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雯
高職語文教學確立職業能力培養視角,能夠提高語文教學的針對性,豐富高職語文教學方法,擴展語文實踐教學路徑。目前,高職語文教學認知還存在一定的偏差,職教意識不強,教師素質與需求不對稱,需要轉變教育思想,營造職業能力培養氛圍,突出能力主線,提高學生語文運用能力,加強教師培訓,提高理論指導實踐能力。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與普通院校存在很大的區別,它主要面向社會培養實踐應用型人才。這就需要高職院校根據自身人才培養定位,在學科教學中強化職業能力培養意識,將職業能力培養滲透在課程教學和專業教學的各個領域,充好更好地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發展,提高學生崗位競爭能力,為學生走向社會更好地適應崗位奠定基礎。語文作為高職院校的一門必修課程,它不僅關系著學生語文素養、人文素養的發展,也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重要路徑之一。然而,當前高職語文教學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現狀并不樂觀,需要對當前高職語文教學現狀進行深入反思,確立職業能力培養視角,積極探索高職語文教學的優化策略。
高職語文教學中,確立職業能力培養視角將對語文教學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能夠提高語文教學的針對性,豐富高職語文教學方法,拓展高職語文實踐教學路徑。
1.1 提高語文教學的針對性
當前,高職語文教學沒有引起師生的足夠重視,表現出邊緣化趨勢。在傳統元教學時代,語文課堂教學主要以傳授語文知識培養為主,同時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發展,缺乏職業能力培養意識,職業教育特質不顯著。在高職語文教學中,滲透職業能力培養,能夠強化語文教學的職業特質,將語文教學與學生未來職業技能培養有機結合起來,并根據學生職業能力發展優化語文教學內容,創新語文教學方法,從而使語文教學更好地體現出職業教育特質。
1.2 豐富高職語文教學方法
高職語文教學方法盡管經過改革,課堂灌輸式教學現狀得到了較大的轉變,然而在高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缺乏選擇性,過于簡單、傳統,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生內在需求沒有激活。高職語文教學確立職業能力培養視角,能夠將職業能力培養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迎合學生功利主義思想。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需要對高職語文教學方法進行變革,對接職業教育在語文教學中引入任務驅動法、項目教學法等,讓語文教學方法得到優化,并不斷豐富起來,激活學生語文學習內需,提高學生積極性,在達成語文教學目標的同時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發展。
1.3 擴展語文實踐教學路徑
目前,高職語文實踐教學存在弱化現象,不少語文教師不重視語文實踐教學,導致學生語文實踐能力培養得不到有效的落實,語文實踐教學路徑狹窄。高職語文教學中確立職業能力培養視角,將根據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需要,深化高職語文實踐教學,通過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有機滲透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從而使高職語文單一化的實踐教學路徑得到有效的擴展,使傳統相比封閉的實踐空間得到解放,拓展語文實踐教學路徑。
目前,高職語文教學現狀不容樂觀,普遍存在認識偏差,語文教學中沒有體現出高職教育特點,語文教師知識結構與教育需求不對稱,制約了高職語文教學的進一步提升。
2.1 語文教學認知存在偏差
當前高職語文教學存在的一個顯著問題是教學認知存在偏差,不少高職院校對語文教學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語文課程地位的低下也削弱了教師語文教學積極性,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投入的時間不足,花費的精力也相對較少,沒有認識到語文學習對學生職業能力發展的重要性,從而削弱了高職語文在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需要調整語文教學中認知存在的偏差,從而發揮語文教學應有價值。
2.2 語文教學缺乏職教意識
高職語文教學中,不少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將語文教學與一般院校的語文教學等同起來,語文教學中缺乏職業教育意識,沒有將語文教學與職業教育需求有機對接起來,沒有根據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對語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變革,難以發揮語文教學在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發展中的作用。
2.3 教師素質與需求不對稱
時代在發展,語文教學內容在不斷變革,教育思想不斷轉變,確立職業能力培養視角已經成為語文教學的一種基本價值理念。然而,不少高職語文教師自身素質與新時期語文教學需求存在不對稱現象,不少語文教師教學理念落后,知識結構不完善,與學生職業能力培養需求存在很大差距,難以有效地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學生職業能力培養,需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培養出一支勝任新時期高職語文教學的教師隊伍。
新時期,高職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職業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并根據存在的突出問題優化策略。
3.1 轉變教育思想,營造職業能力培養氛圍
新時期高職語文教學要積極轉變教育思想,根據學生職業能力培養需要,營造濃厚的職業能力培養氛圍,轉變師生對語文教學認識。教師層面,要打破語文教學傳統理念,既要立足于語文學科屬性,又要強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定位,在高職語文教學中有機滲透職業能力培養,從而擴展語文教學效能;學生層面,要改變對語文課程認識,充分認識到語文課程在提高自身職業能力方面的積極作用,主動學習,不斷提高語文素養、人文素養和職業能力等。
3.2 突出能力主線,提高學生語文運用能力
高職語文教學中確立職業能力視角,需要教師優化語文教學,突出能力主線,改變傳統語文教學中重知識現象,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技能,提高學生語文運用能力。首先,教師要不斷優化語文教學內容。在堅持教材為基點基礎上,根據學生所學專業進行有機的擴展,使語文教學內容突出學生職業能力發展,例如寫作訓練可以結合學生職業需求;其次,不斷優化教學方法,為了突出能力主線,我們可以嘗試引入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法等,以項目為抓手,以任務為驅動,強化學生實踐技能發展。最后,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突出職業能力培養。例如,情境創設,我們可以利用學生崗位場景創設情境,從而使學生在模擬的崗位情境中不斷提高實踐技能。
3.3 加強教師培訓,提高理論指導實踐能力
新時期,高職院校要基于職業能力培養和學科教學有機融合的需要,加強對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理論指導實踐技能。首先,拓展培訓平臺。高職語文教師要善于利用傳統平臺和信息化網絡平臺,不斷提高自身理論素養和知識視野,以勝任新時期語文教學需求。其次,深化語文教學研究。教師要基于職業能力培養需要,圍繞語文教學和職業能力培養開展教研活動,通過公開課、示范課、網課等形式,推動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教師要撰寫論文,不斷提高理論水平;第三,推動教師進車間。職業能力培養需要教師熟悉學生所在崗位,了解崗位職業能力需求等,只有推動教師進車間,才能在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職業能力培養。
總之,高職院校傳統語文教學思想已經嚴重滯后于時代,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嚴重脫節,需要確立職業能力培養視角,彰顯職業教育特色,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職業能力發展重要路徑。為了在語文教學中突出學生職業能力發展,需要針對當前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轉變教學思想,營造氛圍,突出能力主線,優化教師隊伍建設,從而將職業能力培養全面滲透在語文教學中,實現語文課程可持續發展。
本文系貴州省教育廳2019年職業教育青年課題,課題名稱:協同治理視域下貴州現代學徒制中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課題立項編號:GZZJ-Q2019019。
(作者單位:貴州裝備制造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