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成
【摘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中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取得階段性勝利,為世界疫情防治工作提供了寶貴經驗。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為贏得疫情防控阻擊戰奠定了堅強的政治基礎、堅定的價值基礎、強大的思想道德基礎和堅實的社會基礎,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關鍵詞】新冠肺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制度優勢
2020年伊始,一場疫情叫停了春節前夕的喜氣與祥和。面對快速增長的病例數量、規模巨大的人員流動壓力、春節將至的關鍵時點,中國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采取果斷措施,在極短的時間內有力減緩了疫情傳播,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不僅保護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維護了世界公共衛生安全,贏得了世界衛生組織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贊賞。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個國家相繼暴發,疫情全球化下國際應對機制的構建離不開中國的經驗和影響。事實勝于雄辯,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再一次以鐵的事實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一、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贏得防疫阻擊戰的政治基礎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疫情發生后,黨中央高度重視,準確判斷,及時部署,統一指揮。各級黨組織、政府、企業、社會團體服從大局,步調一致,積極行動,全國“一盤棋”地投入疫情防控。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在關鍵時刻穩定了人心、穩固了大局、爭取了時間、集中了資源,表現出強大的組織力、動員力、號召力、行動力,為贏得防疫阻擊戰提供了堅強的政治基礎。
(一)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全國范圍內的疫情防控領導體系和工作體系得以快速建立
疫情暴發后,黨中央及時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明確了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總目標。1月20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牽頭,32個部門組成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啟動,形成防控疫情的有效合力。1月25日農歷正月初一,中央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并向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派出指導組,推動有關地方全面加強防控一線工作。各省、地、市,各單位立即成立了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掛帥的領導小組,構建聯防聯控、群防群控防控體系。各級黨委和政府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做到令行禁止,廣大黨員、干部積極響應,挺身而出,投身疫情防控斗爭。從中央到地方到基層,從政府到社區到個人,全國范圍內的疫情防控領導體系和工作體系得以快速建立和運轉,為疫情防控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二)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全國醫療資源、生活物資得以快速集中
疫情暴發后,國家迅速對重要物資實行統一調度,建立交通運輸“綠色通道”,醫用物資、生活物資優先保障湖北,醫務人員緊急馳援湖北。1月24日除夕,來自廣東、上海、重慶、西安等地醫療隊700余名醫護工作者星夜逆行武漢。2月7日,建立省際對口支援工作機制,統籌安排19個省份對口支援湖北省16個市州及縣級市。一個月之內,調派330多支醫療隊、41600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調動全國資源,僅用10天左右的時間便建成了兩所高標準、現代化、專業性醫院。在中央指導組的指導下,武漢市迅速改造完成40余家定點治療醫院,13家方艙醫院投入使用。醫療資源、生活物資的緊急馳援,使湖北的診療條件得以快速改善,為疫情防控創造了基本條件。
二、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是贏得防疫阻擊戰的價值基礎
疫情發生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始終是第一位的”,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使全國上下迅速形成共識、匯聚力量,為贏得防疫阻擊戰提供了堅定的價值基礎。
(一)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下,經濟發展得以向生命安全“讓路”
疫情的暴發正值旅游、消費旺季。面對疫情防控對經濟社會可能造成的較大沖擊,中央果斷按下了“暫停鍵”。1月20日,將新冠肺炎納入乙類傳染病,并采取最高級別的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1月27日,決定延長春節假期,為可能出現的春運人潮踩下“急剎車”,繼而又決定推遲學校開學。多地根據實際情況繼續推遲企業復工。整個春節期間,全國范圍公共活動取消、景區關閉、商店關門、工廠停產。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的首次大規模“讓路”,有效減少人員聚集、阻斷疫情傳播,為疫情防控提供了寶貴窗口期。
(二)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下,政治壓力得以向生命安全“讓路”
面對疫情快速蔓延的趨勢,1月22日,中央要求湖北省對人員外流進行全面嚴格管控。1月23日,武漢市實施“封城”,切斷對外通道,暫停公共交通,繼而實施社區村莊封閉管理。1月23日至25日,24個?。▍^、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依法采取病人隔離治療、密切接觸者隔離醫學觀察等系列防控措施。市(縣)、村(鎮)、街道等各級政府包括社區,控制人員流動聚集、進行自排自查、組織隔離觀察、開展消毒防疫等各項工作迅速全面展開。日報制度、出入證制度,網格化、地毯式排查等措施被廣泛采用。面對國際上一些所謂“人權”“自由”“反應過當”等輿論壓力,我們保持住了戰略定力,全國80%以上的確診病例被控制在了湖北,湖北70%以上的確診病例被控制在了武漢,有效阻斷了病毒的人際傳播,為集中救治創造了有利條件。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贏得防疫阻擊戰的思想基礎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感召著中國人民堅定信念,萬眾一心,將文化軟實力轉化為抗疫硬實力,為贏得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強大的思想道德基礎。
(一)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勇于擔當、無私奉獻精神得以生動體現
疫情暴發后,醫務人員面對初期醫療、防疫物資短缺、被感染的高風險,非但沒有絲毫退縮,反而主動請戰,武漢醫院全體動員,全國醫生逆行馳援。武昌醫院院長不幸殉職,金銀潭醫院院長雖患漸凍癥卻依舊堅守崗位,還有“不計報酬,不論生死”的請戰書、自行車騎行300公里的返崗、面向親人離世方向的鞠躬、席地而眠的睡姿、被勒出道道“溝壑”的面頰……讓無數人淚目。醫務人員以不怕犧牲、勇于擔當、無私奉獻的精神投入斗爭,為贏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筑起了一道堅固的長城。
(二)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思想得以充分表達
疫情暴發后,全國上下以各種方式支援抗疫工作。酒店為醫務工作者提供免費住宿,民營企業不計代價捐贈物資,普通民眾為醫生、民警送去食品、口罩,志愿者冒著風險義務接送醫生患者,工人放棄休息緊急投入防疫物資生產,農民把整車蔬菜拉到抗疫前線,民工開著自己的挖掘車加入醫院建設,更有千百萬群眾為支援防控工作慷慨解囊、踴躍捐贈。全國人民以團結一致、守望相助的精神投入斗爭,為贏得疫情防控阻擊戰注入了強大力量。
四、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是贏得防疫阻擊戰的社會基礎
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地位,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并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國有企業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人民根本利益,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之一。疫情發生后,國有企業責無旁貸,主動投身第一線,不計代價、不講條件,全面強化基礎保障,高效建設專門醫院,充分發揮主力軍、國家隊作用。石油石化、電力、電信、糧油、航空運輸等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國有企業,全力保障基礎產品服務供應,承諾并做到欠費不停電、不停氣、不停機。航空企業執行飛往湖北專項包機任務,運送醫療物資,運送醫護人員。糧油貿易企業全力保持糧油副食產品供應。國有企業承擔全國100多家專門醫院的設計建設改造任務。國機集團所屬企業第一時間修訂完善小湯山醫院圖紙,供火神山醫院建設所需。中國建筑調動組織2萬多名管理和作業人員參與建設,晝夜不停施工,電力、石油、通信等企業全力保障。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使我們有了“定海神針”,對“兩個戰場”疫情防控保駕護航,為贏得疫情防控阻擊戰奠定了堅實的社會基礎。
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疫情,從2020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專門作出批示,疫情防控阻擊戰正式打響,到2月21日疫情蔓延趨勢得到初步遏制,中國在短短一個月時間里取得了階段性勝利。正如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所言:“中方行動之快,規模之大,世所罕見,這是中國制度的優勢?!秉h的集中統一領導、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為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階段性成效奠定了堅強的政治基礎、堅定的價值基礎、強大的思想道德基礎和堅實的社會基礎。雖然疫情發生以來也暴露出一些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但是中國在這次“閉卷大考”中彰顯的制度優勢讓我們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
[2]習近平.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2-24.
[3]完善治理,中國探索提供重要啟示——抗擊疫情離不開命運共同體意識[N].人民日報,2020-2-25.
[4]深刻領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N].人民日報,2019-10-30.
[5]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N].人民日報,2020-1-28.
[6]24省份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N].人民日報,2020-1-25.
[7]孫偉平.論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制度的良性互動[J].思想理論教育,2019(9):28-32.
[8]媒體述評:決戰疫情凸顯中國制度優勢.參考消息網,2020-2-29.
(作者單位: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