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青 敬曉娟
【摘要】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高校附屬醫院的志愿者們積極參與志愿服務行動,在摸索中前進,在工作中完善,在實踐中創新,為抗擊疫情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本文闡述了高校附屬醫院志愿者在抗擊疫情中的工作實踐,以期為今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高校附屬醫院的志愿者工作模式提供經驗和借鑒。
【關鍵詞】抗擊疫情;高校附屬醫院;志愿服務;實踐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來自全國120多所高校近300家附屬醫院上萬名醫務人員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馳援湖北省特別是武漢市抗擊疫情。高校附屬醫院的志愿者們積極參與志愿服務行動,為抗擊疫情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一、背景介紹
公立醫院的志愿服務是指志愿者利用自己的時間、技能和資源,圍繞醫療服務過程提供無償的、非職業化的幫助。志愿服務的三大要素和基本原則是:自愿、無償、利他和助人自助。志愿服務工作作為公立醫院文化建設的關鍵環節,是醫療活動的有力補充。做好公立醫院志愿服務工作,是提高醫院綜合實力的重要保障。
近年來,我國的志愿者們在社區建設、扶貧濟困、環境保護、大型賽會、應急救援等領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對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推動社會治理創新、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增進民生福祉發揮了重要作用。跟其他公立醫院相比,高校附屬醫院在醫療人才的教育與培養、醫學技術的提升與創新,以及醫學與教學的融合發展等方面具有優勢,其志愿者主要是醫院職工、在讀醫學生以及來自不同領域的熱心人士等。疫情期間,很多高校附屬醫院開設了市級定點發熱門診,并派出醫護人員加入抗疫醫療隊,全力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本文以兩所醫院為例,介紹志愿者在疫情期間開展的主要工作,從中總結出經驗。
二、人員構成
(一)設立黨員志愿服務工作崗
醫院黨委激勵引導廣大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在疫情防控斗爭中挺身而出、英勇奮斗、扎實工作。醫院成立了黨員志愿服務工作崗,號召醫院行政、學工、離退休、門診、康復醫學教工等多個黨支部的黨員參與志愿服務工作。
(二)組建抗疫青年突擊隊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醫院的團委和社工部充分展現了黨的助手和后備軍的擔當,充分展現了青年生力軍和突擊隊的作用,成立了兩支抗疫青年突擊隊。一隊以門診、急診、感染性疾病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重癥醫學科為代表的40歲以下的青年尤其是團員為主體。二隊的成員來自醫院其他多個科室,為抗疫一線醫護人員提供后方支援。
(三)鼓勵醫學生參與防疫工作
疫情期間,醫院鼓勵醫學生參加志愿服務工作,并且將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納入實踐學分管理。醫學生積極參加志愿服務工作,有助于鍛煉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弘揚醫學生的職業精神,增強社會責任感,使醫學生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四)號召社會熱心人士助力抗疫
各種社會力量在抗擊疫情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們當中,有企業和單位,有旅游從業人員,還有其他社會愛心人士。他們通過聯系物資購買渠道、捐款捐物、參與無償獻血等方式,支持醫院抗擊疫情的工作。
三、工作實踐
(一)維護醫院正常秩序
1.守好醫院關口。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醫院人流量大,院內人手緊缺,為守好醫院關口,減輕保安人員的工作強度,醫院在多個通道設立黨員志愿服務工作崗,組織黨員職工加入到維持院內秩序的行列。在醫院出入口,志愿者監督執勤人員自檢自測,檢查進醫院人員的佩戴口罩和體溫情況,以及指導進醫院人員登錄“掃碼抗疫情”登記系統,有序進行掃碼登記或現場填表登記等;在門診分診臺,志愿者幫助發熱患者取藥,以及為其他患者提供有關就診、化驗等方面的咨詢;在放射科通道,志愿者為出入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引導患者有序就醫。
2.募集各類物資。疫情期間,醫院防護用品的消耗量很大,志愿者們為籌措物資做了多方努力。醫院西藥房的志愿者自制防護面罩、改良發藥窗口。醫院的校友組建志愿服務團隊,積極為母校的附屬醫院募集防護用品。一些社會熱心人士和企業、單位看到醫院發出的求援信息后,自發向醫院捐贈了口罩、護目鏡、防護服、消毒液等醫用物資,牛奶、核桃粉、空氣凈化器等后勤物資,以及向醫護人員贈送人身保險。此外,志愿者們還協助醫院設備科接收、搬運醫用物資入庫,調配、分發愛心物資等,確保物資盡快發揮作用。
3.提供后勤服務。為了保障疫情期間臨床血液供應,醫院志愿者們向群眾普及無償獻血和疫情防控知識,消除群眾疫情期間獻血的顧慮,醫院職工、患者家屬、在讀大學生和其他社會愛心人士積極參與無償獻血志愿服務。為應對疫情防控相關部門人手緊缺的問題,醫院志愿者協助開展信息收集、數據上報等工作。面對疫情期間食堂工人緊缺、餐食無法送到手術室的問題,醫院志愿者積極協助運送食物,保障一線醫護人員的餐飲供應。志愿者們還積極參與醫療設備和生活物資的運送,幫抬傳染科及重癥醫學科病人做檢查或入院、幫助在醫院內走失的小孩尋找家人等工作。
(二)關愛醫護人員及其家屬
1.加大宣傳力度。醫院在其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等平臺發布信息,并且與媒體單位密切聯系,加大了典型人物、事跡的發掘和宣傳力度,及時表揚表彰,弘揚正氣,傳播正能量。醫院志愿者還積極記錄和宣傳醫護人員在工作中的感人事跡,向市民普及防控知識,倡議社會關注、支持醫院抗擊疫情的工作,增強一線醫護人員及其家屬的榮譽感。
2.參與慰問活動。為了讓一線醫護人員安心工作,醫院成立了慰問小組,建立關愛聯絡服務臺賬,安排專人定期了解防疫一線醫護人員家屬的生活和身體狀況,為家屬排憂解難。醫院志愿者們為家屬送去必要的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用品,為行動不便的家屬代買、配送生活必需品,以及提供助餐、助潔等服務。
3.參加愛心助學。醫院團委組織在讀醫學生與沖鋒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子女形成一對一結對,制定線上教學方案,提供公益課業輔導。醫學生志愿者們通過電話交流、視頻連線、網絡溝通等形式,為醫護人員子女解答學業疑惑,進行心理疏導和生活指導。
(三)支援家鄉抗疫工作
1.大學生參與社會服務。疫情期間,醫學生積極投身居住地的鄉鎮(街道)或村(社區),參與志愿服務工作。在村口、車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在村鎮、社區等基層一線,醫學生志愿者們為群眾發放宣傳資料,向群眾宣傳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和防護知識,為群眾測體溫、量血壓,協助當地工作人員建立人員流動臺賬資料,協助村里或社區配送物資,參與村里或社區的巡視巡查等。
2.醫護人員在當地請戰。部分返鄉醫護人員雖處于居家隔離狀態,內心卻牽掛著防控一線的情況。于是,他們經單位同意,寫下“請戰書”,積極與當地的醫療機構聯系,志愿加入到防疫戰斗中,時刻準備奔赴抗疫一線。
四、總結與反思
(一)堅持黨的領導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黨中央高度重視,作出重要部署。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挺身而出,頑強拼搏。在疫情防控一線,“我是黨員,我先上”的請戰宣言,體現了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在戰疫后方,以黨員、團員為主體的志愿者服務團隊積極投身到各項志愿服務工作中,舍小家為大家。在榜樣力量的帶動下,一批又一批醫院職工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堅定了抗擊疫情的決心。在推進志愿服務工作的過程中,醫院的志愿者們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以黨的旗幟為引領,積極響應黨和人民的號召,把黨的立場和主張貫穿于志愿服務工作的各方面以及全過程。
(二)提供必要保障
志愿者們在提供志愿服務的過程中,可能會面臨一些危險的狀況。醫院應該制定相應的志愿者工作保護政策和方法,提供必要的專業培訓,保障志愿者在開展志愿服務過程中的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此前,醫院制定了有關志愿者人身安全保障的相關措施,為志愿者購買人身保險,定期給志愿者開展培訓,同時制定志愿激勵制度,通過不斷組織號召,越來越多的醫院志愿者在志愿者網注冊,志愿者服務團隊逐漸發展壯大。保證了疫情期間,志愿者們可以有序開展各項志愿服務工作,行動有規劃,安全有保障。
(三)凝聚精神力量
高校附屬醫院應該完善各項志愿服務規章制度,營造良好的志愿服務氛圍,給志愿者提供更多支持,推動志愿服務工作常態化、規范化發展,凝聚起“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有了精神力量的支撐,相信將來應對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志愿者們都可以臨危不懼、頑強拼搏、共渡難關。
參考文獻:
[1]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EB/OL].2020-03-03.
[2]教育部.教育部部署加強高校附屬醫院支援湖北抗疫一線醫務人員服務保障工作[EB/OL].2020-02-14.
[3]關婷,郝徐杰,陳紅.醫院志愿服務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3,6(3):378.
[4]李慧文,楊寶成,朱為剛,盧亮,楊舒琴.中國無償獻血志愿服務體系的建設和管理[J].中國輸血雜志,2012,10(10):953.
[5]吳韜,吳皓,孫大鱗.上海某公立醫院開展志愿者活動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醫院,2008(5):14.
[6]新華社.規范志愿服務活動 發展志愿服務事業——國務院法制辦負責人就《志愿服務條例》答記者問[EB/OL].2017-09-06.
[7]新華社.關于加強黨的領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政治保證的通知[EB/OL].2020-02-14.
[8]共青團中央.關于堅持黨的領導,全團動員,在防控疫情阻擊戰中充分發揮共青團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的通知[EB/OL].2020-01-31.
【本文系2017年度桂林醫學院黨建研究課題“高校附屬醫院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機制研究”(DJYJ-GLMC-2017-002)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桂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