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命教育是小學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對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擬從生命教育的概念、生命教育的三種主要途徑以及生命教育的展望三個方面談談對學生生命教育的思考。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生命教育
“人的生命是道德的載體,沒有生命,自然就無道德可言;也就是說,不講生命教育,道德教育自然也會落空,要改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是一個重要方面。可見,教育的起點就是‘人,而‘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基點。”誠然,生命教育對于小學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 生命教育概述
目前許多學者對生命教育的概念都發表了獨到的見解。雖然在表達上略有不同,但是大多數學者們都認為所謂生命教育就是關于人的生活、生命與人生問題的教育。教育領域的生命教育則是“旨在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質量的一種教育活動。”幫助和引導學生初步了解自身的生長發育特點,初步樹立正確的生命意識和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是小學生命教育的重點。
二、 生命教育途徑
(一)學科教學 多元滲透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小學各學科的學習過程也是生命教育的過程。班主任應充分了解各學科潛在的教育資源,做到為我所用,多元滲透。
1. 扎實道法教學陣地
道德與法治是小學實施生命教育的主陣地。道法學科注重以人為本的理念,重視引導學生樹立生命意識,懂得生命的可貴,培養學生熱愛生命、尊重生命、保護生命的情感和能力。作為德育工作者,我們要清楚把握道德與法治的學科屬性,挖掘教材中豐富的生命教育資源,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
就培養學生生命意識這一角度來說,道德與法治從四年級到六年級每一冊都安排了對應的課文,從生活用電、交通安全等較為顯性的生命安全知識入手,告知學生日常生活當中存在潛在危險,以及當危險來臨時應該如何正確地應對。班主任要發揮好道法課堂作用,不僅要交給學生保護生命的技能,還要給予他們面對危險時的勇氣,學會沉著冷靜。當然,生命教育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我們還從學生生命個體發展的角度出發,上好《法律,生命的保護傘》這類高年級課文,教會學生懂得用法律武器保衛生命的尊嚴。
2. 豐富少先隊活動課
幾年來,少先隊活動課在小學德育工作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充滿童真、童趣,尊重兒童生命個體都與開展生命教育存在很好的契合。班主任可以積極創建“五小”動感中隊,號召學生利用少先隊活動課爭當運動小健將。比如班主任可以讓學生投票選擇踢毽子、花式跳繩等一種喜愛的運動項目,然后開展為期一個月的鍛煉活動。一個月當中,學生從不會運動到學會運動,從不愛運動到熱愛運動,從習慣單一運動到熱衷團體運動,從重復機械運動到設計創意運動。期滿之后,班主任還可以組織展示活動,讓學生進行比賽。學生在比賽中再次展示運動所得,獲得了生命運動給自己帶來的無限樂趣。這不正是最好的生命教育形式嗎?
(二)多彩實踐 加深體悟
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也讓生命教育比字面上更深了一層,顯得厚重深刻。
1. 參與陽光志愿服務
志愿服務承載著中國仁愛、奉獻的傳統美德。學生參加志愿服務既能鍛煉社會實踐能力,還能對生命有別樣的體悟。班主任可以號召有能力的家長利用周末或節假日時間帶領孩子到孤兒院、敬老院等社會福利機構開展獻愛心活動。學生在這些地方可以接觸到更多弱勢群體,激發起對他們的同情和憐憫之心,從而懂得珍惜和感恩當下的幸福生活。學生對生命意義和價值的思考在一次次的志愿服務中不斷走向成熟,并從小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 開展研學社會實踐
研學實踐是近年來的德育熱點,同樣是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理想途徑。學生參與研學實踐的各個細節都設計到生命教育。比如研學實踐前,班主任要事先對學生做好出行前的安全教育,包括乘車安全、食品安全等等。學生接受了安全教育之后,還需要做到知行合一,將安全知識內化并化為實踐。研學實踐中,班主任要因地制宜地利用歷史文化、自然環境等研學資源對學生進行滲透。比如組織學生到田野采摘蔬菜時,可以細心地指導學生觀察蔬菜生長的環境和情況,讓學生親身感知大自然的神奇和偉大,從而產生敬畏生命的情感。研學實踐結束后,班主任還要充分利用事先設計的研學實踐手冊。學生完成手冊的過程中,無疑再次加深了對生命的認知。
(三)家校共育 拓寬維度
家校共育是小學德育的有效途徑。生命教育的維度在良好的親子互動中得到拓寬。
1. 搭建咨詢交流臺
很多家長并非不明白生命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只是他們沒有專業的指導,缺少科學的教育方法。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建立微信交流群或班級微信公眾號的方式為家長提供訴說親子教育問題的平臺,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為在校德育提供有力的支撐,掃清學生成長道路上的障礙。當然,這個平臺的另一重要任務是向家長提供有效的教育策略,幫助家長處理好親子關系,最終服務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2. 做好停課不停學
停課不停學也為家校合作開展生命教育提供了機會。班主任可以立足生圍繞生命教育,進行學科整合,根據年級特點設計不同的學習任務,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
3. 生命教育展望
生命教育應具有深度和廣度。班主任開展生命教育既要利用好現有的教育資源,因時因地地關注學生一言一行,將生活資源引入教育實踐,還要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真真正正地把學生當作完整的人、發展中的人、有獨特生命體驗的人。我們希望未來的生命教育是靈動的、真實的,而又鐫刻兒童成長歷程點點滴滴的生動畫卷。
參考文獻:
[1]劉守旗.班主任教育藝術[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王偉明.淺談小學生命教育[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9(4).
作者簡介:
戴麗君,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石獅市實驗中學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