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
摘? ?要:檔案是重要信息保存方式,檔案保密工作關系到國家和人們的信息安全,公開機制則保障了公民的信息知情權和使用權,面對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新形勢,如何對檔案信息開展保密與公開工作也就顯得十分重要。本文通過對檔案信息管理當中的保密機制和公開機制進行分析,探討在新形勢下檔案信息管理工作的發展方向,為提升檔案信息保密性和實用性提供參考。
關鍵詞:檔案信息? 保密機制? 公開機制
國家對于人民和國家安全信息的保密工作一直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隨著信息化和電子政務的發展與應用,對于個人信息的保密工作已經變得越來越具有挑戰性,如何制定合理的信息公開機制,保護公眾的信息安全,是當今時代檔案信息安全性發展的重要方向。
1? 新形勢下的檔案信息保密和公開之間的矛盾
檔案信息的保密機制與公開機制是一個相互矛盾卻又共同存在的工作內容,是檔案工作當中最常遇見的矛盾問題。2010年10月1日修訂發布的新《保密法》更是對檔案信息保密工作內容進行了規范。檔案信息管理工作既要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又要做到正確公示信息,保障人們最基本的知情權。因此檔案信息保密和公開機制應當對檔案信息的審查、安全、服務、人員等方面重點完善,以便能夠提高檔案部門的檔案信息管理效率,平衡好檔案信息保密與公開之間的矛盾關系。
2? 新形勢下的檔案信息建立涉密審查機制
檔案信息作為將來可以被開發和利用到某一項工作中的信息資源而被存放,因此檔案部門需要對檔案保持一定的公開性。而當牽扯到涉密檔案的情況下,一定要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審查機制,確保涉密檔案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會造成信息的泄露。在信息發布前要注意嚴格定密,一些檔案中可能會牽扯到部分國家的隱秘信息,如果將含有這些信息的檔案發布出去,就會對國家的安全產生危害,還會影響檔案機構和保密機構之間的聯系性,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2.1 明確審查涉密檔案信息
根據2010年修訂的《保密法》中明確規定,只要是涉及到國家安全和利益的檔案信息,都應該作為國家秘密處理。這些信息一旦發生泄露,就有可能造成國家在經濟、政治、國防和外交方面的安全問題和利益損害。所以對這些信息的存放和使用都必須經過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的監察。在該項法令中還明確指出了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所具備的各種職能,對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和檔案信息管理的相關職能部門所存在的關系按照科學合理的原則進行了規范[1]。在這段關系當中,無論是保密行政管理部門還是檔案行政部門都是審查的主體,為涉密檔案信息的安全管理做保證。這樣不僅可以促進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在進行保密工作時執政水平的提高,還有利于加強對檔案信息保密工作的監管力度,而且對于檔案部門以及相關的權限部門合理利用涉密檔案信息提供了方便。
2.2 確定檔案信息密級問題
當檔案信息管理的過程會出現無法判定密級,或者對是否屬于國家秘密的情況難以確定的情況下,應當向行政保密管理部門申請檢查,以免出現在檔案信息保密內容上出現爭議,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和定密不準的情況。聯合行政保密管理部門進行檔案信息密級的確定,能夠有效的保護國家的秘密,防止信息發布出去之后出現秘密泄露的事故。對于牽扯到國家秘密的檔案,無論是對信息的密級還是對保密期限,都應該根據檔案查閱者的知悉范圍進行隨時的調整,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2010年修訂的《保密法》還確定了定密責任人的制度,該制度能夠幫助檔案信息明確責任歸屬,還能夠對檔案信息定密的權限進行限制,防止檔案定密的混亂,保障檔案信息定義的準確性和嚴密性[2]。
2.3 檔案信息解密期限
檔案信息的保密工作是有成本的,所以對于很多的信息保密機制都具有一定的期限,當相關檔案信息已經失去時效性的時候,就可以對檔案信息進行解密。所以檔案部門應該根據檔案內容確定檔案審核期限,定期排查涉密信息,對變更保密信息范圍后不再作為涉密檔案的檔案信息進行解密處理,對于已經失去時效性,公開后不會對國家的利益和安全造成損害的信息也要進行解密處理,以便能夠減少保密成本的消耗,也能方便公眾對于相關信息的開發與使用。
3? 新形勢下的檔案信息建立安全保障機制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當前很多的檔案信息管理工作都已經做了數字化的處理,在信息網絡安全方面便存在了一定的風險。保存涉密信息的網絡渠道包括檔案信息的內網以及外網。涉密檔案信息網絡中的外網是指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檔案信息發布工作的平臺,該平臺同樣為公眾查詢檔案信息進行服務。而內網是指只和內部機關的網絡進行連接,以便能夠實現機關內部的電子檔案的傳輸、接收工作,方便進行查閱和備份。涉密檔案信息的網絡安全包含網絡安全管理的全部體系,無論是物理層面的還是鏈路層面的,都有可能對檔案信息的保密工作造成威脅。還應該考慮操作系統和應用平臺處在個人終端的信息使用安全,確保檔案應用系統的安全,保障涉密檔案信息在進行網絡信息化的過程中的絕對安全。
4? 新形勢下的檔案信息建立公開服務機制
檔案信息的管理不僅要保障涉密信息的保密性,維護國家的信息安全,還要促進政府信息的公開透明,確保信息資源可以被合理的利用,保證公眾在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三個方面權利的實現。所以對檔案信息的管理不僅要做好保密工作,也要做好信息公開的工作。檔案公開機制的實質是對公權民主權利思想在檔案信息管理層面的表現。對于在法律和行政法規中明確規定應該公開的事項,要及時予以公開,維護公民的正常權利。對于《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中所規定的信息,也應該在符合公開條件后予以公示,相關的檔案部門要配合好政府的工作,對于以文件和檔案形式存在的政府信息,要合理的利用起來,擴寬使用范圍和渠道,以方便民眾對于政府信息的獲取。
4.1 明確非涉密檔案信息范圍
非涉密檔案信息包括公示檔案信息以及過期檔案信息。在我國新《保密法》中第15條明確規定了檔案信息的保密期限。對于不能確定期限的保密信息,可以按照解密條件進行信息公示。對于絕密級檔案信息保密時間不超過30年,對于機密級信息保密時間不超過20年,對于秘密級檔案信息保密時間不超過10年。一旦檔案信息已經被公布,則視為解密信息。對于已經解密的檔案信息,要最大化程度開放檔案,積極落實檔案法律法規中的相關條款。
4.2 建立非信息公開服務平臺
對于非涉密檔案要建立信息公開服務平臺。公眾對于非涉密檔案信息以及解密檔案信息的獲取需要有專門的官方渠道,以確保檔案信息的準確性和正式性。防止類似非官方數據冒充解密檔案在公眾之間造成謠言流傳這種事情的發生。要建立官方信息公開服務平臺并予以宣傳和公示,讓公眾清楚可以查詢正規檔案信息的渠道,整合分類檔案信息內容,為查詢提供方便。
5? 結語
針對檔案信息管理工作不僅要做到對涉密信息的保密,還要做到對非涉密信息的及時公開,以便為信息的開發和利用提供資源支撐。因此需要在檔案管理工作時要建立完善的監察機制、保障機制、公開機制,以便提升檔案信息管理的保密性和實用性,服務于人民。
參考文獻
[1] 吳娜.政府機關檔案室信息保密與公開的實施策略[J].辦公室業務,2019(17):67.
[2] 張化偉.政府機關檔案室信息保密與公開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9,21(13):149.
[3] 李宗鵬.淺談檔案管理中的保密工作[J].辦公室業務,2019(22):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