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輝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是我國文化領域研究中一項重要的任務,有效的利用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傳可以為經濟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加快經濟建設的速度,使得優秀的傳統文化在傳統的過程中加以利用,豐富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并有助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本文以民俗文化中的扎染藝術為例,基于文化產業的視角探討有關非物質文化遺傳的開發利用情況,希望可以對民俗文化的開發利用起到一定的指導意義。
扎染藝術是我國分物質文化遺產中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扎染藝術作為民俗文化的一種具有十分悠遠的歷史。其中原創性是扎染藝術引人注目的地方,因為扎染作品中的每個環節、每道工序都是民間藝人手工完工,每個扎染品都是獨一無二的。現代生活中將優秀的民俗文化加以創新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情況有許多,人們在文化創新視角下,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扎染藝術進行創新,使之豐富了人們的生產生活,促進了某一行業的發展。其中應用最為常見的是紡織業和室內軟裝設計。下面我們就開具體的分析一下。
1.1 扎染所需材料
扎染所需材料一般有面料、繩線、染料試劑、染鍋、針等。其中天然纖維面料使其主要使用的面料;棉紗線、棉綸線是其使用的主要繩線,這種繩線較為結實;染料一般以天然礦物或者植物染料為主,確保了其安全無毒性。
1.2 扎染基本步驟
扎染步驟多樣,其中最重要的步驟為扎花和侵染。自由扎法和對稱扎法是扎染的兩種形式。圖案花型較為規則采用對稱扎法,而對于團不規則的可以使用自由扎法。兩者之間相互組合體現出不一樣的視覺效果。
2.1 圖案主題形式多樣化
我國是一個對民族不斷融合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扎染藝術經過長期的發展,具有其多種表現形式,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不同形式的扎染藝術品體現出了各地不同的文化特色,目前該種民俗藝術流行較廣的地區是南方地區。比如云南大理白族的扎染、四川自貢扎染、彝族扎染等,扎染藝術集中的區域往往是少數民族融合的地方,這樣的低于分布特點使得扎染呈現出不同的團花樣,比如,常見的山水圖案、花鳥團、幾何圖案等,不同的團花樣具有不同的意義。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扎染圖案多是以獨立的形式存在,不同圖案組合在一起的不常見。為此針對這樣的設計現象,我們在積極創新非物質霧化遺傳的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首先不同紡織品種在選擇圖案時,可以在古典團上進行相應的優化,使其具有現代藝術風格的表現形式,將古典藝術與現代藝術有機結合。再者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圖案在設計上可以吸收國外優秀的藝術圖案,做到中外結合,凸顯國際范,比如佩茲利圖案、波斯圖案。在紡織品設計中將我國的傳統扎染圖案與西方文化相融合,會呈現出不一樣的文化韻味。
2.2 多種工藝形式與技法進行綜合
扎染藝術作為防染技術的一種表現形式,在制度過程中能夠就應該遵循防染技術的設計原則。例如,如何防,怎樣防,如果防的質量不過關直接降低紡織品的質量標準。因此,我們在創新扎染藝術的過程中需要針對于扎染的傳統工藝進行創新。扎染常用的工藝為針峰、線扎、捆綁,這些傳統的工藝手法靈活程度不高,因此站在文化創意產業視角上,對扎染的工藝需要不斷的加以創新,提高扎染工藝操作的靈活性。在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扎染技術和扎染工藝也要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將數字化的生產工藝運用進去,比如數碼扎染技術和段然工藝的使用,這樣的生產工藝適合于大規模的生產,便于凸顯織物整體的優勢。此外采用拼接燙鉆的設計工藝會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效果,在今后的扎染技術創新中也是一大發展趨勢。
2.3 色彩層次與肌理變化更豐富
紡織品設計中對于圖案的要求較為嚴苛,往往圖案在選擇的過程中多采用色彩層次鮮明的圖案,這樣類型的圖案會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感受,引起然們的無限遐想。比如同一種圖案中,為了改變其紡織物的風格和韻味可以通過添加不同圖案的表現形式加以完成,因此色彩層次的變化對于扎染藝術是非常重要的。改變色彩層次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來實現,比如在光影作用下,暈化色彩可以體現陰陽相見的色彩層次變化。扎染工藝中離不開染料,染料在使用前需要進行暈染,并對面料進行捆扎,當這兩種操作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所表現的色彩也會有不一樣的效果。比如團紋樣色彩可以體現肌理的變化,這樣類型的扎染設計具有較強的表現力。此外,單色扎染織物是傳統扎染藝術中常用的表現形式,在文化創意產業的視角上,可以組合單色,在色彩原理下會使織物呈現出不一樣的色彩,在此基礎上在肌理作用下,將紡織物的層次感展現出來。
3.1 扎染藝術在室內軟裝中的應用
室內軟裝藝術在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被人們越來越重視。紡織品類在軟裝設計中占有重要的組成部分,受到人們的普遍青睞。比如桌布、沙發、燈藝、各種擺件等都可以將紡織類運用進去。室內軟裝與扎染藝術相結合,在扎染立肌理作用、色彩多樣化的特點下,可以將室內軟裝的空間藝術加以展現。在文化創意產業的視角上,將室內軟裝中有效的應用扎染藝術是目前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開發的重要問題。為了將扎染藝術在室內軟裝中得以應用就需要找到室內軟裝裝飾物與扎染藝術的相同特點,在此基礎上將扎染技術在室內軟裝的獨特作用加以展現,形成室內軟裝新的空間藝術。
3.2 扎染藝術在室內軟裝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扎染技術在室內軟裝設計中的應用作為一門研究性科目,有較高的關注度。其中該科目研究的重點就是室內軟裝設計中將扎染藝術相結合的有效措施,盡可能的在室內軟裝中體現扎染藝術之美。因此,我們在萬花創新產業視角上,需要選擇合適的裝飾布料。傳統扎染布料為無漿白棉布,此種布料染色容易,有較高的透氣性。但是為了滿足室內軟裝的需求在布料選擇上可以選用一些真絲、棉麻織物等。這種材料的紡織物可以將不同消費層次人們的需求得以滿足,并帶給人們不一樣的視覺感受。此外,在圖案設計上可以在傳統圖案基礎上,添加具有現代化氣息的圖案,比如幾何圖案。其次,在模具的使用下,可以將圖案設計的更加具有層次化。顏色選擇上多采用現代化室內軟裝流行的顏色,使其扎染藝術在室內軟裝中極具現代感。再者,伴隨人們生活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立足于文化創意產業的視角,在染料的選擇上采用天然環保型染料,比如一些植物性染料,這樣的設計理念更加符合環保的發展要求,提高人們生活的品質。
綜上所述,扎染藝術是一種民俗文化,它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立足于文化創意產業的視角,對其進行積極的開發利用,使之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元素,這對于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新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加強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課題項目:《吉林省文博單位文創電商發展路徑研究》2019JLDSD25。
(作者單位:長春建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