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正民
高校預算精細化管理對于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優化辦學資源配置、提升資金使用效益、促進學校事業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針對高校支出預算編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人員支出預算、公用支出預算和專項支出預算精細化編制的具體思路和方法。
高校預算是根據學校事業發展目標編制的財務收支計劃,是學校年度工作計劃的貨幣化。當前,多數高校對預算的重要性認知不足,造成預算編制的粗放化,資金配置和學校發展規劃相脫節,資金使用效益低下,容易產生廉政風險。預算編制是預算管理的起點,只有實現預算編制的精細化,預算的執行、控制和考核才具有針對性,學校改革發展才能順利推進,事業發展目標才能最終實現。
一、預算編制精細化的意義
(一)提高預算管理水平
預算編制是預算管理的首要任務,只有預算編制實現精細化,后續的預算執行、預算控制和預算考核才具有針對性。業務部門可以根據預算績效目標、預算事項、支出內容和支出標準精準執行預算;財務部門可根據業務事項、支出內容和支出標準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全程控制和考核評價。
(二)優化辦學資金配置
辦學資金是學校事業發展的血液,資金流向哪里,哪里就會快速發展。高校年度財務預算是學校配置辦學資金的重要依據和手段。辦學資金在保障“吃飯”和“開門”的情況下,要優先流向學校中心工作和重點項目,在資金的引導下,形成人、才、物等資源的聚集效應,更好地服務和保障學校事業發展。
(三)提升資金使用效益
預算編制精細化模式下,明確了績效目標、預算事項、支出內容和支出標準,便于預算的精準執行,便于對預算執行過程的有效控制,也為預算執行結果的考核評價奠定了基礎。預算執行過程的精準監控,預算執行結果的精確評價,可以有效保障預算的順利執行,避免資金閑置浪費,提升資金使用效益。
(四)促進學校事業發展
預算編制的精細化是預算精細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礎。辦學資金的科學配置,可以重點保障學校中心工作和重點項目;預算的精準執行,有利于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過程監控和開展績效評價,可以調動業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預算事項的順利完成,保障學校事業健康發展。
二、高校支出預算編制現狀
(一)績效目標不明晰
預算編制的第一步是明確績效目標。當前,隨著對預算管理認知的加深,預算績效管理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校財務預算績效目標本質上是學校年度事業發展目標,只有將預算績效目標和學校事業發展目標相結合,才能實現辦學資金的優化配置。由于具體預算編制人員對預算績效內涵的理解不清晰,高校在制定預算績效目標時缺乏針對性。
(二)預算事項不精準
預算編制的第二步是確定預算事項。預算事項要和學校年度工作計劃相結合,是落實工作計劃的具體載體。財務預算事項的精準程度取決于預算編制人員對預算事項的理解和認知。由于二級部門預算編制人員對預算事項的理解和認知不到位,僅憑個人的主觀傾向安排預算事項,會造成預算事項和部門職能以及學校發展規劃相脫節。
(三)支出內容不具體
預算編制的第三步是明確各預算事項支出內容。精細化預算編制模式下,學校各職能部門和二級學院的支出內容應按預算支出經濟科目進行具體分類。由于二級部門預算編制人員沒有相應的專業知識,造成預算支出的表述不準確,不能和預算支出經濟科目相對應,給預算編制匯總和后續的預算執行、過程控制和績效考核帶來困難。
(四)支出標準不準確
預算編制的第四步是明確各支出內容的支出標準。支出標準的確定是預算編制中難度最大的一項工作,往往是預算編制人員或業務人員憑經驗或主觀來確定支出金額。有效的做法是實施定額標準管理。2014年,《國務院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提出:“進一步完善基本支出定額標準體系,加快推進項目支出定額標準體系建設,充分發揮支出標準在預算編制和管理中的基礎支撐作用”。
三、預算精細化編制的思路
高校支出按預算性質分為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基本支出又分為人員支出和日常公用支出。
(一)人員支出預算
人員支出包括:在職人員工資福利、離退休人員工資補助、學生助學金等。人員支出預算相對簡單,由人事部門按預計人員數量結合人社部門核定的工資、社保政策、國家獎學金標準等作為測算依據。通俗地講,人員支出是學校“吃飯”的費用。
(二)日常公用支出預算
日常公用支出是指日常商品服務支出。日常公用支出預算是預算編制的重點和難點。為提高預算編制的精細化程度,日常公用支出可分為剛性支出和業務事項支出。
1.剛性支出預算
剛性支出是指維持學校正常運行,和業務事項無關的商品服務支出。剛性支出主要包括:水費、電費、燃氣費、電信費、物業管理費、綜合治理費、綠化費等日常運行保障支出。通俗地講,剛性支出是學校“開門”的費用。剛性支出預算比較簡單,水費、電費、燃氣費、電信費等支出用預計消耗數量和單價作為測算依據;物業管理費、綜合治理費、綠化養護費等支出用經濟合同金額直接作為測算依據。
2.業務事項支出預算
業務事項支出是學校各部門根據部門職能,開展業務活動發生的商品服務支出。部門業務事項和部門職能相關,但不等同于部門職能。比如宣傳部門的職能是宣傳,但宣傳不是具體的業務事項。宣傳部門為履行宣傳職能開展的拍攝宣傳片、征訂宣傳資料、在媒體上進行宣傳報道等為業務事項。通俗地講,業務事項支出是部門 “做事”的費用。業務事項支出預算分為支出內容和支出標準。
(1)支出內容
業務事項支出內容可按預算支出經濟科目進行分類填制。預算支出經濟科目可分為:辦公差旅支出、商品購建支出、綜合服務支出、后勤保障支出、“三公兩費”支出和利息稅費支出6種類型。
①辦公差旅支出。辦公差旅支出主要用于購置辦公用品、支付境內差旅費等。
②商品購建支出。商品購建支出主要用于購建房屋、購置設備和材料等。
③綜合服務支出。綜合服務支出主要用于支付勞務費、咨詢費等勞務和服務費用。
④后勤保障支出。后勤保障支出主要用于支付水費、電費和物業管理費等后勤保障費用。
⑤三公兩費支出。三公兩費支出主要用于支付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因公出國(境)費用、會議費和培訓費。
⑥ 利息稅金支出。利息稅金支出主要用于支付借款利息、稅金及附加費等。
(2)支出標準
高校構建預算支出定額標準體系,是提升學校預算管理科學化、精細化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九大報告將預算定額標準建設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快推進預算支出定額標準建設,是加強預算管理、提高資金配置效率的需要,是推進預算精細化管理的重要舉措。高校業務事項支出標準可以根據上級部門相關管理政策限額,結合學校相關支出歷史數據制定。
(三)項目支出預算
項目支出是指學校為完成特定任務或實現特定目標,用財政專款安排的發展項目支出。發展項目是學校為加強內涵建設、謀求長遠發展而設立的建設項目。高校發展項目包括:基本建設項目、大型修繕項目、大額設備購置項目、實訓室建設項目、專業建設項目、校企合作平臺建設項目等。通俗地講,項目支出是學校“發展”的費用。項目支出預算根據發展項目建設規模和水平檔次,通過編制建設方案和造價清單來確定支出規模。
高校必須樹立戰略預算思想,預算編制要和學校事業發展規劃相結合,實現預算編制的精細化、預算執行的精準化和監督考核的精確化。為實現預算的精細化編制,學校還要加強預算編制人員的業務培訓,健全預算編制業務流程,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等來提高預算編制質量、效率和水平。(作者單位: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