人員只注重自身企業指標對比,未進行同行指標對比分析。
三、加強財務報表分析的應對策略
(一)企業管理層應重視財務報表分析工作
管理層除了要關注產品的研發與技術、生產與銷售外,對財務管理也需要有一個總體的了解。管理層要加強企業財務管理、重視財務報表分析工作,根據財務分析中發現的主要問題,安排企業內部進行落實整改,使財務分析結果真正應用到生產經營管理中,真正體現財務分析的價值。同時,通過加強管理督促企業財務人員履行好職責,提升財務分析能力。
(二)制訂完善的財務報表分析體系
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經營情況,建立財務報表分析體系,完善財務報表分析制度,將財務分析工作落到實處。
為使財務報表分析結果指向更加明確,企業在進行財務報表分析時,應盡量將財務報表先轉化為管理用財務報表,并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
企業應采用比率分析法與比較分析法相結合,對企業營業凈利率、總資產凈利率、權益凈利率等關鍵指標進行計算對比分析,發現企業本期經營存在的問題。
采用比較分析法,將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與預算數據、同期歷史數據進行比較,不僅要對企業整體銷售毛利及毛利率進行對比分析,還應按照銷售量、銷售單價、單位成本以及產品結構等因素進行細化分析,尋找差異原因。另外,還應增加企業與同行數據對比,將企業銷售量、銷售單價、單位成本、毛利率與同行數據進行對標分析。
同時,應對企業期間費用的構成進行分析。企業可以將期間費用中具體子項目的比重從大到小進行排序,生產制造型企業中,職工薪酬、運輸費、折舊費、土地使用權攤銷、利息支出、差旅費等占比相對較大,可以對以上項目中除折舊和攤銷費以外項目的變動進行著重分析。
2.營運能力分析
企業主要對應收賬款、存貨、流動資產以及非流動資產的周轉進行分析。對存在周轉率異常的指標,要進一步分析其具體原因。
在對應收賬款分析時,應結合企業的銷售信用政策并采用賒銷額進行分析,如果企業生產經營季節性較強,可以使用年初或年末平均數、或者使用多個時點的平均數進行評價,減少相關因素的影響。對于應收賬款比重較大的企業,應該對應收賬款的余額進行逐個分析,根據對應銷售合同的條款復核應對賬款是否逾期,對逾期的應收賬款是否已經列為重點跟蹤項目、后續應采取何種回款保障措施等。
在對存貨分析時,不僅要關注存貨的庫齡、周轉情況以及是否滿足流轉需要,也要關注是否存在庫齡短、但由于技術更新已被淘汰的積壓存貨。如果是食品行業,存貨的生產日期管理尤為重要。
3.償債能力分析
為了便于不同時期、不同企業之間進行數據對比,企業一般采用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等相對指標進行短期償債能力分析。對于各項指標,并沒有標準或統一的比率數值。但通常認為,流動比率指標應大于1。在報表分析的時候,還應該關注影響短期償債能力的其他因素,主要包括可動用的銀行授信額度、可快速變現的非流動資產、企業償債能力的聲譽,以及企業是否存在與擔保有關的或有負債、與經營租賃合同中的承諾付款事項等。
企業通常采用資產負債率、權益乘數、現金流量與負債比率分析長期償債能力,最常用的指標是資產負債率。一般認為,資產負債率的適宜水平是40%~60%。企業資產負債率越高,說明企業長短期借款越多。因此企業決定舉債時,首先要分析市場形勢,通過市場的經濟環境、經濟條件、經濟形勢做出是否舉債經營的判斷。其次要采用經營差異率指標衡量企業借款經營是否合理。企業在分析長期償債能力時,還應考慮長期經營租賃、債務擔保、未決訴訟等潛在因素的影響。
4.非財務指標分析
企業應結合自身的生產經營情況,對關鍵的非財務指標進行分析,如企業的行業地位、產品份額、服務質量、新產品的開發與創新能力、員工滿意度和保持力以及管理的有效性。因為這些因素指標對企業的經營狀況同樣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從而也影響到分析數據和分析指標的可靠性和針對性。
(三)提高財務分析團隊整體素質
企業的財務分析人員應不斷加強自我學習,通過業務培訓、專業考試等方法提升整體素質。財務分析要具有全面性,對財務報表整個體系的關鍵數據變動進行系統分析。同時,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在運用財務指標進行對比分析時,應查明變動產生的主要原因,使管理層能有效針對存在問題進行解決或改進。財務人員不僅要掌握與企業所處行業相關的財務知識,還可以通過上市公司年報或其他合法途徑收集同行業的相關財務數據,將相關數據、指標進行對比,使企業能及時了解其在行業的對標情況,找出自身差距、謀求更大發展。
四、結語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企業管理層更加重視財務報表分析工作,積極組織完善企業的財務報表分析體系,采用信息化分析工具,綜合運用各種財務報表分析方法,提升企業管理,促進企業長遠發展。(作者單位:浙江同景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