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 彭文梅

【摘要】目的 對于慢性胰腺炎脾胃濕熱證患者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臨床療效進行探討。方法 在研究之前,將2018年到2019年間到我院接受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活動的主體納入到本次研究之中,共涉及112名患者。采取隨機分組的方式,劃分為兩個組別,并對不同的組別分別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案,例如對照組采用西醫治療,研究組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將其納入觀察組,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臨床總體效果比較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 臨床中針對慢性胰腺炎脾胃濕熱證患者,為其提供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理想,應該給予大力的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慢性胰腺炎;脾胃濕熱證;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
慢性胰腺炎屬于臨床中十分多見的一類消化系統疾病,關于此病的誘發因素主要和酗酒密切相關,慢性胰腺炎患者臨床表現包含腹脹、惡心以及腹痛等,臨床治療此病通常選取藥物控制治療,但是治療效果不佳[1]。研究主體為2018年到2019年到我院接受治療的112名患者,對于慢性胰腺炎脾胃濕熱證不同治療方案作出對比研究,探討其臨床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8年到2019年間到我院接受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活動的主體納入到本次研究之中,共涉及112名患者。采取隨機分組的方式,劃分為兩個組別,并對不同的組別分別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案,例如對照組采用西醫治療,研究組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其中對照組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23例,患者平均年齡為46.1±7.2歲,平均病程時間為2.55±0.83年;觀察組56例慢性胰腺炎脾胃濕熱證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1例,患者平均年齡為47.3±7.9歲,平均病程時間為3.16±0.92年。在研究活動開始之前,取得了患者及其家屬的同意,并獲得了書面授權。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西醫方案治療:指導患者保持戒煙戒酒以及低脂飲食,針對胰腺內分泌功能不全處于糖尿病診斷標準的患者,指導其接受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口服治療,每天2次,每次0.5 g,指導患者接受布洛芬緩釋膠囊口服治療,每天2次,每次0.3 g。
給予觀察組56例慢性胰腺炎脾胃濕熱證患者中西醫結合治療:在對照組常規西醫治療基礎之上加用中藥治療,組方包含柴胡15 g、枳實9 g、生姜15 g、大黃6 g、黃芩9 g、半夏9 g以及芍藥9 g,上述藥物用水浸泡2小時之后進行煎煮,告知患者藥物分為早晚口服;兩組全部接受1個月治療,探討兩組臨床療效[2]。
1.3 評價標準
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惡心與嘔吐癥狀消失,各項體征指標檢查達到正常標準,為治愈;治療之后,惡心與嘔吐癥狀獲得緩解,體征指標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代表好轉;治療之后,沒有符合上述標準,代表無效[3]。
1.4 統計學計算
研究過程中,使用SPSS 16.0軟件,對獲取到的各類數據進行做好分析工作,并使用t對數據開展檢驗工作,通過這種方式,確保研究活動的準確性以及科學性,提升研究結果的指向性。
2 結 果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明顯(P<0.05),見表1。
3 討 論
胰腺炎作為臨床中十分多見的消化內科疾病,關于胰腺炎疾病出現的主要因素大部分因為胰腺內所攜帶胰酶受到激活,導致胰腺組織對于自身產生消化作用,引發炎性反應,胰腺炎病人的臨床表現包括發熱、嘔吐、惡心、上腹部疼痛以及血淀粉酶水平異常等。胰腺炎疾病的發病機制與病理生理過程十分復雜,不但與細胞因素、感染、免疫因素以及細胞內傳導相關,還和胰酶與血液循環障礙以及細胞凋亡密切相關。胰腺炎屬于臨床中十分多見的一類消化系統病癥,由于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我們國家胰腺炎發病幾率隨之升高,對于我們國家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現在血腦淀粉酶檢測屬于臨床用于診斷胰腺炎疾病的常見方式,影像學檢查在胰腺炎疾病的診斷與分型方面存在較為重要的應用價值,部分專家認為胰腺炎疾病通過MRI進行評價的敏感性以及特異性比較高。MRI以及CT檢查可以較為準確的診斷胰腺炎疾病,但是MRI針對水腫存在特殊敏感性,可以在病人胰腺體積微微增大,胰腺四周滲出不顯著前提下,及早發現胰腺間質炎性反應引發的胰腺信號改變,臨床中結合血尿淀粉酶變化,能夠對胰腺炎疾病做出準確的診斷,病人平臥位期間腰痛癥狀加重,一般屬于胰腺炎疾病的主要表現,表明病人胰腺遭受擠壓所導致,需要受到臨床高度重視。脾胃濕熱證作為慢性胰腺炎疾病中非常常見的一種類型,目前中醫治療此病采取固正益氣、健脾和胃以及清熱化濕為主[4]。大柴胡湯方中柴胡屬于君藥,使目前臨床用于解熱抗炎治療常見藥物,大黃存在活血化瘀以及理氣痛下作用,根據現代藥理證實,大黃還可以降低胰酶分泌,對于胰酶活性產生抑制,降低炎癥因子釋放,對于患者腸道黏膜屏障起到保護作用,半夏具有健脾和胃以及燥濕化痰作用,搭配芍藥能夠發揮補血活血作用,使患者胰腺血液供應獲得改善,上述藥物聯合使用,可以發揮健脾和胃、通腑泄下、清熱瀉火、祛瘀通絡以及補中益氣作用[5]。根據本文對比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臨床總體效果比較差異顯著。依照臨床治療經驗顯示,對于胰腺炎患者治療過程中配合良好護理措施可以促進疾病治療效果,可以降低治療之后病人產生并發癥的出現風險,總之,隨著現在醫學工作人員對于胰腺炎疾病的發病原因和發病機制研究不斷深入,對疾病轉歸具有多樣化認識,配合有效的治療措施以及早期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提高胰腺炎病人救治成功率,改善胰腺炎病人生存質量。
綜上,臨床中關于慢性胰腺炎脾胃濕熱證病人,給予其中西醫結合治療存在明顯效果,具有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紅杰.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囊腫30例臨床分析[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7,34(02):167-168.
[2] 崔乃強,崔云峰,張淑坤.中西醫結合治療胰腺炎的現狀與展望[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7,33(05):843-848.
[3] 趙永祥,吳向銘,張建國,張瑞敏,劉 鏘,姜海山.中藥清胰湯合劑對慢性胰腺炎中炎癥因子IL-6的影響[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6,48(04):430-431.
[4] 肖克臣,鄒 江.中西醫結合治療肝膽濕熱型慢性胰腺炎32例[J].江西中醫藥,2017,48(01):34-36.
[5] 李春穎,張永華.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胰腺炎療效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7,33(15):2324-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