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閩江
【摘要】隨著市場量和盈利性擴容,跨境電商吸引了大量商家參與。與此同時,跨境電商人才需求量也與日俱增。而跨境電商業務的跨國性以及知識的綜合性越來越高,對于復合型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過分析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現狀,針對復合型人才知識體系和培養體系構建提出了綜合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一帶一路; 跨境電商;復合型人才
自2014年以來,我國跨境電商規模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幅,2020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額有望突破12萬億元,極大地釋放了產能過剩問題。與此同時,快速發展的跨境電商引發的各類問題層出不窮,其中跨境電商復合型人才需求是最大的問題。據統計,2019年全國跨境電商人才需求缺口有800多萬,并以30%的速度增加。目前,高校并沒有開設完整的跨境電商專業,因此,企業很難招聘到具有國貿和電商知識的復合型人才。
一、跨境電商人才的特點
語言是跨境電商人才最基礎的素質,良好的外語溝通能力、扎實的外語基礎,是一個跨境電商人員的必備能力。另外, 當前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時,掌握沿線國家的第二外語,可使跨境電商人才更有競爭力。
電商知識是跨境電商人才不可缺少的學習內容。電商知識具體內容包括對不同平臺特性的掌握、商品選品技能、店鋪網頁裝修、產品詳情頁面描述特別是后期廣告推廣等。電商銷售貌似簡單,其延續積累性要求高,同時變化非???。因此,人才培養要不斷依據大環境和平臺政策的變化做出調整。
跨境貿易的一個特點是貿易跨區域、跨國度,這決定了跨境電商人才必須具有國際化視野,要有與不同國家企業進行文化交流、業務溝通的能力。調查顯示,企業對于跨境電商人才最看重的4個指標分別是學習力、專業性、求知欲和視野國際化。
二、高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現狀
跨境電商和其他學科有所區別,是一門依據市場需求從2014年才逐步發展起來的學科。高校沒有完整意義上的跨境電商專業,大部分是在國際貿易專業基礎上增加一些電子商務知識內容。教學體系因市場需求不斷變化而調整,教師和學生都需要邊摸索邊完善,學生很難同時精通國際貿易和電子商務,從而造成人才培養體系方面的缺失。
跨境電商是新專業,學生對于專業認知不足,導致學習目標不明確。跨境電商知識的累積需要一個過程,學生需要有足夠的恒心和毅力。如果學生目標不明確,在學習階段容易出現疲勞,缺少足夠的學習動力。
跨境電商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目前很多企業對于應屆生的反饋就是實踐業務能力不足。其中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高校師資水平有待提高,有些師資是畢業后直接到高校任職,本身就缺少豐富的實踐經驗。另一方面雖然高校和企業有共建實踐基地,但從商業機密角度,企業不可能與師生共享所有平臺,只能考慮部分學生參與,極大地限定了人才培養規模。
三、高??缇畴娚倘瞬排囵B策略
(一)完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標準
高??梢酝ㄟ^企業調研,確立崗位職責。在崗位職責基礎上,確定崗位所需要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3部分內容;同時確定課程教學目標中各核心能力指標以及指標權重。
(二)樹立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能動性
萬物發展“預則立,不預則廢”,以賽促學促創是一種非常好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指導部分優秀學生積極參與全國跨境電商比賽,發揮榜樣力量,可以激發更多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學生通過跨境實戰模擬大賽,即能提升理論知識又能提高實戰能力,同時對于創業有更多的體會。
(三)提升師資素質,加大校企合作
首先,高??梢酝ㄟ^降低學歷標準,聘請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團隊或個人作為學校的兼職講師,整合理論和實踐資源,更好地服務教學。其次,鼓勵教師到企業實踐,激發教師能動性和學習力,以培養更多擁有國際貿易和電商知識的“雙師型”教師,提升整體跨境電商師資水平。最后,校企合作模式有助于學生理論知識深化和實戰能力提升。高校通過建立創業園和創客空間的方式,以優惠政策吸引相關跨境電商企業入駐校園, 鼓勵教師和學生參與其中,從而實現“產中教,教中學”模式,達到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徐晴,錢夢佳,陳宏付.跨境電商企業對外貿人才的需求分析[J].科技經濟市場, 2019(1):154-155.
[2]張立平.高職“專業+創業” 融合式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J].電子商務,2016,4(4):61-62.
[3]王麗麗.“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跨境電商的路徑探析[J].對外經貿,2017(6).
(作者單位: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