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明
摘? 要:體育事業發展水平不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國民的體質健康水平,同時也能反映一個國家實力的強弱。因此,我國開始越來越關注體育產業的發展。在新的歷史時期,全球體育經濟產業發展呈現出逐漸放緩的趨勢,而我國體育經濟產業的發展也面臨著諸多機遇與挑戰。本文對當前我國體育經濟產業的發展現狀進行審視,尋找出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以此為基礎,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以更好地應對復雜的國際體育發展形勢,從而為我國體育經濟產業的健康蓬勃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新時期? 體育經濟產業? 發展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861?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6(a)-0189-02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sports can not only reflect the national physical health level to a great extent, but also reflect the strength of a country. Therefore, China began to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sports economy industry is showing a gradual slowing trend, 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orts economy industry is also facing many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orts economic industry, finds out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it, and based on this,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to better cope with the complex international sports development situation, thus providing certain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y and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orts economic industry.
Key Words: New era; Sports economy industr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1? 新時期體育經濟產業的發展現狀
1.1 體育場館數量不足
新時期,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國逐漸加大體育事業的發展力度,體育設施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主要表現在當前我國體育場所的數量逐漸增多,體育場館的功能越來越完善。然而從整體上講,盡管我國體育場所的數量增加很多,但人均占有面積仍然偏低,難以有效滿足體育產業的發展需求。在體育場館運營管理方面,由于我國體育管理體系處于雙軌制,市場化程度不足,使得部分場館存在利用率偏低現象。
1.2 體育經濟產業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
我國體育經濟產業一直處于管放矛盾交錯的發展過程中,政府層面的管理與市場主體的經營管理經常存在一定的矛盾。許多投資主體對體育法規、政策與市場難以有效把握,因而普遍存在盲目投資的現象。政府的管理中伴隨著經營,使得政府管理難以建立全國一體化的科學有效的管理體系。另外,我國體育經濟產業發展中,還存在專業人才不足的問題,許多體育經濟產業管理人員是退役的運動員與教練員,缺乏豐富的管理知識與經驗,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國體育經濟產業管理的健康發展。
1.3 市場競爭力不足
盡管當前我國體育經濟產業的發展已經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就,但是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明顯的差距。首先,我國體育品牌優勢不夠明顯,國外的喬丹、耐克、阿迪達斯等都是國際知名品牌,在整個國際市場中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形成了良好的產業互動發展局面。而我國具有優勢的體育品牌卻非常少,李寧、安踏、匹克等品牌市場占有率仍然較低。其次,我國體育賽事運營市場化程度偏低。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建造場館、培養青少年人才,但職業聯賽運營效果卻不盡人意,體育資源的流動性不足,難以充分發揮市場活力。
1.4 政策扶植力度不夠大
一直以來,西方發達國家就非常重視體育經濟產業的發展,并且為其提供相當力度的政策支持,例如,在舉辦國際體育比賽方面,政府通常會減免稅收,體育賽事所獲得的贊助資金和廣告收入,政府都會根據收支的具體情況對稅收進行適當的減免。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對體育經濟產業的重視程度仍然不足,對其政策引導與扶植力度不夠大,從而導致我國體育經濟產業的發展速度仍然比較緩慢。
2? 新時期我國體育經濟產業發展對策
2.1 加大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
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大規模的人口數量需要大量的體育場館,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體育需求,也才能讓更多的人能夠參加體育鍛煉。這就需要對市場需求量進行認真調研,加大對體育經濟產業的經濟投入,配置相應數量的體育場館,并進一步完善體育場館的功能,為人們參加體育鍛煉提供充足的場地。同時,政府還應該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加大對場館收費制度的管理,制定統一的收費標準,減少場館亂收費的現象,加大對體育市場的規范與完善,從而為體育經濟產業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2.2 加大對體育經濟產業的優化力度
新時期,要想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國應該加大對體育經濟產業的優化力度,需要從2個方面進行:首先,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體育就實行舉國體制,因此,應該打破傳統的舉國體制,對體育經濟產業進行市場化改革,從而逐步形成良性的市場競爭機制。其次,政府應該允許多種經營,將體育賽事運營、運動服飾、電視轉播、體育器械等交給市場,并逐步形成產業結構與產業規模,以為我國體育經濟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3 加大對體育經濟產業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的大力扶持能夠為體育經濟產業的發展提供重要的方向與動力,引領體育事業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因此,針對體育經濟產業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的問題,我國首先應該在思想上認識體育經濟產業的重要作用,繼而增加對體育經濟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例如,可以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市場化經驗,并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對體育賽事提供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等。
2.4 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體育消費意識
在體育經濟產業發展中,政府與企業應該加大對體育經濟產業的宣傳力度,增強全民體育健康消費意識,主要可以通過2種方法進行宣傳:一是政府應該加強人們“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激發人們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使體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而使全民體育消費意識成為一種生活意識。二是商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市場營銷方案,加深目標消費人群對體育健康與體育產業的認識,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采取多樣化的服務手段來進一步滿足消費者的各種需求,使消費者的體育消費支出呈合理化狀態。
參考文獻
[1] 荊林波.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建議[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0(4):9-10.
[2] 易劍東,任慧濤.體育產業納入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可行性及其潛在進路[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49(3):5-8.
[3] 隋紅,麥麥提艾力·吐爾迪.我國體育產業跨界融合的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喀什大學學報,2017(6):62-64.
[4] 程林林,李秦宇,陳鷗.我國體育經濟“學術流派”的由來與現狀解構:兼論中國體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9(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