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秋景

摘? ?要:在高職醫學院校當中,預防醫學是一門重要的必修課程,其面向是非預防醫學專業的學生,進行此課程教學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得學生養成預防為主的思維與觀念,在之后工作實踐中能夠順利進行預防服務。預防醫學在考查課程范圍內,所以也有著學生重視臨床、忽略預防,以及重視考試、忽略考查等情況。為促進學生們綜合素養提高,強化臨床實踐和教學間的銜接,教師則能夠利用創新考察模式,讓學生自主進行學習,從而提升其綜合素養。
關鍵詞:預防醫學? 過程性考核? 教學研究
為全方位提升醫學學生的綜合素養,增強教學和臨床實踐工作的銜接,教師期望利用改革考核方式,全面帶動學生自主性提高,促使教師教學模式的革新,以及學生知識技能的全方位發展[1]。而過程性考核方式是內外聯合以及開放性的評價模式,對學生學習成效的評價交融于整體教學歷程當中,擁有考核形式靈活、知識全面、學生學習情況反饋快等特征,目前已經得到廣泛的認可與采納[2]。
1? 過程性考核運用理論根據
“行動導向教學方法”是把過程性考核采用于預防醫學教育上的理論根據[3]。“行動導向教學方法”是目前教育中新型的教學模式,其并不是一項非常具體的教學模式或者方法,而是以提升學生學生能力為主要目的教學方法總稱,其關鍵核心為把行動與學習過程進行結合統一。“行動導向教學方法”打造的是一項和培育職業技能密切關聯的行動體系,此體系當中,學生是學習過程中的主要中心,教師則是學習過程中的主要組織人,利用多項活動教學模式,如任務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等等,引起學生對于知識學習的興趣,使得學生能夠自主地利用自己的大腦、雙手進行學習,謹遵“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系統、完整的行動過程順序[4],促進學生經過自主獲得訊息、自主制作計劃、自主落實計劃、自主評價計劃,由此掌握醫學專業知識和技能,進而建立自己的專業知識體系。
2? 預防醫學教學中過程性考核應用探究
預防醫學課程當中涉及到的基礎理論知識非常多,需要學生擁有熟練的專業實踐能力、對新專業知識的掌握能力與創新實力。所以,對于學生專業成績的考察,應該從重視基礎專業知識、實踐技能過程中提升對新知識的獲取和創新能力的考核[5]。
2.1 過程性考核方案設計
筆者將過程性考核方案設計成三部分。其一是平時考核,占總成績的30%。其中包含上課出勤率(10%),日常作業(10%),課堂表現(10%)。其二是項目任務考核,占總成績的40%。包含項目清晰明確(10%)、資訊消息(10%)、同學合作能力(5%)、項目完成結果項目報告(15%)。此部分所有學生學習項目任務為一小節,每一小節完成一次考核,考核準則與項目任務學習準則相一致,項目任務學習準則和臨床實踐預防工作服務銜接。其三是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考核,占總成績的30%。根據高職醫學專業人才培育準則,將醫學基礎性知識與技能作為關鍵內容,運用閉卷考試以及實習報告形式。最終考核結果采用字母表示,A表示(90~100分),B表示(80~89分),C表示(70~79分),D表示(60~69分),E表示(<60分,不及格)。
整體考核的安排形式、考核具體內容、考核準則以及人員的多元化。日常考核采用專業教師考評為主;項目任務學習考核采用學生自我點評(20%)、學生互評(20%)、專業教師點評(60%)組成。
2.2 過程性考核方案實踐
2.2.1 關注學生醫學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的考核
每項醫學專業基本知識內容是學習與把握此專業的重要前提。此次考核模式沿用之前考核模式優先,對大家此方面的掌握展開詳細的考查。為了能夠讓學生可以牢牢記住專業基礎知識,本人在此次考核模式改革當中,利用期中考試的模式增強此方面的考察,獲得良好的成效。預防醫學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實踐能力影響到是否把設計方案進行實施,所以把傳統形式考核方式當中的實習考察要保留下來。
2.2.2 關注現代網絡信息的利用實力考核
伴隨著前沿專業學科的發展以及現代網絡科技迅速進步,國內外專業技術互動交流的載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現代網絡是獲得信息的關鍵載體,現代網絡教育教學正在悄然的改變人類學習的方式方法,網絡當中擁有海量的醫學數據信息,且現代網絡將國內外各個國家的研究學者聯系起來,學生們能夠從現代網絡當中得到更多的指導意見。全新的考核方式要求大家在撰寫論文的時候,要熟練運用網絡技術,充分運用包含的醫學資源,將研究課題關注的健康問題的創新進展可以在詳細的體現在論文撰寫當中,并且把檢索、梳理、分析網絡信息的能力添加到考核體系當中,著重培養學生運用網絡信息的觀念與自主獲得新知識的能力。醫學教育是一項終身教育任務,此過程極大的提升大家自主學習能力,這是學生在過單一試卷考核實現不了的。
2.2.3 加入項目任務課題設計技能與論文撰寫能力的考核
過程性考核體系當中,教師進行相應指導,學生們依據教學內容,利用文獻查找,搜尋自己研究的健康問題,進行選題立項,采用小組形式進行調研,最終撰寫成相應的論文。經過對學生們的項目任務課題方案的設計以及論文撰寫的評定檢測學生的綜合素養。有效的提升學生自身的專業知識的運用以及論文撰寫能力。
3? 過程性考核應用結果
課程結束的時候,本人對105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詳見表1。過程性考核并不全然在意專業考核目標的準則化、方法的規范化、考核的精確化,學生能夠依據自己的特長發揮技能。進行過程性考核的時候,學生更好的將精力用在日常專業知識積累以及專業綜合技能的提升上,有助于帶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且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 討論
在2012年我國教育部頒發的《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當中提出:“重視學生學習過程考核以及能力點評”。經過以上改革,讓學生們在學習與掌握教學大綱要求的專業基礎知識之外,經過課下查詢數據資料、設置項目任務,以及撰寫論文,掌握了課堂當中了解不到的能力。經過運用所學新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都到了非常大的改觀,獲得知識的途徑得到了拓展。特別關鍵的是學生慢慢清楚自己具體的學習方向,掌握有效的學習能力和技巧,這對大家日后的實踐工作有著非常大的幫助。考核最終成績運用字母表示,著重強調學生學習過程的重要性,對學生日常要求進行細化,對最后的成績分數粗線條化,由此學生們在學習當中的壓力得到弱化學習興趣得到強化,學生帶著興趣進行學習就會是主動的而非被動的。經過實踐筆者認為此考核體系良好的體現出考核的過程化記憶綜合化,充分提升了學生的綜合專業素養。
參考文獻
[1] 趙不非,王宏升,王宇鳳,等.過程性考核在預防醫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8,33(5):524-525.
[2] 王晶.醫學課程整合的現狀與對策——基于南方醫科大學課程整合實踐的研究[D].南方醫科大學,2015.
[3] 朱以敏,楊麗萍.PBL學習模式在流行病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與探討[J].現代預防醫學,2019,46(11):2108-2112.
[4] 金佰明,萬思源.形成性考核在預防醫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15):42-43.
[5] 唐龍妹,高霞,張曉琳,等.預防醫學專業《衛生統計學》教學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5(34):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