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紅,鄭磊石
(集美大學體育學院,福建 廈門 361021)
互聯網技術與開放教育資源的結合,形成了一種非常熱門的在線課程學習模式。隨著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的快速推廣,世界各地的高校和教育機構紛紛投資建設在線課程學習。中國也是如此,早在2014年,教育部便順應時代發展設立了針對在線教育進行研究分析的部門[1]。如今隨著健身熱潮在全球范圍內興起以及2003年的SARS和仍威脅人類健康的新冠肺炎(COVID-19)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人們越來越重視自身健康狀況。2020年年初,針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擴大這一現狀,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大力推廣居家科學健身方法的通知》指出:“為滿足疫情防控期間群眾的健身需求,各地體育部門要在當地黨委、政府和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積極倡導居家科學健身。”通知中鼓勵利用新媒體推出簡易與科學有效的科學健身方法。所以,足不出戶的“居家隔離”或許將成為今后特殊時期居民必須適應的一種特殊生活方式。因此,互聯網技術在線教學與健身娛樂可為人們提供選擇。
人的身體如果缺乏足夠的運動與鍛煉,會出現心理和生理等各種亞健康問題,更重要的是會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因此,廣大民眾提高人體自身的免疫能力是與新型病毒或傳染性疾病抗爭的有效手段之一。健美操運動,因其健身效果明顯且簡單易學,受到廣大健身愛好者的歡迎,然而健美操運動目前主要在學校體育課程中開展。為了讓健美操運動得到更多體育愛好者的認同,就迫切需要探索一種低成本、大規模和高效率的健美操推廣途徑,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的在線教育方式提供一個新的教育形式。目前推出在線健身、瑜伽的網站越來越多,但是類似體育課程一樣系統的健美操在線教學課程較少。推進健美操在線課程的發展,完善健美操教學資源的網絡推廣,給社會上眾多健美操喜愛者提供一個全新便捷的健美操學習平臺迫在眉睫。
健美操作為一項新穎的體育項目,具有體育和藝術的雙重特點。依照不同的學習目的,健美操可以分為三種滿足不同練習需求的類型:鍛煉身體的健身性健美操、專業體育競技所使用的競技性健美操以及為了展示藝術美的表演性健美操[2]。由此可見,健美操課程需要具備以下特質:具備多樣性可以滿足不同的需求、飽含藝術美具有獨特魅力、注重示范教學和注重教學的直觀性、音樂伴奏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善于運用分解與組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動作表現能力[3]。
在教學模式方面,傳統健美操教學主要具有以下這些問題:健美操教師隊伍不完善;健美操的教學方式單一;健美操教學內容不夠合理,缺乏科學的考核形式;“以教為主”不能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學生的參與度不夠,學習局限性大,缺少能動性和靈活性[4]。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在線教學是中國體育改革的必然趨勢。借助互聯網技術,健美操在線課程具有突破空間限制、提高學習效果、提高創新能力、突出學生主體性、培養終身體育理念等優勢[5]。
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的作用,健美操的教學理論基礎對教學課程設計的各個方面都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健美操在線教學課程設計的理論基礎主要有以下三種。
依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和影響者,而學生才是知識的處理者,是知識體系的構建者[6]。因此,在設計健美操在線課程時,應以學習者為中心,根據學習者的動機需求和差異設計健美操在線課程。
學習是一個認知過程,認知負荷直接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效果。把握認知負荷,增加長時記憶促成了碎片化學習的理念[7]。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在線課程能夠滿足人們碎片化學習的要求。因此,在健美操在線課程的創編中也應該遵循該認識理論,對健美操的學習內容進行分解再關聯,形成符合邏輯關系的課程知識點網絡模型。它不僅方便了學習者的碎片化學習,而且可以減輕記憶負擔,實現高效學習。
斯金納的程序教學理論主張讓學生能夠依照自身能力去設計學習計劃。在線課程也體現了該教學理論,尤其是其中的及時反饋原則、小步子原則和自主性原則[8]。根據這三個原則,在健美操在線課程設計中,應劃分學習單元和知識點,分段進行教學;建立同步練習和互動平臺,跟蹤反饋學習情況;提高學生主動性,滿足學生自主調整學習計劃的需要。
以上三個理論相輔相成,對健美操在線課程的設計具有指導意義,明確了健美操在線課程建設要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是知識體系的構建者,并將教學過程碎片化,分重點、分章節地進行教學視頻制作,讓學生可以自主地制定學習計劃,同時輔以便捷的在線反饋和交流途徑,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有利于健美操的推廣發展。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健美操在線課程設計應基于教育理論和健美操教學內容的要求,依照教學課程設計的六個要素,設計出具有科學性、創新性的在線教學課程。健美操在線課程的教學設計有以下六個要素(圖1)。

圖1 健美操在線課程教學設計的六個要素
根據對傳統健美操課程的研究分析,健美操在線課程的教學目標主要分為以下五個方面:
(1)提高學生對健美操的興趣,能夠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
(2)全面了解健美操運動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術,能夠熟練展示動作技能。
(3)能夠對自身的健美操學習進行基本的測試和評價,掌握一些訓練方法。
(4)具備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質,在運動中體驗運動的樂趣。
(5)能夠培養良好的體育道德、創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根據傳統健美操教學的任務:傳授簡單的技巧和套路、引導學生進行技能練習、培養學生的練習習慣[9]。在線課程的教學任務應該包含以下幾點:
(1)解釋健美操基本理論知識。
(2)傳授簡單的動作技巧和套路。
(3)提高學生的藝體素質。
(4)培養學生的藝術表現力。
(5)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
健美操具有簡單易學的特點,相關場地和器材的選擇也較為靈活[10]。因此,健美操在線課程的內容設計也要將健美操課程的特性充分發揮,教學內容要便于學習且適合各種場地,還要包含不同難度、不同類型的學習內容以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年齡的學習者。同時需要兼顧兩部分:健美操理論內容教學和健美操技術內容教學。能夠讓學生加深理論知識,更好地理解所學習的動作技能(圖2)。
健美操在線課程的教學方法在設計時將傳統與創新進行了結合,不僅具備傳統講解演示的教學方式,還增添了游戲式和發現式兩種教學方法。
其中游戲式教學是將需要學習的內容融入到游戲的過程中,這是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可以借助游戲的方式來達到教育的目的。健美操在線課程旨在消除學生、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陌生感,激發團隊合作意識。
而發現式教學是基于著名教育家布魯納的發現式學習理論而形成的一種教學方法。發現式學習理論指出學習不應該是一種被動的刺激-反應的過程,而應該是學習者不斷發現新的知識點,主動去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在健美操在線課程的設計中,突出每個環節的核心內容和相互關系,使學習者能夠自行了解知識,通過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構建健美操的整體知識結構,從而促進學習者的求知欲。
健美操在線課程的評價應該包括如下兩個方面:
(1)對學習者的評價:通過在線監測、在線考核的功能對學習者的學習情況進行調查評價,借助計算機技術統計學習者的學習情況并形成圖表,供學習者參考。
(2)對課程的評價:課程結束后,教師根據平臺提供的數據,以訪談的形式掌握學習者對課程的評價。

圖2 健美操在線教學內容設計
傳統的健美操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師生缺乏交流、教學反饋缺失的情況。而借助互聯網技術的在線健美操課程可以搭建便捷的網絡交流和反饋平臺,便于學習者和教授者之間進行交流,避免因面對面產生的害羞尷尬等情緒,學習者可以真實地反饋心中所想,教授者也可以及時地獲取教學反饋,以此對學生進行直接指點,及時調整教學方案,不斷優化教學過程,提高在線課程的質量。
伴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健美操在線課程必然是一個新的發展趨勢,只有不斷融入新穎的教育理念,推動健美操教學方式的改革,整合互聯網技術資源,豐富健美操在線課程內容,才能設計出符合新時代要求和社會大眾學習需求的個性化課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