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

【摘要】目的 研究循證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內科護理的效果。方法 選擇2017年9月~2018年10月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8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治療組采用循證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治療組患者的止血時間、住院時間優于對照組,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循證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護理效果更顯著,可以有效縮短止血時間和患者的住院時間,促進患者盡快康復,具有推廣意義。
【關鍵詞】循證護理;上消化道出血;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4..01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種常見的急癥,是指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發生病變所造成的出血,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包括胃、胰膽、十二指腸以及食管等[1]。大量出血是指在短時間內失血量超過1000 mL,住院臨床表現是嘔血或者黑糞,一般都會伴隨急性周圍循環衰竭,死亡率較高。本研究旨在探究循證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內科護理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9月~2018年10月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8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齡21~69歲,平均(54.28±3.94)歲;治療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22~69歲,平均(54.32±3.87)歲。兩組一般資料用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治療組采用循證護理,具體操作如下:
1.2.1 循證前準備
學習循證護理的相關知識,掌握循證護理的具體措施。分析患者的臨床資料,掌握患者的實際病情,然后根據護理經驗,分析循證護理的原理和要求。
1.2.2 循證問題
根據患者的臨床特點提出循證問題,包括患者的出血情況、住院時間、病情發展以及心理狀態等。
1.2.3 循證支持
根據循證問題查找相關資料,明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找到相關護理實證,并對所查到的資料進行全面評估,確定相關資料的真實性、可靠性、有效性、科學性以及可行性,然后結合實際的護理,總結出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
1.2.4 循證實踐
循證實踐主要包括心理護理、生活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中要積極主動的和患者交流溝通,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明確患者產生不良心理的原因,針對性進行開導,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促進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提高治療效果;生活護理中患者要多休息,調整患者的臥床姿勢,盡量不要讓患者過度用力,以防患者的病情加重;飲食護理主要是指導患者的飲食,進行合理搭配,加強患者營養補充,讓患者自身的抵抗能力和免疫力提升。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止血時間、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對所得的數據用SPSS 21.0統計學分析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x±s)實施t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用P<0.05表示。
2 結 果
經過護理后,治療組患者的止血時間和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如表1。
3 討 論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主要包括傷腸胃疾病、門靜脈高壓、上胃腸道鄰近器官或者組織疾病、全身性疾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包括嘔血和黑便、氮質血癥、失血性周圍循環衰竭、發熱、貧血和血象變化[2]。上消化道出血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都有很大威脅。
本研究中循證實踐主要包括心理護理、生活護理、飲食護理,通過這些護理措施來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讓患者更加舒適,促進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來提高治療效果。
在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中,常規護理和循證護理相比,后者效果更加有效,可針對出血原因和患者的病情采取護理措施,護理更加全面,有助于治療,促進患者盡快康復。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護理效果更顯著,可縮短止血時間和患者的住院時間,促進患者盡快康復,具有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 肖 ? 樂,崔 ? 焱.個性化舒適護理在急性腦卒中并發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9,40(14):1840-1841.
[2] 范治華.分析循證護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53):27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