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慶霞
為督促各級管理人員認真履行職責,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化解風險,為單位選人用人提供依據,充分發揮內部審計職能作用,本文以城市商業銀行為例,探討了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方式,闡述了對審計結果的運用,如何改進、提升內審質量,并提出相關應對措施。
1999年6月,國際內部審計師學會董事會通過了內部審計的如下定義:“內部審計是一項獨立、客觀的咨詢活動,用于改善機構的運作并增加其價值。通過引入一種系統的、有條理的方法去評價和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內部審計可以幫助一個機構實現其目標。”
2003年6月,我國內部審計協會發布《內部審計準則》,做出定義:“內部審計是指組織內部的一種獨立客觀的監督和評價活動,它通過審查和評價經營活動及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來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
在2011年1月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發布的新版的《國際內部審計專業實務框架》中,內部審計全新定義為: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旨在增加價值和改善組織的運營。它通過應用系統的、規范的方法,評價并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及治理過程的效果,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
內部審計和政府審計、外部審計并列為三種主要審計業務之一。
2008年,雅安市商業銀行成立專職內部審計機構--審計部,。近年來,商業銀行人事變動較大,為督促各級管理人員認真履行職責,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化解風險,發揮內審職能,客觀公正對履職期間經濟責任進行審計并作出評價,為單位選人用人提供依據,建立健全審計結果運用的保障機制,促進其健康持續發展。審計部在董事會的領導下,獨立、客觀實施內部審計工作。
一、商業銀行內部審計機制
建立了監事會、審計部、總行職能部門為主的內部控制監督機制。其中審計部作為行內專職內審部門,在董事會的領導下,通過運用系統、規范的方法,審查和評價組織的業務活動、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適當性和有效性,以促進組織完善治理、增加價值和實現目標,獨立、客觀實施內部審計監督工作。不斷完善內部審計制度,規范審計流程,積極探索審計方式的創新和轉變,強化整改落實,促進內控水平提升,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切實履行好第三道風險防范。
二、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
貫徹執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金融法規及行內規章制度的情況,業務發展經營狀況、業務合規合法情況、內控建設和風險管理、廉潔從業等情況。
三、經濟責任審計的方式
采取現場和非現場相結合的審計方式,結合年度審計其他項目通過現場抽樣檢查有關會計憑證、賬、表、簿以及信貸檔案資料等情況,收集被審計人員任職期間支行班子成員分工情況、工作總結、獎懲文件、經營目標考核、年度考評材料等相關資料,結合利用任職期間內外各級檢查結果進行審計評價。
四、審計程序
(一)審計立項
內審部門年初根據行內工作實際情況對全年審計工作進行科學規劃和統籌安排,廣泛收集信息,做好調查工作,梳理審計重點,合理配置審計力量,整合審計資源,擬定全年審計計劃,報行內審批。
(二)成立審計組,制定審計方案
結合監管法律、法規和行內規章制度擬定審計項目方案,確定主審人員和審計人員。嚴格執行回避制度,采用工作輪換的方式選派適當的審計人員參與項目審計,確保審計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三)向被審人員下達審計通知書
審計通知書至少在項目開始前3日送被審人及所在機構,并抄送人事管理部門。
(四)審計實施
1.進駐被審計人員單位召開進場所會議,安排審計有關事項,說明審計的目的和依據、審計范圍、審計內容、工作程序、實施時間、審計紀律、需配合的有關要求。
2.現場收集資料、獲取審計證據,通過調閱相關會計憑證、賬簿、信貸檔案件資料、稅收申報材料,采用風險評估、問卷調查、比較分析、書面文檔檢查等方式進行審查相關內容,編制工作底稿,對審計發現的問題逐項與被審計機構進行充分溝通和交流,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主審人員復核后出具事實確認書。
3.審計終結,主審人員匯總審計工作底稿、審計證據、客觀公正、實事求是進行審計評價,出具審計報告、建立審計檔案。
五、任期內財務方面審計重點
(一)貫徹執行法規情況
任職期內,是否遵守法律法規和本行規章制度,圍繞全行總體工作部署和經營主線,兼顧效益和規模的協調發展;是否在授權范圍內開展經營活動,財務管理是否規范,尤其大額費用是否實行集體審議,有無決策不當或失誤造成重大經濟浪費,資產流失等情況。
(二)業務發展情況目標考核完成情況
通過任職期內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變動情況相關數據對比,評價經營業績情況。
(三)內控管理情況
結合各級部門檢查及本次審計情況對其履職其間內控管理進行評價,驗證其,內控管理是否效。
(四)廉潔從業情況
通過行內紀檢監察部門或其他部門調查信訪反映或舉報材料查看是否有以權謀私和違反廉潔從業規定的行為。
六、審計結果的運用
(一)通過審計加強對對制度建設和執行方面問題進行梳理,完善公司治理
結合管理實際從制度建設、流程操作、環節控制、責任落實等方面有重點、有針對性地提出審計建議,及時就審計發現的風險點和缺陷向相關條線管理部門反饋信息,促進被審計機構的整改能落到實處。例如在進行信貸資產審計時,發現抵質押品管理及貸后管理不規范,各支行操作不統一,原因之一是抵質押品管理辦法缺失,貸后管理辦法不完善,造成在抵質押管理及貸后管理存在盲區,審計提出及時了修訂、完善制度的建議。2017-2019年,通過對財務管理、內控執行情況、信貸業務管理、反洗錢業務管理、關聯交易管理等審計,共提出224條建議,被采納后新增《《雅授信責任認定管理辦法》《抵質押管理辦法》等辦法,完善《貸后管理辦法》《應收應付管理辦法》等制度,有效彌補管理短板,確保條線業務管理部門的工作督導更具有針對性,為完善公司治理、維護持續經營提供有力保障。
(二)強化責任追究,引導機構穩健合規經營,員工“盡職合規”工作,不斷強化內部監督成效
通過審計由審計部督促被查單位建立整改臺賬,注重工作方式不斷改進,對歷史遺留問題、整改需多方配合的事項,推出召開管理層會議或向管理層提交專題報告的形式,有效解決整改中的“疑難雜癥”。深刻反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責不究的危害,建立嚴格的違規責任追究程序,特別應注意堅持問責管理責任人,增強審計警示的威懾作用。通過落實問責,強化責任追究,引導機構穩健合規經營,員工“盡職合規”工作,不斷強化內部監督成效。通過落實加強問責,形成全員規則意識、健全問責機制,促進審計結果的轉化運用。
(三)為選人用人提供了依據
將審計結果運用到干部考核、任免、獎懲等相關決策方面,同時納入考核體系,落實獎懲,正向激勵。充分發揮審計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正向激勵作用,激勵全行員工不斷增強履職意識,提升員工榮譽感。通過管理人員經濟責任審計,掌握其工作能力、工作水平,正確、客觀、公正評價為干部考核、選撥、任免和獎勵提供了依據。
七、創新審計方式、提升審計質量
(一)建立一只高質量審計隊伍,保證內審的獨立性和權威性
內審人員能夠認真履行崗位職責,遵守職業道德規范。掌握與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審計相關的專業知識,熟悉金融相關法律法規及內部控制制度。一是自覺加強業務知識和崗位技能學習,提高專業勝任能力,客觀、公正、不偏不倚地作出審計職業判斷,在實踐中不斷提高監督水平,形成一只結構合理、專業化、復合型的隊伍;二是認真貫徹執行金融監管法規和本行內控規章制度,自覺樹立內審人員實事求是、廉潔自律的良好形象。三是充分保證內審工作的獨立性和權威性,讓內審部門回歸本源,承擔起內審法律法規所賦予的神圣職責。
(二)合理運用“大數據”
通過運用大數據分析對對電子數據進行批量處理,預先設置風險預警,建立各種風險審計模塊,實現人力、物力、財力來的最佳的審計效果。通過最大化利用共享數據,提高工作效率,發掘新的風險環節,讓審計抽樣將更加規模化、系統化、智能化,審計結果也將更具預測性。
(三)加強實地取證與查閱資料相結合
傳統審計主要以調閱相關會計憑證、賬、表、簿以及信貸檔案資料為主,關注形式要件較多,無法實現從賬務基礎審計和制度基礎審計向風險基礎審計的功能轉變,實地查驗較少,沒有真正實施以風險導向的監督評價。
一是開展審計前全方位調查,掌握被審計人員所在地經濟發展狀況,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充分了解。
二是查閱資料與驗證其真實性相結合,尤其對“三重一大”事項更多維度關注,通過多方位了解、,加強與第三方合作,實地查驗真實性。
(四)積極探索審計方式,加強思想轉變
創新審計理念,在內容上創新,方式上創新,更要在思維上創新。多與同行交流,借鑒不足,揚長避短。內部審計應從傳統的查錯糾弊審計定位向為組織提供價值增值服務方向轉變。
提高審計工作質效,運用好審計結果,杜絕制度執行力不強、操作不盡職、管理不到位的問題,做到警鐘長鳴,增強員工合規意識,提高遵章守紀的自覺性,促進內控管理水平和風險防控能力的提升。創建“審必有果,有果必用,有錯必改,有責必究”的監督體系,將內審指導監督工作與審計業務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切實履行好第三道風險防范。(作者單位:四川省雅安市商業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