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珊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推廣,小學英語教師開始積極轉變當前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使得課堂教學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但是,在目前的英語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缺陷與不足。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滯后,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得到激發,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興趣愛好,對教學內容進行更新,對教學方式、教學方法進行反思與改革,讓學生在快樂的環境中學習,有助于奠定他們堅實的英語基礎。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英語;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19-0294-01
引言
小學生的思維方式處于發展的初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對于他們人生的發展有著很重要的影響。英語作為全球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對學生今后的長遠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英語的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在英語教學中,教學方式是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更是衡量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因素。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模式創新要求英語老師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轉變原有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與熱情,促進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的形成。
1.融入繪畫形式,激發學生興趣
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式,新時代的教師要與時俱進,重視小學生的接受效果與學習效果。多樣化的學習形式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記憶能力,簡筆畫是一種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的學習方式,教師要將簡筆畫教學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將英語單詞的意向運用筆畫描繪出來,兩者的有效結合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助于延長記憶的時間,加深學生的記憶的程度。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入簡筆畫教學,在講解詞匯的過程中詞匯,引導學生利用畫筆將單詞的具體內容勾勒出來,有助于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尊重學生主體,活躍課堂氛圍
由于傳統的英語教學觀念與資源的限制,教師往往采用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以致于英語教育課堂氣氛沉悶,很難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也比較低下。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可以在英語教學中引進多媒體信息技術,豐富教學資源,活躍課堂氣氛。小學生的天性愛玩,活潑好動。小學階段的英語課堂要順應小學生的天性,注重學習氣氛的營造,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學習英語教材上的文章時,教師應當關注學生興趣愛好與關注點,將色彩多樣的動畫作為課堂導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幻燈片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對于英語課堂的融入感。另外,教師要尊重學生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構建游戲化的英語學習模式,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到英語學習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尹薪.淺論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方式的轉變[J].課程教育研究,2016(33).