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晶
隨著我國科技水平、制造業水平的不斷提高,物聯網技術也迎來了日新月異的發展。截至 2018年12月,國內已有31個省市將物聯網作為新興產業進行重點發展。新型傳感器不斷被研發生產,通信技術不斷升級換代,物聯網技術已經蓬勃發展并日趨成熟。交通、建筑、醫療、安防等各個行業都能看到使用物聯網技術的產品。對于發展智慧農業來說,物聯網技術正是其核心技術,是智慧農業中智慧的體現。物聯網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使得智慧農業變得更具體、更現實。
1.1 實時監測功能
在指揮農業大棚系統中裝配了各種傳感器,這些傳感器 可以在任意時刻對農業生產環境中各項條件的數據進行檢測和收集。當傳感器將這些信息數據收集好了之后,就會在有線網絡和無線網絡的幫助下,將農業生產環境中的各項信息數據發送到后端的服務管理平臺。服務管理平臺會對傳輸過來的數據進行存檔,并進行精準的分析。最后將分析出來的結果按照清晰的圖表或者圖片的形式表示出來,方便大棚系統的管理人員進行查看。
1.2 遠程控制功能
服務管理平臺對傳輸過來的數據進行精準的分析之后, 再根據大棚系統之前設規定的最優閥值數再進行分析,得出結果。這樣系統就會了解到農業生產環境中的具體狀況,利用智能識別和操作。
1.3 智能決策功能
通過前端傳來的農業生產區各項信息數據,再加上信息數據的分析和存檔。系統會借助于云計算等科學技術的幫助下, 為不同的農作物專門建造一個專家數據庫。這個專家數據庫可以根據農作物的種植經驗和種植技術,來發揮智能決策功能。
智慧農業大棚系統之所以必備實時監控、遠程控制等多項智能功能,是因為有系統多款硬件結構的存在。首先,Zigbee繼電器和 ADAM-4150 采集器將農業生產區的各項信息數據采集回來。之后再由 Zigbee串口服務器、各個路由器等多個設備的幫助下,將各項數據信息發送到后臺,由服務管理中心接收,并進行精準的數據分析和智能決策控制。最后,在農業生產區配備有高像素的視頻攝像頭,借助于這個視頻攝像頭 管理人員可以實時監控到整個農業生產區的情況。

圖1. 智慧農業大棚硬件結構
3.1 組網設計
1)智慧農業大棚系統中,之所以能進行數據的收集。是因為有了 Zigbee 組網技術的幫助。Zigbee 組網技術通過將系統中所有的節點用通信連接起來。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可以用到 Zigbee 的傳感器、Zigbee 的繼電器以及 Zigbee 的協調器。
2)在智慧農業大棚系統,串口服務器不僅可以促進串口的拓展,還可以成功轉換通信信息和和網絡信息,實現信息之間的互相轉化。所以工作人員需要將串口服務器的工作做好,確定好串口服務器的網址,確定好串口服務器的相關工作形式等。
3)根據系統的軟件設計需求來看,還需要另外配備電腦、 手機、路由器等。有了這些的存在,才能確保設備之間可以正常通信,不會發生信號中斷的現象。
4)當所有的設計都安排妥當之后,才能真正開始網頁的運行和服務。而網頁的運行和服務是需要安裝網頁服務器, 這樣才能真正運行系統
3.2 軟件設計
整個系統包括光照模塊、土壤模塊、溫濕度模塊和通信模塊。 系統關鍵代碼如下:
i(f? val<=50)
{亮 3 盞;}
else? i(f? val>50&&? val<=100)
{亮 2 盞;}
else? i(f? val>100? &&? val<200)
{亮 1 盞;}
else? i(f? val>200)
{滅 3 盞;}
fo(r? i=0;i<5;i++){
val += analogRead(濕度傳感器信號引腳);} val /=5;
while(val<30) {澆水;
fo(r? i=0;i<5;i++){?????? // 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dampness_value += analogRead(濕度傳感器信號引腳);?? }
dampness_value /= 5;} i(f? HValue<=30)
{ digitalWrite(LED,LOW); i(f? Cnt==0){
Serial.prin(t? "AT+CSCS=\"GSM\"\r\n"); Serial.prin(t? "AT+CMGF=1\r\n");
Serial.prin(t? "AT+CMGS=\"XXXXXXXXXXX\"\r\n" Serial.prin(t? "Alarm!!!? H=");
Serial.prin(t? HValue); Serial.write(0x1A); delay(50);? }
本設計是基于 ARM 無線傳感器節點系統進行研究,實現了節點在農田的溫濕度的監測,使農田的監測更加的方便快捷。實現了對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的硬件電路設計,完成了嵌入式設備與硬件設備的連接,實現了節點的數據采集和傳輸功能;節點順利對農田大棚溫濕度進行監測,監測的結果符合預期的實驗結果,達到了預想的效果。
(作者單位:咸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