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爽
【摘 要】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能變抽象為具體,化靜態為動態,直觀呈現內容,建構知識聯系,能促進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深度理解。本文主要從提升教師信息素養、實現教學有效融合、依據學情合理設計等角度闡述多媒體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關鍵詞】 小學數學;多媒體;策略
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多媒體、電子白板等融入數學課堂,促進教學手段、思維方式的變革,調動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要深刻理解多媒體教學的內涵,促進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以促進思維的發展、目標的達成。多媒體是多種媒體的融合,是將文字、圖畫、音頻、視頻等借助于計算機進行播放與呈現,能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形象具體,能改變學生的認知方式,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系統、更為直觀,能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促進學生的數學理解。多媒體技術能融入多種資源,將數學人物、問題情景、數學史實等融入數學課堂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情感,讓他們產生環環相扣的思考。多媒體的應用也能增加課堂容量,有效節約課堂時間,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所具有的價值。但縱觀當前的多媒體教學,教師以多媒體替代教師的板書或簡單地羅列教學內容,沒有有效地加以整合運用,不能促進多媒體技術的有效運用。部分教師瞬間呈現演算過程,學生的思路難以跟上展現的速度,失去了知識的理解內化。如何提高多媒體應用的有效性,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提升教師信息素養
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強多媒體技術與學科課程融合的培訓,要讓教師會用多媒體、用好多媒體。教師要學習現代教育技術,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能將課堂中的教師、學生、內容有機融合起來,使多媒體的應用達到一個新的層次。在傳統教學中,教師針于圖形幾何教學。往往用粉筆在黑板上畫圖的方式,既費時又費力,而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結合起來,借助于幾何畫板軟件、電子白板等靈活地呈現圖形可實現翻轉、平移等動態效果,還可以聚焦顯示重點內容,能變靜為動,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教師要轉變自己的傳統觀念,要將多媒體融合的理念應用于教學實踐中,能促進學生信息能力的發展、綜合素養的轉變,讓學生感受到多媒體教學所帶來的樂趣。
二、實現教學有效融合
小學生已經初步具有抽象思維的能力,但他們仍以直觀的形象思維為主,教師要依據學生的身心特點,直觀、形象、動態地呈現教學內容,促進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如在學習蘇教版五上《三角形的面積》內容時,教師運用電子白板的“拖動”“翻轉”等功能讓學生建立三角形面積與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聯系。學生能一目了然地掌握三角形面積公式的緣由,也懂得了轉化的數學思想。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認知基礎,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他們的興趣愛好,發展他們的多向思維。教師在教授內容時,要依據學生的特長進行針對性地教學,有的學生思維能力強,擅長于分析推理;有的學生計算能力好……教師要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從不同的角度設計內容,并根據學生的學習層次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要。
數學知識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學生不能深入理解概念、公式的內涵,就無法準確地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教師要依據多媒體技術開展深度教學,為學生留有充足思考的時間,在問題提出后,教師不必急于講解或讓學生回答,而是為學生留有空間,讓他們經過思考后形成自己的思路,這樣能使學生的思維走向深入。教師要強調算理的展示,如果我們一次性地呈現或只向學生展示結果,這樣就會忽略了學生思考運算過程,會使學生對算理的理解較為膚淺。如在小數除法計算中,教師要學生展示基本的計算過程,還讓學生配合多媒體進行手寫,這樣能讓學生在多媒體的引領下深刻地掌握算理。數學知識具有嚴謹性,教師手工繪制圖形時不夠精確,這會影響學生對內容的理解把握,教師在畫圖時可以借助于幾何畫板等軟件,畫出的圖形不僅準確,而且能增進學生對問題的理解。
三、依據學情合理設計
數學學科具有抽象性,如果設計不當就會顯得枯燥無味,而小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而教學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借助多媒體教學,以圖片、動畫等吸引學生的眼球,給學生帶來視覺沖擊,調動他們參與數學交流的興趣。教師要創設數學情境,讓學生的好奇心融入情境之中,調動他們的主觀學習意愿,讓他們投身于數學活動之中并展開探索。如在學習蘇教版三下《24小時計時法的認識》內容時,教者選取了生活中起床、上學、午飯、下午課間活動、放學、看新聞聯播、休息等生活中的畫面,讓學生在時針、分針不停地轉動中體會到一天有24小時,時針在鐘面上走2圈,這樣的教學能增進學生的生活體驗,能提升他們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在數學教學中,多媒體的使用能充實教學內容,但如果多媒體中融入了過多的信息,教師播放的速度過快會使學生的思維無法跟上教師的節奏,他們不能及時地理解內容,結果只能是“欲速則不達”。教師要合理地使用多媒體,配合講解、學生的思考、交流,能加深學生的印象,引發學生的互動。多媒體的使用給教學帶來諸多優勢,但如果擠占了互動的時間,使師生之間的交流變少,就會對學生的理解產生障礙,也影響了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教師要加強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內容的整合,讓學生利用網絡搜集資料、加工信息、探索交流,能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提升學習數學的效率。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借助于多媒體創設情境,變抽象為具體直觀,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深入思考。教師要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合理設計,因生施教,促進學生對數學內容的深度理解。
【參考文獻】
[1]張建華.小學數學技術整合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6).
[2]沈文漢.摭談多媒體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定位與優勢[J].中國電化教育,2011(10).
[3]黃少榮.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應用[J].教學與管理,2004(24).
[4]李元慶.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