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互聯網的時代,物流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互聯網+物流”發展前景廣闊。本文闡述了多業聯動含義及內容,在分析多業聯動存在的問題基礎上,從“互聯網+物流”角度出發,探討了多業聯動發展的路徑。
關鍵詞:互聯網+;物流;多業聯動;路徑
一、引言
物流業是經濟發展的“加速器”,物流業連接著生產和消費,與其他行業有著緊密的聯系,在社會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2009年3月,國務院頒布了《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把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列為九項重點工程之一。2009年6月5日三部委就我國的十大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意見中,將物流業列入十大調整振興產業之一。2015年兩會上,“互聯網+”首次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由此正式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與物流的融合已經在我國迅速地發展起來。“互聯網+物流”不是簡單的計算機技術建立網站、發布信息,而是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全程監控物流,實現信息化和資源共享,現今較流行的是“電商+物流”、“物流+供應鏈金融”以及“物流+大數據”等,都是互聯網與物流有機結合的形式。
目前我國的現代物流業剛剛起步,物流業在產業聯動與協同中未能完全發揮應有的作用。多業聯動、協同、融合是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核心內容。國內針對多業聯動發展相關研究的文獻有很多,王自勤(2012)《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內涵與理想模式研究》,提出了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的理想模式;孫浩杰,李毅斌,郭聯(2014)《物流業與三次產業聯動發展機制與實證研究》,運用實證數據測算物流業與三次產業發展之間的聯動關系;程永偉,龔英(2014)《我國物流業的產業聯動發展研究》,指出應加快物流業發展,提升物流業在產業聯動中的主導作用;徐娟(2018)《“互聯網+”背景下湖南省物流業多業聯動的路徑研究》中,在“互聯網+”背景下對湖南省物流業多業聯動的進行調研,并給出了有效發展路徑;駱麗紅(2019)《“互聯網+”及新零售模式下的多業融合聯動發展路徑探究》研究了“互聯網+”及新零售模式下的多業融合聯動發展路徑。
綜上所述,上述大部分學者主要從物流業與其他產業聯動發展進行研究,而本文主要是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以及在現代物流思想背景下多業聯動如何有效發展。
二、多業聯動概念及內容
1.多業聯動概念
聯動是關聯的事物,一個變化,其他的也產生變化。多業聯動是產業分工的結果,聯動發展是一種互利的行為。供應鏈管理是現代物流管理的一個核心思想,供應鏈運作方式也是多業聯動的動力。供應鏈管理是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供應鏈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進行全面規劃、組織、協調與控制。按照供應鏈管理理念,多業聯動指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制造業、農業、商貿流通業、金融業、物流業等多業的協同、聯合、互動、融合發展。多業聯動涉及范圍廣,橫跨的行業也比較多,要能夠更好地聯動、融合發展,需要技術支持、政府政策支持以及基礎設施支持。
2.供應鏈中主要環節的聯動
供應鏈管理,以核心競爭力,通過物流組成的供應鏈戰略聯盟,以便取得供應鏈競爭的優勢,從而實現共贏。多業聯動可以激勵供應鏈上具有共同商業利益的合作伙伴,從而達到資源共享和產業整合。通過聯動通過信息技術制造商可以和供應商實現無縫對接,制造商可以自己生產計劃和供應商供應產品的庫存反饋給上游供應商,供應商根據反饋的信息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生產計劃和庫存,制造商與分銷商、零售商以及客戶之間都可以實現類似的聯動發展,如下圖所示。同時其他行業可以通過物流業相互深度介入對方的管理、組織、計劃、運作、控制等過程,以便更好地實現多業聯動發展,從而推動供應鏈上的企業業務流程、組織結構、信息系統和人力資源朝著更優的方面發展。
三、多業聯動的現狀與存在問題
近年來,制造業、商貿流通業、物流業、農業等產業發展較快,但由于很多原因,多業聯動發展相對滯后,產業間缺乏有機聯系,多產業的協同發展不夠緊密,造成產業鏈上的企業競爭力的較弱,無法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1.傳統體制制約
雖然現在物流業發展很快,但傳統的條塊分割的物流管理和流通體制仍然存在,仍然存在行業與區域限制,這就制約了現代物流的發展,造成了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還沒有完全真正地形成。另外物流需求分散在各個部門和企業,沒有轉化為社會化的需求,物流運作成本高、效率低,物流行業集中度小,有待提高。
2.傳統管理思想束縛
受計劃經濟與傳統企業經營思想的影響,現在還有一部分企業,尤其是制造企業,仍沿襲“大而全”、“小而壘”運作模式,對于企業的內部資源沒有進行有效的整合,對物流外包有顧慮,制造業物流自營比例大。這部分企業沒有供應鏈管理的思想,往往涉及的領域比較廣,沒有把精力放在核心業務制造上,導致成本高,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缺乏競爭力。還有一些企業害怕自己的核心信息泄露,不愿與企業分享信息,聯動發展。
3.缺乏專業經營管理人才
多聯動發展要求管理人員不僅要熟悉本企業的業務流程,也要熟悉合作伙伴企業的業務流程,如物流業與制造業、流通業聯動要求物流企業必須及早介入、參與制造、商貿企業的產品生產、銷售等環節,了解產品生產、銷售等計劃,甚至為這些客戶制定詳盡的物流規劃與設計。對人才提出新的要求,需要具備一定業務知識和專業知識管理人才,特別是熟悉供應鏈細分領域的知識和運作能力。
4.信息技術基礎差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化促進了企業管理水平發展,也促進了物流的快速發展。但目前,很多企業信息化水平比較低,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由于考慮成本的原因先進的信息技術設備沒有投入使用,同時企業普遍缺少高速暢通、動態互聯的基于標準化的信息系統,這限制了企業聯盟之間聯動發展的信息共享,企業與企業之間無法形成有效的對接,以致中間環節消耗增加。
四、多業聯動發展的有效路徑
1.發揮政府部門作用
多業聯動發展能夠實現產業間的資源整合、協同發展,是物流業和其他產業實現雙贏的重要手段,關系到國家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也關系到地方經濟增長。多業聯動需要信息技術、基礎設施以及政策支撐,所以各地政府應該根據各地產業發展的情況以及企業的實際情況,積極推動多業聯動發展。政府應該發揮引導作用,可以通過頒布一些政策性的措施鼓勵一些電商、大型連鎖流通企業、物流企業以及大數據平臺公司的發展,同時可以安排財政資金支持“多業”聯動和融合發展,對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中鼓勵類的企業,在規定的范圍內可以給予相應的稅收優惠,在用地上給以必要的支持,必要的時候給予資金扶持。
2借力“互聯網+物流”模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互聯網與物流與有機結合,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要求,互聯網能夠有效實現對物流資源的整合,這種情況下“互聯網+物流”模式前景廣闊。“互聯網+物流”模式可以利用先進技術監控全程物流,實現物流的信息化,為物流企業延伸精準營銷提供了可能。通過“互聯網+物流”可以加速向其他行業滲透,實現制造業、商貿業、物流業以及其他產業信息共享,為多業聯動發展提供了信息保障和支持。通過“互聯網+物流”模式可以實現線上和線下融合發展,從而可以實現多業聯動發展、緊密融合。
3.建立有效的供應鏈體系
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市場需求變化越來越快,要能夠迅速調整生產應對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制造業、商貿業、物流業等多業聯動應該更加緊密,故建立一條反應快速有效的供應鏈體系很有必要,以便形成一個集成的整體。供應鏈上下游不同的企業聯盟可以不同的多業聯動模式進行融合和協同發展,比如進行供應商管理庫存,物流企業與上游企業共享下游企業生產計劃和庫存信息,通過監控下游企業的銷售和庫存信息,從而實現供應鏈上上游與下游企業的緊密協作,降低牛鞭效應,提高供應鏈柔性。建立有效的供應鏈體系,推動多業聯動發展,產業的企業間可以嘗試JIT配送、供應鏈金融、物流戰略聯盟、協同采購物流、應急物流等其他多業聯動發展模式。
4.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
信息技術是多業聯動的技術基礎,特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更能夠推動多業聯動的發展。使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多業聯動的發展,特別是在互聯網的框架下,大數據飛速發展的前提下,以物聯網、移動通訊、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物流業發展,同時對多業聯動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如通過物聯網技術可以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實現信息交換和通信,從而可以進行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技術。云計算把所有的計算、存儲資源都用互聯網聯結在一起,實現最大范圍的協作與資源分享,云計算是大數據時代的“水電煤”,智慧交通、無人駕駛、物流信息系統等都離不開它,阿里巴巴、京東、順豐等公司快速發展正是由于這一技術的應用。
5.構建公共的信息平臺
公共的信息平臺是多業聯動的技術支撐平臺,是多業聯動的橋梁,供應鏈上制造業、物流業、商貿業等企業可以建設一個公共信息平臺,從而資源共享,協同發展。構建面向供應鏈一體化的企業聯盟信息平臺,進行線上交易,可以實現對上下游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集成,提高服務水平,減小成本所帶來的壓力,減少了中間環節,提高了企業的運作效率,提升供應鏈的競爭能力。如建立政府公共物流信息平臺,能夠使得制造業、商業、物流業、農業以及港口、海關、銀行等不同的行業主體在一個公共的平臺上實現交易服務、信息交換以及進行協同工作。
6.贏在移動端
在移動互聯時代,要實現“互聯網+”的信息化,并不是簡單的建網站、搭建平臺,而是要借助移動互聯網的力量,實現網上交易、運營管理的信息共享,通過APP的開發將企業通過移動互聯網與客戶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實現多業聯動發展。所以,要重視移動端,抓緊開發屬于自己公司的APP,比如物流APP、電商APP、超市APP等。通過移動互聯手機APP建立自己的電商體系,提升企業的效率和服務能力,達到生產、銷售、物流、服務的一體化,形成企業的閉環生態鏈,生態鏈的不同產業可以緊密融合、聯動發展,從而可以提高產業鏈的整體競爭力。
五、總結
“多業”聯動、產業融合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現代物流以及互聯網的發展,“多業”聯動發展是未來發展趨勢?!盎ヂ摼W+物流”促進了物流與互聯網的革新,借助于互聯網技術以及現代物流,多業聯動發展會越來越深入,制造業、農業、商貿流通業、金融業、物流業等多業的協同、聯合、互動、融合發展上升到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王先慶,李征坤,劉芳棟,張靖軍.互聯網+物流[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4.
[2]王自勤.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內涵與理想模式研究[J].研究與探討,2012(8):27-28.
[3]孫浩杰,李毅斌,郭聯.物流業與三次產業聯動發展機制與實證研究[J].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6(2):29-31.
[4]程永偉,龔英.我國物流業的產業聯動發展研究[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3(1):2-4.
[5]徐娟.“互聯網+”背景下湖南省物流業多業聯動的路徑研究[J].當代經濟,2017(9):146-147.
[6]駱麗紅.“互聯網+”及新零售模式下的多業融合聯動發展路徑探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9,41(4):9-10.
[7]錢廷仙.現代物流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44.
作者簡介:陳抗(1980- ),男,漢族,江蘇宿遷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