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萌
摘要:隨著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發展得到極大提升,同樣的互聯網技術應用到高校審計行業,也為這一行業帶來全新變革。伴隨互聯網+的深入,信息化程度逐漸提升,以電算化為代表的新技術與新系統的應用,使得高校審計工作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同時高校審計工作重點也發生了轉移。為保障高校審計工作的管理有序開展,本文以互聯網+為背景研究新技術形態下對高校審計工作的一系列影響,通過對當前高校審計管理現狀進行分析,尋找不足,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策略,以期能夠為提升高校審計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論和實踐依據。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工程;審計管理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迅猛發展,其衍生的“互聯網+”與國民經濟各行業相結合均能產生經濟效益,為傳統的行業發展注入了全新活力。在日常工作中,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互聯網新型技術的應用,使傳統行業發展勢頭不降反升。審計行業與互聯網+同樣如此,在互聯網時代引導下能夠構建全新的審計思路與評價體系。同時,我國國務院出臺的一系列文件也為審計工作的思路和內容指明了方向,如對國有資產、公共資金、干部履行經濟責任等內容的要求。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的復雜性和審計工作開展的必要性有目共睹,因此,高校對資金的劃撥及用途進行全面審計十分必要。在互聯網時代下,高校內部審計工作水平想要向上跨越一個大臺階,需要在當前時代的引導下,以時代特征為基礎去構建審計工作新思路和評價體系。相對來說,國外對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的研究起步較早,理論成果發展至今漸趨成熟和完善,國內對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的研究卻仍處于探索階段。
一、當前高校內部審計管理的不足之處
內部審計的概念具有廣泛性,可運用于各行各業,但是在每個行業內又有其特殊性。內部審計管理的不足之處,在高校審計業務中同樣適用,并被普遍認可,因此本文針對高校內部審計業務的特殊性,指出不足之處。
(一)審計人員計算機水平較低。
綜合來看,制約當前高校內部審計管理水平無法提升的原因之一,是審計人員計算機水平較低。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第一,高校的工作比較穩定,不存在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使得部分高校員工沒有及時更新知識儲備,由此造成了學習水平和學習心態的滯后。部分審計人員年齡偏大,在面對計算機、互聯網等新事物時,疏于學習,因此在應用計算機和互聯網進行日常工作時效果差強人意;第二,還有一部分審計人員將“互聯網+”看成是技術層面的操作,忽略了應該將互聯網思維運用于工作,往往出現對數據的處理僅限于簡單的文字操作、表格制作等,很多時候計算機只是他們制作表格、錄人數據的一個簡單工具,對計算機技術的運用還停留在表面。
(二)審計工作因循守舊,難以充分發揮審計管理效能。
在既往的審計工作中,高校財務審計人員比較重視日常財務審計工作的開展,主要是對高校財務收支內容的合法性與真實性的平衡,審計工作范圍覆蓋面不足。高校工程審計工作,主要是將控制工程造價作為高校審計工作的重點,在此方面能力突出者相對較少,審計隊伍配置不足。即便是從事高校審計工作數十年的審計工作者,受傳統工作思維影響,開展高校審計督查工作時,也常常忽略新時代高校的特殊性,因此無法充分發揮審計管理效用。
(三)專業性受限,審計風險管理水平較低。
高校審計工作不同于日常的高校財務審計工作,開展這項工作既需要審計人員具備專業的工程審計知識,也需要具備過硬的財務審計知識,因此風險管理的難度比較大。主要表現在:第一,高校審計人員缺乏一定的風險意識。許多高校審計人員并沒有專業的審計工作背景,多為高校財會人員,因此對工程造價相關的風險因素了解不夠透徹,例如在工作中面對勘查、設計招標、建筑材料價格波動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很容易發生審計事前的預測不準確,事中監督工作的不夠細致;第二,基于審計信息來源有限,高校審計形式落后、業務開展不暢。高校審計的工作重心偏重于對數據的分析和審計,在具體的工作中對數據信息的實際調研少,更多時候審計的信息和數據來源于施工單位,由此便無法保障數據與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二、提升高校審計管理策略
高校內部審計部門應積極建立內控制度,完善內部審計流程細節,為高校教育管理、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提供優質服務。在高校內部審計工作初見成效之時,也不可忽視存在問題的細節之處,為提高管理水平、服務成效,研究并提出提升高校審計管理的措施意義重大。
(一)加強對審計工作認知
從當前高校審計人員的工作常態可以看出,自身學習偏向被動,缺乏積極主動學習的態度。要提升高校審計管理水平,需要從高校審計員工的思想工作人手,從意識層面加強對審計管理工作的認知,提高審計人員的知識儲備和實踐技能,切實將管理信息化應用到日常的審計管理工作中。審計管理人員要認識到當前互聯網時代下新型技術能簡化日常繁雜的工作,以改善管理為前提,以信息化技術為依托,不斷的將信息化工具同審計管理工作有機結合。
(二)構建高校審計管理人才梯隊
歸根結底,高校審計管理工作需要由人來完成,因此要針對當前高校審計工作人員的問題,只有進行針對性的提升和培訓,才能使其能夠適應當前時代下的需求。許多高校審計工作人員包括一些領導人員在內,年齡偏大,掌握的業務技能比較傳統,開展工作往往信奉的還是老一輩的方式方法,對當前出現的一些先進技術和軟件不感興趣。高校審計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比較缺乏計算機應用的相關培訓,他們的計算機應用水平處于平均值以下。基于上述現狀,我國高校要加強對審計部門人員的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培訓,提升他們對計算機以及信息技術的認識,切實提升自身的計算機操作水平。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在培訓過程中,發現人才,利用人才,為高校構建審計管理人才梯隊。
(三)完善高校內部審計信息平臺
依據國家相關政策和文件指示,要在高校內部建設以審計專網、審計內網以及因特網接入網于一體的網絡體系。在日常的工作與學習過程中,高校內部審計人員要積極應用成型的網絡體系以及豐富的網絡資源,去搭建一條暢通的信息資源共享渠道,同時利用業余時間不斷的充實和完善自己。通過高校內部審計信息平臺的搭建,實現高校與高校間、高校與各級政府審計機關之間的有效資源與信息共享。
(四)強化高校審計內部監控
高校審計是高校機關黨委黨風廉政建設重點關注的領域,對高校審計人員嚴格管控,既是對審計人員自身負責,也是對學校負責,更是對黨負責。高校審計、紀檢監察部門應就學校的每個重大項目進行跟蹤監督,對每個環節嚴格把關。一旦發現問題,立即糾正,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其他部門師生如若發現問題,應及時提供線索,做好群眾監督。高校審計人員確有涉嫌違法犯罪行為的,立即移交司法機關,營造良好的高校內部審計風氣。
三、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國內高校審計工作開展相對較為滯后,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審計人員年齡偏大,對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夠、審計目標定位不科學、審計管理效能發揮不足、審計風險管理水平較低等。基于這些原因,應當通過提升對審計管理工作認識、構建高校審計管理人才梯隊、完善高校內部審計信息平臺、強化高校審計內部控制等多種方式來實現高校審計管理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