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佳思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改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為文創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為我們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更寬廣的平臺。本文從“互聯網+”背景下出發,分析了“互聯網+”的特征以及對文創企業的影響,指出文創企業現有的問題,無論是在供給端,還是在營銷端都不是很成熟,然后剖析了現有的三種商業模式,對文創企業的發展提出建議,希望為文化企業提供一定的借鑒。
隨著生活水平質量的提高,我們逐漸從物質需要逐漸轉變成精神需要,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為文化企業的發展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且“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文創企業發展帶來了更大的機遇。由此可見文創企業的發展前景不可估量,我們有必要分析現狀,找到現有的問題,實現文創企業的崛起。
1.1 “互聯網+”背景
2015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首次提出了“互聯網+”的概念,立刻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呼應。自“互聯網+”的提出已三年有余,我們對這個名詞也越來越熟悉了,它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了,從互聯網+農業、互聯網+生態,到互聯網+政務,“互聯網+”不斷開拓著市場。李克強總理指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是為了推動互聯網、大數據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進一步實現中國制造的目標。北京大學博士黃騫對“互聯網+”也有自己的見解,他認為互聯網+是希望用國內相對優質與國際領先的互聯網力量去加速國內相對落后的制造業的效率、品質、創新、合作與營銷能力的升級,以信息流帶動物質流,也會與一帶一路整體戰略相結合,推展整體產業的國際影響力。“互聯網+”是當前信息化發展的產物,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采用“互聯網+”的模式不是簡單的一加一等于二,而是產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市場有自己特有的特征。首先是在線化,有了互聯網,給傳統的線下企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但對于文創企業來說帶來了更多的機遇,有了更寬廣的營銷渠道,可以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同促進文創企業的發展;其次“互聯網+”的模式,能夠提供更加符合人們需求的產品,切實滿足每個人的不同需求,實現文創企業這種小眾化產業的最大優勢。“互聯網+”的到來也是對大數據的充分利用,對于文創企業來說,也可以把握大數據,充分掌握客戶的想法,使得數據變成有價值的信息。最后“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也減少了很多的成本,這對于文創企業來說省去了更多的花費,也使得市場交易更為透明。
1.2 文創企業現狀與問題
中華民族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我們必須對自己的文化要有自信,這也為我國的文創企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文創企業是指將文化創意和商業相結合,打造出的新型企業,比如最近流行的主題咖啡館,不僅賣咖啡,還可以聽音樂、看書、社交等,又比如現有的復合型書店,在看書的同時,也提供零食、甜點等小吃。文創企業現有的商業模式可分為以下幾種,一是社交式,通過微信、微博等聊天平臺建立社交圈子,實現廣告等信息的精準投放,二是攻略式,通過將自己的平常的生活經歷、經驗、心得向特定的群體分享,在介紹中添加自己的產品,從而實現盈利,三是資源式,通過一些大數據的分析,或者權威人員的介紹,實現產品的推廣。
目前我們文創產業還處在初步發展的階段,無論是供給端,還是營銷端都不是很成熟。我們與外國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首先是文化創意方面,雖然我們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但是我們缺少創意,缺少人才,正是沒有創新精神,沒有特色想法,使得我們的文創產業寸步難行。甚至因為缺少創意而產生的抄襲,引起社會的反感,使得人們對文創企業缺少了信心。其次市場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生態鏈,沒有良好的市場環境,在資源、力量等方面還存在著欠缺。需要我們認清現狀,來實現文創企業的崛起。
2.1 融合人才
目前我們國家正在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于文創企業來說,也需要從供給側入手。我們需要提供更有質量、更有創意的產品,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創意來源于人才,所以我們首先要大力培養文化素質人才,挑選在文化方面有造詣的人為文創企業服務,可以在資金等物質方面給予一定的支持;此外要為人才提供寬松的環境,不能因為一次創意的不成功,就否定此外所有的創意,可以建立相應的容錯機制,鼓勵激發創意的產生與落實,讓人才放心大膽進行工作,提高效益。最后為了文創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文創企業可以聯合高校建立相應的人才梯隊,為未來的發展儲備人才。
2.2 融合互聯網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文創企業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會。首先我們要充分運用互聯網中的大數據,剖析當下客戶的需求,制定個性化產品,然后由一及多,由點成面。比如說當下美食的文創企業,可以根據互聯網挑選出當地人們最受歡迎的美食,制定出特色的產品,也可以根據銷量、口碑來制造衍生品,形成獨有的品牌。通過互聯網,客戶的需求可以精準的反映到供給側,從而使市場不斷的自我調整,適應需求的變化,也可以激發創意,提高產業化的收益。此外利用互聯網我們可以不僅僅只在線下銷售,而是可以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拓寬營銷渠道,提供更多的商業機會。比如一些手工藝品:扇藝、燈藝,不僅在線下實體店賣,也可以在淘寶、京東等網上平臺進行售賣,并且在線上可以開設專門的文創平臺,使得文創產品集中展現在客戶眼前,吸引人們的眼球。同時對于一些熱門IP線上熱的文化產品,我們也可以推出相應的線下衍生物,最常見的就是電影、電視劇人物的手辦,來推動文創產業的發展。
2.3 融合政府
我們的文創企業還處在初級階段,各方面都不是很成熟,需要政府助一臂之力。首先在政策方面,要對有利于中華文化傳承、社會正能量傳播的文創企業進行一定的政策傾向,在資本設立、稅收政策等方面實行一定的優惠;第二是可以設立專門的扶持基金,對于當地特有的文化產品加大扶持,建立特色文化創意園,充分運用各種產業投資基金,按照市場化運作的原則,引導社會資本投資園區產業項目,鼓勵產業園改革創新,充分發揮文創資源優勢,發展有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文化產業,積極探索文化與科技、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新模式。其次還可以實行一定的人才計劃,引進有素質、有文化修養的創新人才,為文創企業的發展儲備人才資源。文創企業是當下比較新的企業模式,就要有新的社會治理方式,在制度上鼓勵創意的產生、流轉,推進產品的產生,加大對文化產品的保護,完善知識產權制度,嚴厲打擊盜版、抄襲等現象,支持與維護原創。利用互聯網進行審查,健全互聯網審查機制,將文創企業的運作透明化,掌握互聯網時代的話語權。
文創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文化,文化是其核心成分,只有對文化有追求,對文化有熱愛的企業才能實現長久的發展。任何商業模式都是可以復制的,唯有對文化的忠誠是不可以模仿的,我們要堅守對文化的那份初心,才能實現文化產業崛起的使命!
基金項目:吉林省電子商務學會“十三五”規劃項目“新商科背景下民辦高校電子商務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與“課堂革命”路徑研究”(2019JLDS024)
(作者單位:長春建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